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美夢,徹底破滅了
“如果傲慢能發(fā)電,印度早就成了超級大國?!?這句話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被反復提起,而2025年5月的那場印巴沖突,終于讓全世界看清——印度的“大國夢”,正在被自己的軍事冒險和外交失策一點點撕碎。
今年五月印度空軍的“辛杜爾行動”,已經(jīng)被連番炒作好久了,對于印度來說,恐怕丟人到?jīng)]臉見人了。
原本他們可能是奔著軍事打擊的目的發(fā)起的行動,這場行動他們本來想放個大招贏得國際掌聲,反而誰知道反倒暴露了其軍事決策的致命缺陷。
而且,他們把民航客機當成了“肉盾”的行為已經(jīng)受到了很多網(wǎng)友的譴責,根據(jù)飛行軌跡追蹤數(shù)據(jù),印度航管部門在導彈發(fā)射前,刻意將一架中國南方航空的航班引入印巴爭議空域的高危火力區(qū)。這種操作絕非“失誤”,而是精心設計的戰(zhàn)術。
他們這一行為毫無疑問突破了人道主義的底線,若非巴軍方在最后一刻識破并克制,后果將不堪設想。
巴基斯坦對這次行動的回應干脆利落,直接讓印度折了好幾架飛機,這次大跟頭栽的,全世界都笑掉了大牙。
印度這次是錢也花了,丑也出了,想必腸子都要悔青了,更何況他們一直自詡為“全球南方領袖”,試圖在美俄之間兩頭撈好處,但現(xiàn)實是,它的外交策略正在變成一場災難。
2025年8月,美國突然對印度加征25%關稅,理由是“印度仍在購買俄羅斯石油”。
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怒斥他們,印度外交部連夜回擊,搬出1971年美國支持巴基斯坦的歷史,指責華盛頓“虛偽”,不管怎樣這場交鋒反應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兩國的關系。
但問題在于,印度終究還是不愿意放棄其中的一方,這種“兩頭通吃”的策略,最終讓自己成了美俄博弈的犧牲品。
當美國翻臉,俄羅斯也不會真正信任印度,畢竟,印度還同時向美國購買F-35,并參與針對中國的“四方安全對話”。
印巴沖突的另一大看點,是無人機的首次大規(guī)模應用,巴基斯坦的彩虹-4無人機精準打擊印度軍事設施,癱瘓其70%電網(wǎng),而印度卻還在依賴傳統(tǒng)戰(zhàn)機沖鋒陷陣。
更尷尬的是,印度國產(chǎn)軍工的拉胯程度,連自家軍方都看不下去。印度空軍曾公開批評國有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交付戰(zhàn)機速度太慢,導致空軍戰(zhàn)機中隊縮減。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殲-10CE、紅旗-9B防空系統(tǒng),全是中國制造,性能穩(wěn)定,實戰(zhàn)表現(xiàn)遠超預期。
莫迪政府一直鼓吹“印度制造”“自力更生”,但現(xiàn)實是,**印度的軍工、能源、外交,全都依賴外部。
軍工的核心裝備靠進口,國產(chǎn)戰(zhàn)機研發(fā)拖沓,能源方面一邊買俄羅斯打折石油,一邊被美國制裁,外交也是眾所周知,在美俄之間搖擺,結(jié)果兩頭不討好。
如今,印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強硬姿態(tài),反而讓南亞局勢更加緊張,它的“大國夢”正被自己的短視和傲慢一點點吞噬。
印度的困境,本質(zhì)上是一場“自我認知失調(diào)”——它想當超級大國,卻沒有相匹配的工業(yè)、科技和外交智慧。當它把民航客機當肉盾、在美俄之間反復橫跳、軍工產(chǎn)業(yè)遲遲無法自立時,所謂的“崛起”更像是一場幻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