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遮普省的軍事基地里,六架灰黑色涂裝的武裝直升機一字排開,尾翼上星月標志格外醒目。編號“786-301”的機體旁,巴基斯坦陸軍軍官輕撫機身復合裝甲板,對身邊技術員說:“克什米爾的天,這次真的要變了?!?/p>
這批代號“鶚式”的直-10ME,正是中國為巴鐵量身定制的高原殺器。十年前,巴基斯坦在武裝直升機采購路上跌跌撞撞——先被美國撕毀21架AH-1Z“蝰蛇”訂單,又被土耳其用斷供發(fā)動機的T-129項目放了鴿子。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最終回到中國談判桌前時,中方工程師只說了一句:“你要的,我們重新造?!?/p>
動力心臟涅槃重生
早期直-10因發(fā)動機功率不足,在克什米爾4000米高原測試時,連裝甲板都得拆掉減重。如今渦軸-9G引擎的咆哮徹底打破困局:1500千瓦額定功率,比自用版暴漲30%,5500米海拔功率衰減僅18%。對比印度阿帕奇在同等高度功率驟降25%以上,去年還有一架因動力不足困在卡敦拉山口,最后拆解運回的尷尬記錄。
更狠的是紅外抑制設計。發(fā)動機噴口從側(cè)面改為向上,借助旋翼下洗氣流強制制冷,紅外信號銳減60%。配合離心式風沙過濾器,旁遮普的荒漠沙塵再猛,也啃不動這套“沙漠生存套裝”。
裝甲與火力的暴力美學
動力瓶頸突破后,直-10ME在座艙、發(fā)動機艙等六處關鍵部位加裝5毫米鈦合金陶瓷復合裝甲。但真正讓印度裝甲部隊脊背發(fā)涼的,是掛架上那對雙聯(lián)裝TY-90導彈——全球唯一武直專用空戰(zhàn)利器。
這種專為直升機空戰(zhàn)設計的殺手,彈頭僅3.5公斤卻內(nèi)藏玄機:離散桿戰(zhàn)斗部配合激光近炸引信,專打旋翼和發(fā)動機艙。6公里射程碾壓印軍“毒刺”導彈,沙塵暴中命中率仍超90%。巴軍模擬對抗中,直-10ME曾連續(xù)斬落8架“阿帕奇”靶機,飛行員笑稱:“看見TY-90鎖定提示,對手只能祈禱跳傘時機?!?/p>
對地打擊同樣兇悍。主旋翼頂部的“玉火”毫米波雷達藏著眼力,能穿透20公里外的濃霧鎖定目標。掛載的CM-502KG空地導彈射程25公里,發(fā)射后不管。巴軍測試時,一架滿掛16枚導彈的直-10ME在4500米高原精準摧毀整個坦克連,印軍裝甲兵看到視頻后直呼作弊。
體系碾壓的降維打擊
印度為28架阿帕奇豪擲25億美元時,巴軍只用不到六分之一價錢拿到40架直-10ME。但真正的差距不在價格標簽,而在作戰(zhàn)體系的云泥之別。
印軍阿帕奇至今只有半數(shù)加裝毫米波雷達,數(shù)據(jù)鏈還得靠蘇-30MKI戰(zhàn)機中轉(zhuǎn),耗時90秒。巴軍的直-10ME已接入中式作戰(zhàn)網(wǎng)絡:ZDK-03預警機實時更新空情,“飛馬”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開辟安全走廊,殲-10CE戰(zhàn)機高空策應。從鎖定目標到發(fā)射導彈,全程壓縮到12秒。去年5月印巴空戰(zhàn),正是這套體系讓巴軍打出“零損毀”戰(zhàn)績。
更讓印度焦慮的是供應鏈安全。土耳其最近放出TEI-TS1400發(fā)動機消息想挽回訂單,巴方軍官在穆扎法爾格爾靶場看著直-10ME齊射火箭彈,轉(zhuǎn)頭對記者說:“我們受夠了被人卡脖子?!?/p>
首批直-10ME已部署在巴陸軍第二軍團基地。這支部隊下轄第1坦克師和3個裝甲旅,正對著印軍西線裝甲集群。當中國工程師手把手教巴軍地勤維護渦軸發(fā)動機時,邊境對面的阿帕奇飛行員在訓練日志寫下新課題:“如何躲過天燕導彈的死亡凝視?!?/p>
帕米爾高原的風卷起沙塵,六架直-10ME的旋翼緩緩轉(zhuǎn)動。十年前被退貨的中國武直,如今帶著專屬定制的復合裝甲、毫米波雷達和天燕導彈重返戰(zhàn)場。這不是簡單的軍售,是給區(qū)域力量天平加了枚中國制造的砝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