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喜劇表演《林家有喜》在云南昭通古城歡樂開場。游客們跟著迎親隊伍一起歡呼,仿佛就是喜宴的賓客,沉浸式感受這場古代婚禮的快樂。整場表演不僅為昭通古城注入活力,更讓“遇見昭通·我在古城等你”主題系列活動引爆網(wǎng)絡。
昭通古城火爆的文旅活動,正是昭通市創(chuàng)新“文化+旅游”模式、解鎖“體驗式”旅游的新探索。“我們堅持‘融’的導向,創(chuàng)新文旅融合模式,不斷擦亮民族團結‘最亮麗的底色’?!闭淹ㄊ形y(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楊廷光表示,通過旅游促“三交”,讓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借鑒、情感上相互親近,在潤物細無聲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旅居促“三交”:
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碧波蕩漾的高峽平湖,雄偉壯觀的白鶴灘水電站,承載千年底蘊的堂瑯文化,婉轉悠揚的山歌民謠……今年“五一”假期,昭通市巧家縣文旅市場火力全開,以獨特的魅力吸引八方來客。
漫步濱江公園旁的小吃街區(qū),煙火氣息撲面而來——巧家小碗紅糖甜香醇厚,涼粉、卷粉、炸洋芋香氣誘人,各類特色美食攤位前排起了隊伍。
“這里獨有的城市韻味讓我陶醉,心情特別舒暢。我準備在巧家縣多待幾天,好好享受湖濱的美景。”來自湖南的游客陳磊說。
在拔河比賽活動中,現(xiàn)場加油聲震天,北門濱江公園變身歡樂的海洋;在山歌大賽暨民族團結文旅推廣活動中,一首首山歌唱響民族風情;“酷動杯”中國象棋冠軍賽現(xiàn)場,棋手們在楚河漢界間博弈……以賽為媒,巧家縣奏響文旅融合“交響曲”。
“精彩紛呈的賽事活動,不僅提升了城市文化氛圍,而且?guī)恿酥苓叢惋?、住宿等消費,旅游經(jīng)濟成為巧家縣發(fā)展的一張亮麗名片?!鼻杉铱h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通富說。
近年來,巧家縣緊扣“金沙江畔·水韻巧家”旅游城市形象定位,持續(xù)完善旅游業(yè)態(tài)。濱江生態(tài)景區(qū)晉升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巧家縣最南端的蒙姑鎮(zhèn)已有康養(yǎng)旅居1號基地、6個房車營地投入使用。
“巧家縣風景漂亮、氣候宜人,尤其是當?shù)厝藷崆楹每?,旅游服務體驗感也不錯?!眮碜孕陆κ驳挠慰屯跸壬f,他帶著老伴自駕游全國,看到網(wǎng)友說“巧家適合自駕游,房車營地好”,便趕到這里感受一下。
“我們以濱江休閑運動生態(tài)廊道和房車營地為載體,以旅促融、以文聚心,創(chuàng)新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鼻杉铱h民宗局副局長潘其麗說,如今的巧家縣,正以宜居、宜業(yè)、宜游的嶄新姿態(tài),為游客帶來“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獨特體驗,在文旅融合發(fā)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這里太適合避暑了,我們每年暑期都會帶孩子過來住上兩個月。這里的吃、住、行、玩都很方便,也很有特色?!眮碜运拇镁拥年惻空f。
傍晚的昭通市昭陽區(qū)省耕公園環(huán)湖路上,商販云集,各種特色小吃、農特產(chǎn)品琳瑯滿目,周圍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廣場上,不同風格的廣場舞交相輝映,小朋友分享著各自的玩具,音樂旋律、商販叫賣、孩童嬉戲、歌舞靈動、燈光斑斕,好一幅和諧幸福的畫卷。
近年來,昭通市發(fā)揮避暑、避寒氣候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旅居業(yè)態(tài),健全旅居服務體系。今年昭通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旅居昭通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游客到昭避暑旅游服務管理二十條措施》,不斷擴大昭通旅居舒適度、吸引力和影響力。2025年7月以來,全國累計到昭通市避暑的游客達274.49萬人,實現(xiàn)旅游總花費31.48億元。
“我們立足昭通資源稟賦加強旅居服務體系建設,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到昭通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游客與昭通各民族交融共居,既促進昭通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更讓旅游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闭淹ㄊ形穆镁指本珠L文君鹛說。
▲7月19日晚,昭通水富市西部大峽谷溫泉景區(qū)華燈璀璨、鼓樂喧天,被譽為“東方狂歡節(jié)”的火把節(jié)活動拉開帷幕,吸引了各地游客共赴這場夏日狂歡盛宴。圖源:云南日報
昭通市還依托苗族花山節(jié)、彝族火把節(jié)等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舉辦民族團結主題晚會、共跳民族舞活動等,將黨的民族政策融入節(jié)慶活動、文藝演出、體育賽事,在文旅活動中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5月28日,2025年苗族花山節(jié)在魯?shù)榭h水磨鎮(zhèn)火燒寨開幕,當?shù)厝罕娚碇鴤鹘y(tǒng)服飾,用“攔門酒”儀式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5月30日至6月1日,永善縣在云上馬楠景區(qū)舉辦2025年花山節(jié)系列活動,吸引省內外游客齊聚云上草原。這兩場活動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展示了昭通市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以文旅活動傳承發(fā)展民族節(jié)慶的成果。
“我們不斷賦予民族節(jié)慶新功能、新內涵,將其打造成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載體,發(fā)揮了‘過節(jié)即宣傳、參與即教育’的作用?!睏钔⒐庹f。
“文化+旅游”新探索:
奏響民族團結進步的文旅之音
“黨是最亮的太陽,黨是最藍的天空,黨是最寬的江河。黨恩在我心中,黨情記我心頭……”在永善縣馬楠苗族彝族鄉(xiāng)的鄉(xiāng)村文化服務中心,57歲的鄉(xiāng)文化干部朱顯光正在教村民們演唱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苗家心向黨》。
▲ 永善縣馬楠鄉(xiāng)文化干部朱顯光(左二)帶領隊員們表演蘆笙舞。孫文振 攝
“通過演唱更加堅定了我和鄉(xiāng)親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敝祜@光說,他從小喜愛文藝,2014年來到文化服務中心工作。多年來,他一直堅持歌曲創(chuàng)作,先后寫了《迎賓酒曲》《左鄰右舍》等60多首歌曲;教授各族群眾跳蘆笙舞,成立了100多人的蘆笙歌舞文藝隊,創(chuàng)新傳承民族文化。
“文藝隊不僅和兄弟鄉(xiāng)鎮(zhèn)文藝團體開展文化交流活動,還會把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帶給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展現(xiàn)大家的精氣神?!瘪R楠鄉(xiāng)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管繼琴說。
“我們在‘文化+旅游’的探索與實踐中,重點打造了‘烏蒙石榴紅’品牌工程?!庇郎瓶h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闕云勇介紹,永善縣通過開展烏蒙石榴紅宣講團“百場宣講”、“烏蒙石榴紅·同心共筑夢”巡回演出等活動,以接地氣的宣講活動和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奏響民族團結進步的文旅之音。
豆沙關五尺道景區(qū),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昭通市鹽津縣的大地上。五尺道景區(qū)位于豆沙鎮(zhèn)轄區(qū)內,曾是中原入滇的交通要隘,境內五尺道(鹽津段)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譽。
山間鈴響馬幫來——由千萬匹馬留下的243個馬蹄印清晰可辨,其中有39個馬蹄印深度達十幾厘米……豆沙關的五尺道遺跡全長約350米,寬約1.7米,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長、最完好、馬蹄印記最多的古驛道遺跡,展示著一代代馬幫的聚散浮沉和古道歷經(jīng)的風霜。
位于豆沙關山路西側崖壁上的唐袁滋題記摩崖石刻,記載著唐與南詔友好關系的史實,與大理“南詔德化碑”猶如“姊妹篇”,共同見證了中原與邊疆是一家的大一統(tǒng)史實。“在豆沙關,觀音閣、僰人懸棺、五尺道、石門關、豆沙鎮(zhèn)等古跡遺跡,向游客講述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程?!丙}津縣民宗局副局長李敏說。
昭通市立足豆沙關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各民族“三交”史實,采取“文旅融合+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模式,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我們組織開展了‘挖掘豆沙關歷史文化資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研究,舉辦了書法美術攝影展等活動,引導各族群眾增進‘五個共同’?!睏钔⒐庹f。
▲ “烏蒙石榴紅·同心共筑夢”巡回演出現(xiàn)場。孫文振 攝
如何讓歷史“活”起來?6月19日,昭通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審議通過《昭通古城整體策劃運營方案》,確立以“南絲路千古情·昭通煙火明”為文旅定位,全力打造繼大理、麗江之后,云南文旅的“第三張名片”,目標直指“全國影響力旅游目的地”。
“我們將踐行‘讓歷史活在當下’的理念,通過‘文化為魂、商業(yè)賦能、旅游引流’三位一體活化策略,深挖文化基因、重構場景體驗、培育經(jīng)營生態(tài),專項扶持老字號、特色民宿、餐飲等核心業(yè)態(tài),并融入智慧導覽、沉浸式體驗等數(shù)字科技,重現(xiàn)‘昭明通達’盛景。”昭通市副市長馬洪旗說,首期示范區(qū)預計2026年開放,屆時將完整呈現(xiàn)古城保護與活化創(chuàng)新成果,使之成為滇東北文旅的新地標。
監(jiān)制 |肖靜芳
統(tǒng)籌 |安寧寧
編輯制作 |石建杭
來源 |中國民族報
覺得有用,點亮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