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當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來,舉國上下,一片哀痛。
9月18日,毛主席的追悼大會如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素來溫柔的李敏(毛主席長女)卻少見地在追悼會上發(fā)起了火:我哥哥毛岸成人呢?
治喪委員會人員一臉錯愕,大家都知道她的哥哥毛岸英、毛岸青,誰也沒聽說過她還有個哥哥毛岸成。
那么,李敏口里的哥哥毛岸成,究竟是誰,他在哪兒呢?
相關(guān)部門通過多方聯(lián)系,終于在國家軍事保密部門找到了一個叫賀麓成的人。原來他就是那個李敏口中的毛岸成哥哥。
得到主席去世的消息,賀麓成失聲痛哭。雖然他與主席素未謀面,但他對這位深受人民愛戴的主席伯父有著深深的敬仰。
多年不見的兄妹再見亦是在主席的追悼會上,他們相擁而泣。
賀麓成也因沒在伯父生前見上他一面而深感愧疚。
毛岸成為什么就變成了賀麓成了呢?這還得從他的童年經(jīng)歷說起。
毛岸英
得而復失的母愛
1935年2月1日,在江西贛南山區(qū),一個名叫賀麓成的可愛男孩降生了。他的父親是毛主席的三弟毛澤覃,他的母親叫賀怡,是毛主席夫人賀子珍的妹妹。
當時正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任紅軍獨立師師長的毛澤覃在瑞金突圍時不幸犧牲。那時他的兒子毛岸成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彼時的賀怡正在贛州忙碌地做地下工作,丈夫犧牲的消息沒有把她打垮,只是激起了她對敵人更深的仇恨。
在那個特殊時期,為了保護好革命種子,她把兒子送到家庭狀況較好的親友賀調(diào)元家中寄養(yǎng)。
賀怡
并把他的名字由毛岸成改成了賀麓成,賀是母親的姓,"麓"是長沙岳麓山之意,表示時刻不忘自己的家鄉(xiāng)湖南,"成"則是堅信革命一定會成功。
賀調(diào)元對這個革命的后代盡其所能地撫養(yǎng),把他當親孫子看待。
由于小山村地處偏僻地區(qū),外面的人很少來,賀麓成的生活過得還算安穩(wěn)。而對于自己的身世,他則一無所知。
敏感的麓成有時也很好奇爺爺接到的來自不同地方的問候信。
從家人和旁人的一言半語中,麓成了解到那些信是他的媽媽寄的。
毛澤覃
但他始終沒有機會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對于母親,他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1949年,賀怡被組織上調(diào)往江西吉安工作。
工作安排妥當以后,8月的一天,賀怡乘車到花汀村接她心心念念的小麓成。
看著眼前這位穿著大翻領(lǐng)列寧裝、留著短發(fā)的干練婦女,麓成有些羞澀。
“麓成,快叫媽媽,她是你媽媽!”賀調(diào)元催促著身邊的男孩,“媽媽!媽媽!”男孩哭著撲到了媽媽的懷里。
母子相聚,甚是歡喜。
想到在上海的姐姐賀子珍,賀怡還有一個心結(jié)。
賀子珍
長征前,毛主席把他與賀子珍的兩歲左右的愛子"小毛毛"(毛岸紅)交于三弟毛澤覃和賀怡照料,希望他們能好好撫養(yǎng)他。
因為戰(zhàn)事關(guān)系,毛澤覃把小毛毛交到了他最信任的警衛(wèi)員家寄養(yǎng),后來毛澤覃和警衛(wèi)員都犧牲了,“小毛毛”去向不明。為了姐姐,她要想辦法找回“小毛毛”。
賀怡一邊工作,一邊踏上了尋親之路。不料禍從天降,1949年11月21日,在經(jīng)過泰和到吉安的一座木橋-豐塘橋時,他們的車發(fā)生了交通事故,賀麓成腿部重傷,母親則永遠地離開了他。
賀敏學
無悔的青春
當時,賀子珍的工作地點在上海。為了安慰傷心的侄兒,她把他接到了上海與她一起居住,并精心撫養(yǎng)他。
賀子珍經(jīng)常告誡賀麓成不要靠父母的牌子過日子,更不要沾毛澤東家族的光,要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自力更生。
不要向別人提起自己是誰的孩子,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
在上海,賀麓成還有一個很親近的人,那就是他的舅舅賀敏學,賀敏學當時是上海防空司令,他也給了麓成貼心的安慰,并鼓勵他立志做一個有學識,對國家建設(shè)有用的人。
毛澤民
高中,賀麓成就讀于當時一所有名的中學-上海中學。學校里本地人多。剛到學校時,同學對有濃重江西口音的賀麓成多有歧視,認為他很“土”。
但他牢牢記住姨媽賀子珍的話,任何時候都要自強自立,不靠毛澤東家族光環(huán)抬高自己的地位。
由于刻苦努力,他的成績突飛猛進,很快便在班上名列前茅,老師和同學們都對他另眼相待。
1952 年,賀麓成被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化系錄取。
在大學里,他生活簡樸,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學習上,國家每月給的22元助學金,他還
拿出5元來寄給老家撫養(yǎng)過他的親戚。
1956年,大學畢業(yè)的賀麓成如愿獲得了留學蘇聯(lián)的研究生資格。
同年夏末秋初,賀麓成帶著姨媽和舅舅的囑托,到首都學俄語,為出國做準備。
默默奉獻的導彈專家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是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gòu)。能進入這個機構(gòu),都是些政治上絕對可靠,專業(yè)上出類拔萃的人才。
賀麓成因為中蘇關(guān)系變化未能如愿出國,而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當知道領(lǐng)頭人是錢學森后,賀麓成非常興奮。錢學森的故事他早有耳聞,他堅信,導師錢學森一定能帶領(lǐng)他們?yōu)槲覈膶検聵I(yè)闖出一番新天地。
國防部五院舊址
當時,我國導彈技術(shù)資料非常缺乏,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從蘇聯(lián)買進并翻譯出來,賀麓成擔任了近百萬字的翻譯任務(wù),并根據(jù)翻譯出的文字繪制了數(shù)十米高的圖紙。
在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研發(fā)出我國自己的導彈,改變受制于人的局面。
可喜的是,他和另一位叫王太楚的工程師根據(jù)我國當時的現(xiàn)實條件,提出了異于國外的導彈控制方案。
他們在控制系統(tǒng)的線路上進行巧妙的設(shè)計與組合,找到了一個既省錢又簡便的方案。
錢學森
對于這個方案,專家們進行了多次推演論證。隨后,我國自行設(shè)計的導彈控制系統(tǒng)采用了這個方案。
1964年6月29日,我國自發(fā)研制的第一枚彈道導彈“東風二號”發(fā)射成功。
這次成功,確立了賀麓成在導彈研制工作中的權(quán)威地位,他也成為了我國最早自行培養(yǎng)的的杰出導彈專家之一。
而后,這個方案又成功地用在了我國第一個導彈核武器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
1980年,國防部五院開始評定高級職稱,賀麓成當之無愧地獲得了“001”的證書編號。
毛岸青
由于國防科研工作的保密性,即使是毛主席也不知道他的侄兒做著如此重要的工作。
在各種登記填表的時侯,賀麓成從未提及父母的名字,只是默默寫上“亡故”二字,
他也從未利用自己身份上的便利去找過毛主席。
1959年8月29日李敏結(jié)婚,毛主席對李敏說:"你有個哥哥在北京,應該邀請他也來參加婚禮嘛。"
由于麓成工作的特殊性,李敏并沒有聯(lián)系上哥哥,就這樣,麓成錯過了與大伯毛主席見面的絕佳機會。
1976年的一天,廣播里忽然傳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
賀麓成(右)
這個消息,對于賀麓成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他立在原地,呆若木雞,他深深地明白,
在這世間,自己再也無法與大伯相認了,那個偉岸的身影已慢慢離他遠去。
與此同時,北京的李敏正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哥哥毛岸成。
終于,軍方找到了化名“賀麓成”的毛岸成。
兄妹相見,默默無言,所有的悲傷都化著行行淚水滑落下來。
望著伯父安祥平和的面容,賀麓成的心如同被掏空一般,臉上寫滿了對伯父的不舍。
在北京見完伯父最后一面,賀麓成繼續(xù)隱瞞身份,投入到科研事業(yè)中。
1963年,毛澤東和李敏及丈夫孔令華
直到1983年,單位通知他去領(lǐng)取毛澤覃的烈士證書,他的真實身份才被同事知道。
同事們拿賀麓成的身份開玩笑,說他有那么好的金字招牌不用是傻,而他自己卻不以為然。
和無數(shù)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一樣,賀麓成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一間20平米左右的小屋,他一住就是20年。
1992年,賀麓成因為身體原因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在本該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他選擇了繼續(xù)前行。
賀麓成(左)
憑借著自己出色的科研能力,他投身市場經(jīng)濟開辦科技公司,招商引資,為國家科研實力的增強儲備后備力量。
他擔任中國綠色經(jīng)濟聯(lián)盟工程顧問,為中國的綠色經(jīng)濟默默耕耘。
他三下江西、上井崗山考察。他為任弼時中學(當年的永新中學)設(shè)立獎學金;他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5萬元幫助永新人引種黑梨,脫貧致富。
他曾為南昌的一家工廠引入外資,得到一筆獎金,他把這筆錢獻給了永新縣城外一所無操場、無宿舍、無廁所的“三無”中學。
賀老這一生是低調(diào)樸實的,家族的光環(huán)并沒有讓他迷失自我,他默默無聞地努力奮斗,為優(yōu)秀的革命家族贏得了另一份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