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劇熱度高的電視劇不少,其中有一部現實主義題材,激起大眾共鳴。
電視劇《利劍玫瑰》以“打拐”作為核心主線,展開警察在打拐路上遇到的重重困難,卻仍然深入打拐線上,解救受困之人的故事,揭開打拐背后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
打拐題材,這兩年來的電影和電視劇層出不窮,“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字幕猛然戳中心中憤怒。
拐賣團精心設計陷阱,拐賣兒童和女性,利用小女孩的弱小和可憐,博取路人同情心,從而將女性引到特定地點,進行拐賣。
這部電視劇中,人販子常用的拐賣手段,將人性險惡拍出來了。
人販子利用人性本善,騙取他們的同情心,引誘人們主動落入陷阱,旁邊的人只需等待收網。
人販子存在的社會,善良成為人販子“有孔可入”的切口。
人之初,性本善,可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總有壞人和好人之別,生存環(huán)境和社會現實,促使一些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打拐的路上,正義雖遲但到,機關部門人員展開雷霆行動,他們分布在各個角落,搜羅相關可疑人員的信息,用時間就是生命的速度展開全面搜查行動。
電視劇拍出了人販子的可怕之處,他們只認錢,毫無同情心,對多小的小孩都下得去手,不顧女孩們的求饒。
鄧妍好心要送小女孩回家,沒想到差點栽在人販子手里,幸虧職業(yè)敏銳性和武力發(fā)揮作用,一人將人販子打趴下。
為了讓小女孩盡快長大接客,給小女孩用激素。
面目猙獰下的笑容,藏著他們長久的生財之道打算,他們的灰色產業(yè)鏈涵蓋多個渠道輸出。
比如,綁架青春少女,強迫她們用肉體接客,要求她們滿足服務客人業(yè)績標準。
女性的身體和心理遭受重創(chuàng),但凡有人進行反抗,他們采取惡毒的武力施暴,從肉體上開始,對她們的意志進行打擊,消滅她們的反抗意識,強迫她們在巨大的壓力下被馴服。
無助的女孩們承受不了毒打,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中遭受慘無人道遭遇。
人之惡并非只有露出獠牙的人才算是惡人,那些看似冷靜,眼睜睜地看著一切發(fā)生的旁觀者,也是一場“惡”中的縱容者。
一個村的村民生活在小村中,他們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此前也并未做出違法犯罪的事。
但有一天他們集體發(fā)動進攻,對國家機關人員動手,他們露出獠牙,保護真正的惡人,將人性的惡意推給正義使者。
鄧妍律師被圍困在人群中央,他們是守護正義的人,是法律底線的維護者,然而卻淪為村民們眼中的惡人。
善惡顛倒的諷刺感指出有的人明知認錯,偏偏向錯而行,有的人愚昧守舊封建,缺乏正確的判斷,以至于分不清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只是愚昧的跟隨大流,盲目從眾。
以別人的行動為準,決定了自己的行動,意見領袖絕對指引他們的判斷觀,促成悲劇發(fā)生。
有計劃有預謀的惡是惡,無計劃無預謀的自發(fā)性惡也是惡,集體冷漠和沉淪,藏著更大的危機,對于一個追求和諧的社會而言,我需要用更強大的力量調整人們的思維,糾正錯誤的意識和觀點。
看到人性諸多可惡的一面,我們總會義憤填膺,為遭受毒手卻無能為力的人感到痛心。
前面的劇情,令人深惡痛絕的人販子的所作所為被真實擺出來,牽扯著情緒,心中一陣悲痛。
但惡的對面是善,善永遠站在陽光之下,它是一束光,照亮深處的黑暗,也是冰冷世界里的溫度,總能令人在失望到結束的時候,得到救贖,得到療愈。
一個拾荒老人在垃圾桶撿到孩子,獨自將孩子養(yǎng)大成人后,忽然有一天開,他始四處尋找孩子的親生父親。
齊叔拾了半輩子的垃圾,窮困潦倒的日子里,他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養(yǎng)子小光力所能及的生活。
他選擇找小光的親生父親,為的是讓小光有學可上,將來的人生不再困于貧困的生活,所以不識字的齊叔四處奔走,尋找小光的親生父親。
一歲多的時候見到小光,他以為小光是被父母扔的孩子,所以將孩子領回家領養(yǎng)了,他的舉動挽救一條生命,為后來有血脈關系的親生父子相遇帶來了希望。
一開始他并沒有想過以自己的生活條件能不能養(yǎng)孩子,只是出于本心將孩子帶回家,細心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讓一個失去家人的孩子從此有了家,有了父親。
但是眼看著孩子成績優(yōu)異,不想因此拖累孩子,才踏上了尋找小光生生父親之路。
齊叔在小光的人生路上,一直撐著最亮的燈光,為了他照亮前方的路。
他的善良得到了回報,他用真心愛小光,所以得到了小光的愛,他的善意之舉也得到了孫律師的欽佩和感激。
孫律師是一名正義判官,他不只是一個能說會道的律師,他還是一個有勇氣有膽量,敢于深入虎穴英雄。
失去親生兒子,讓他一度陷入頹廢,渾渾噩噩徘徊在痛苦的深淵里。
出門之前,他是一個無助的父親,出門之后,他是失去孩子的父母的支撐。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痛苦,雙眼失去了希望,生活陷入無法療愈的傷痛漩渦,只能整日以淚洗面求助他人。
自身遭遇的痛苦,和目睹無數個失去孩子的家庭的痛苦,讓他不惜一切代價深入其中,只為尋找到孩子,讓可憐的母親不再因為孩子陷入痛苦。
自從找到了小光,孫律師眼里有了光,生活不再像以前那般頹廢,陷入一片混亂,他精心打理家里的環(huán)境,給小光一個安靜舒適的家。
小光不愿離開養(yǎng)父身邊,他親口說出留下的約定,選擇留在鄉(xiāng)村進行支教。
替別人找到孩子,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善一直在傳遞,溫暖彼此。
孫律師找回了孩子 也找回了自我,齊叔善良給予了他“重生”,所以他把自己的那份“善”延伸到教育事業(yè)上,要用身體力行去守護家和孩子,也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教育,讓教育的種子在鄉(xiāng)村地區(qū)開花,讓善良得以在孩子們的心中扎根。
他們的“善”令人淚目,觸碰心底深處的柔軟。
常銳是一名警察,為了打拐,他一個人深入敵人內部調查犯罪窩點。
他的出現讓鄧妍得以逃脫,里面受困的人逃脫,順藤摸瓜找到白板一行人的行蹤,跟他們打交道摸索線索。
他隱藏得很好,但也有失敗的時候。
在敵人的暗中布置的眼線調查中,他的身份暴露了,原本計劃救人,結果被白板接到一個電話,他的身份瞬間被捅破。
多年從警經驗給他調查線索的能力,對人販子的心思和他們的作案時段了如指掌。
但在人多勢眾的群體中,他的偽裝技術即便再如何精湛,也難逃被發(fā)現的時候。
工廠里,他被迫咽下硬盤,與人販子激烈打斗中受了重傷。
臥底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始終要有一個人去完成,常銳深入敵營,既要保全自我,又要想盡辦法拿到有用線索,他的精神和付出非常人所能扛得住。
犯罪的大網之中,總有一些真誠的善意,打開新世界大門,引領無數人為著共同的目標去撕開人販子的猙獰的面目,讓他們暴露在陽光下,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