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摸黑進山時,我攥著登山杖的手全是汗。朋友勸“女生別獨行”,我偏擰著勁兒——小紅書上那些“獨自登頂看日出”的攻略,不都寫著“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嗎?
海拔3000米的風(fēng)刮得臉生疼,踩著碎石路往上爬時,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可當(dāng)朝陽把云海染成金紅色,我舉著手機錄視頻,眼淚混著汗往下掉,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酷的人。
下山才知道,“酷”是要還的。
膝蓋開始打顫時,才走了三分之一。石階陡得像垂直向下,腿麻得像灌了鉛,每挪一步都聽見骨頭在響。山風(fēng)從背后推,碎石在腳下滑,我扶著巖壁蹲下來,突然就哭了。
不是怕摔,是氣自己逞能。上山時眼里只有山頂,根本沒想過下山要面對什么。那些攻略里沒說的細(xì)節(jié):護膝要戴緊、下山重心要后移、遇到陡坡別硬撐……全在這時候鉆出來打我的臉。
有挑山工路過,看我蜷著腿,扔來根粗木棍:“姑娘,下山不是較勁,是認(rèn)慫。”他教我側(cè)著身走“之”字,說“留著勁兒才能走完全程”。
后來我拄著那根木棍,像個蹣跚的老太太,花了上山兩倍的時間挪到山腳。坐在山門口的石階上,看著夕陽把影子拉得老長,突然懂了:
這世上哪有什么“說走就走的勇敢”,真正的體面,是上山時敢沖,下山時敢認(rèn)。就像人生,往上走要拼銳氣,往下走得靠底氣——知道什么時候該逞強,更明白什么時候該低頭。
現(xiàn)在膝蓋還在疼,但我把那根木棍帶回了家。它比任何登頂照片都清楚:能笑著上山,更要能笑著下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