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在倉儲會員店的探索,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根據(jù)媒體報道,從北京、蘇州、南京的盒馬X會員店在7月底停業(yè)之后,上海的盒馬X會員店,也要停業(yè)了。
(生鮮區(qū)域已停業(yè)。圖片來源:貝克財經(jīng))
其實,算算這幾年,想要做會員店的,何止盒馬一個。
永輝、家樂福、fudi、麥德龍……大家前赴后繼,都想成為中國的Costco,中國的山姆。
沒辦法,這門生意,真的太“香”了。
你看山姆。每開一家店,幾乎都是人山人海。一個家庭,一年260塊錢,心甘情愿。你看Costco,2019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火到開業(yè)半天就被迫停業(yè)。我就在現(xiàn)場,那場面太震撼了。
(當時的照片。圖片來源:脊梁in上海、金海岸)
可是,香歸香,難也確實是難。
這么幾年下來,我們看到的,似乎還是只有山姆、Costco那幾家。這次,更是連盒馬這樣的新零售高手,也從當年上線“移山價”,暗指“挑戰(zhàn)山姆”,到現(xiàn)在的戰(zhàn)略性放棄。
那么,問題就來了。
盒馬也沒搞定的會員店,到底是一門什么生意?為什么大家都在搞,成功的卻很少?
很多人說,是供應鏈不行,是選品不好,是服務沒跟上。這些都對。但可能都是表象,不是根本。
真正的原因,或許就是一句話:
你想做會員的生意,就不能從“賣東西”上賺錢。
是。這聽上去,很反常識。開超市,不靠賣東西賺錢,靠什么賺錢?
靠“會員的信任”賺錢。
為什么這么說?先來請你開個腦洞。
想象一下,你家小區(qū)門口,突然開了一家“奇怪”的超市。它沒有開業(yè)大酬賓,也沒有滿減,只有一個大大的條幅:
本店會員制,299/年。非會員,恕不接待。
?老板瘋了吧?開門做生意,哪有把客人往外推的?但它的姿勢太過奇特,你實在忍不住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
結(jié)果一進去,你就被價格給鎮(zhèn)住了。
同一款牛奶,隔壁大超市賣25塊,這里只賣19塊。同一款堅果,網(wǎng)上旗艦店賣89塊,這里只賣69塊。便宜到你懷疑人生,便宜到你不把后備箱塞滿,都虧了。關(guān)鍵是,這不是“僅限今日”,而是天天如此。
可是,老板啊。你這么便宜,真的不虧錢嗎?
虧,當然虧。但他心里,有另一本賬。他知道,自己靠的,不是這一瓶牛奶、一桶洗衣液的差價。他靠的,是自己用一整年的低價,向你換一句話:
“老板,開個會員,今年我就在你家買東西了。”
他幾乎不賺商品差價,他就賺你這299/年的會員費。
換句話說,他不“賣貨”,只是“買手”。你付錢給他,是為了雇他幫你找到最好、最便宜的東西。
于是,為了守住這個原則,他給自己立下一個“天條”。
我所有商品的加價率,不能超過14%。
什么概念?
一件商品,100塊錢進貨,最高只能賣114塊。這14塊,還要覆蓋倉儲、物流、人工、水電所有成本。
這經(jīng)營的,哪是超市?這經(jīng)營的,是一份份信任合同。他真正的產(chǎn)品只有一個,會員資格。
而這家超市,你大概率聽過:Costco。幾年前,我曾有幸,帶隊去Costco美國總部交流。他們的高管告訴我,Costco的利潤,大部分就來自會員費。
2024財年,Costco的會員費收入高達 48?億美元,雖然占公司總收入不到2%,卻貢獻了接近70%。它靠賣貨養(yǎng)活自己,但靠會員費賺錢。
好。邏輯很清晰,聽上去也很美好。只要我東西足夠便宜,就會有人來辦會員,我靠會員費,就能賺錢。
但是,這套模式最致命的陷阱,也恰恰在這里。
靠會員費就能賺錢,這當然很好。但是,你能不能堅持,只賺會員費?因為,一旦你沒撐住,這條路就走不通了。
怎么說?請你繼續(xù)開腦洞。
看到會員店這么賺錢,你心動了,也想開一家。于是,選址、裝修、大包裝、精簡SKU,咬牙把價格壓低。一開始,效果很好,會員數(shù)量嗖嗖上漲。你心里想,這就是飛輪嘛,我也懂。
但到了第三個月,不對勁了。
會員的增長下去了。但房租、水電、員工工資,一分都不少。月底,報表擺在你面前,虧損那行字紅得刺眼。
怎么辦?
你的手指,在鼠標上懸了很久,最后,還是點開了后臺的定價系統(tǒng)。
你看,我已經(jīng)比隔壁超市便宜15%了,用戶很滿意了。要不,我稍微提價一點點?不提多,就提3%,還是比隔壁便宜12%。沒事,正常經(jīng)營優(yōu)化,誰都這么干。
可是,用戶是會比價的。
很快,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fā)了張圖。同一款牙膏,會員店29.9,樓下便利店搞活動才25.9。一石激起千層浪!拔医涣四曩M,憑什么你比外面還貴?”“感覺被當韭菜了,明年不續(xù)費了。”
你慌了。你想解釋,想把價格降回去。但是,晚了。
因為,用戶在乎的,不是那幾塊錢。他們在乎的,是你的承諾,還算不算數(shù)?你這個買手,有沒有賺差價?
你以為的微操,就是用戶眼里的背叛。一旦你動了“我只賺一點點”的心思,就難免會被用戶發(fā)現(xiàn)。一旦發(fā)現(xiàn),信任就會崩塌,事情就無法挽回。
最后,你本質(zhì)上,就成了能辦會員卡的普通超市。
你不是輸給了市場,你是輸給了那個“我本可以多賺一點“的心魔。
所以,想做會員店,你必須咬牙,死守“只賺會員費”的紅線。只有守住這個紅線,你才能建立起一整套自洽的商業(yè)系統(tǒng)。
這個系統(tǒng),由3個飛輪組成。
1)首先,你得用利潤,換信任。
你必須先用不賺錢的決心,換來海量會員的信任。當足夠多的人,愿意為你先付一年的錢,才有盈利的可能。
一開始的咬牙讓價,是啟動飛輪的唯一燃料。
2)接著,用信任,換議價權(quán)。
有了海量的會員,你才有和供應商談判的底氣,才能用巨大的、確定的海量訂單,去換取更大的包裝,和無法比價的價格。
獨家的合作協(xié)議,才是別人追不上你的護城河。
3)最關(guān)鍵的,是用效率,換生存。
有了海量會員、極致低價,貨賣得飛快,你才能活下去。在Costco有一句名言,叫做:降低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銷售。
怎么說?假設(shè)利潤率是10%。1塊錢的商品,在普通超市,一年周轉(zhuǎn)4次,只能賺4毛錢。而你如果能一年周轉(zhuǎn)12次,就能賺1塊2。利潤,瞬間翻了3倍。
會員店難,就難在這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三個飛輪上。
你得先舍棄差價,才能換來信任;熬過規(guī)模的坎,才能拿到特權(quán);跑出效率,才能生存。三者,缺一不可。
你不能只推一個,或者今天推這個,明天推那個。
而整個系統(tǒng)里,最脆弱,也是最關(guān)鍵的那個啟動按鈕,就是,低毛利。一旦你在這個點上妥協(xié),再精密的飛輪系統(tǒng),也會瞬間卡死。
說到底,大家都想開會員店,但沒人真愿意“只靠會員費賺錢”。
這就像一個空調(diào)。
Costco的厲害之處,是把空調(diào)溫度鎖定在了“利潤不超過14%”,然后把遙控器扔進了太平洋。誰也別想動。
而很多后來者,總想把遙控器攥在自己手里,相信自己,能手動調(diào)出一個“剛剛好”的溫度。但他們可能忘了,會員的信任,是那個始終掛在屋子里的溫度計。
上面的讀數(shù),一清二楚。
參考資料
1、馬上評丨盒馬告別會員店,會員制零售真的水土不服?
2、會員購物比普通用戶用券后花錢多,消費者質(zhì)疑被“殺熟”,盒馬:差價需具體分析
4、山姆加速、Costco火爆、麥德龍100多家店改為會員店,會員店的底層邏輯到底是
觀點/ 劉潤主筆/ 景九/ 歌平版面/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第2680篇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任何機構(gòu)或個人抓取本文內(nèi)容,用于訓練AI大模型等用途
PS:親愛的朋友,距離2025“進化的力量·劉潤年度演講”,還有79天。
為了這場演講,我一刻不敢停歇。我會把這一年咨詢、參訪、請教、游學的精華,濃縮成一場4小時的演講,向你匯報。歡迎你現(xiàn)在就預約直播,避免錯過。
線下門票也已同步開售,現(xiàn)在購買,還可以享受早鳥優(yōu)惠價。
點擊下圖可以了解詳情。10月25日,上海。我們不見不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