暑假?爆劇那肯定不得不說《凡人修仙傳》,神仙在現(xiàn)實(shí)中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信則有不信則無,在影視劇中是一個“氛圍感”和幻想的存在,近幾年關(guān)于“仙”的標(biāo)準(zhǔn)是越來越低了,基本都是情情愛愛,這就算了,最重要的是服飾沒什么變化,十幾年前的神仙穿的服飾花花綠綠各種形象都有,現(xiàn)在不是,現(xiàn)在清一色穿白衣,一片望過去都是白色,感覺生機(jī),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仙俠劇越來越差的原因吧,其實(shí)在古人的描繪中對仙人的印象不是這樣的,包括服飾,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古代?人描繪關(guān)于“仙”的形象首先服飾就不是統(tǒng)一的白,而是各種色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情和服飾,雖然看的是古畫,但感覺下一秒就要飛出來了,不同的朝代對神仙也有不一樣的描繪,但同樣都是色彩繽紛的類型,不是單一的白,下圖來源于唐代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其中一部分,齊胸襦裙配大袖衫,頭上佩戴不同的發(fā)簪和冠,仙氣都溢出屏幕了。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對神仙的理解,包括服飾,比如下圖這位來自明代的畫像,身披綠色披衫,下身穿粉色褶裙,溫柔又顯得很有力量,頭戴大牡丹簪花,臉部圓潤,隨意中帶著灑脫,這就是本土神仙的風(fēng)格,還有一種是敦煌神仙,類似于《長月燼明》中的服飾。
最具有“神仙”感的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叫雜裾垂髾服飾,東晉顧愷之所畫的《洛神賦圖》中的人物穿的就是這樣的裙子,在魏晉時期也是最流行的服飾之一,裙子外表這個叫“纖髾”如三角形層層疊疊,是一種裝飾裙子的物品,髾就是指飄帶,可以延伸到地下,風(fēng)一吹飄帶就會飛舞起來,仿佛要飛走一般,這是魏晉對神仙服的描繪。
交領(lǐng)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神仙服中,南宋的《天女散花》穿的就是交領(lǐng)袍,從下裙來看屬于兩種不同類型的,一個偏長一個短的混搭穿法,最長的屬于百褶裙,這樣看著十分具有輕盈美,配色也很精彩,看到這里也不難看出古人對神仙是一種敬畏,不忍褻瀆,反而現(xiàn)在的影視劇刻畫神仙太表面。
還有山西的小西天里面的神仙服也是很仙氣飄逸的美,半臂和大袖衫的搭配再配上襦裙看著溫婉又端莊,眼神慈眉善目,這么多現(xiàn)成的神仙服擺在明面上都不知道照著抄,這款服飾就是經(jīng)典的魏晉漢服了,和前面的雜裾垂髾完全是兩個樣子。
男士神仙服也是很花哨的,這也是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圖》的一部分,中間的服飾叫冕服,是皇帝參加重大場合才會穿的服飾,表示敬重。
神仙服雖然會融入一些自己朝代的特色,但整體還是脫離的,下圖來自明朝時期,圓領(lǐng)袍也跨了三個朝代,唐宋明,誰說神仙不能穿的花花綠綠?古人都給出了建議,原本以為仙俠劇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好,沒想到還有下降空間。
反觀現(xiàn)在的神仙不是白色就是藍(lán)黑,遠(yuǎn)看根本認(rèn)不清誰是誰,太過統(tǒng)一反而缺乏了自己的特色,難怪爛片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