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西太平洋某海域,海軍航空兵某部鄧偉和戰(zhàn)友們突然接到編隊指揮所的戰(zhàn)斗命令。4架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從遼寧艦甲板呼嘯升空,直奔高空一架不明無人機。
飛行員們在起飛前已通過實時態(tài)勢共享鎖定了目標,他們逼近對方后,以專業(yè)動作“護航”其轉向返航。畫面中,殲-15戰(zhàn)機從甲板騰空而起,首次對抵近偵察的無人機實施查證驅離,飛行員無線電中那句“無人機的位置,一直在我們導彈的容許發(fā)射范圍之內(nèi)”。
“霹靂-12導彈隨時待發(fā),但未開火。”殲15的巡航高度直接匹配17000米。這意味著什么?
常規(guī)防空炮火根本夠不到。那種高度,連風暴都無法干擾。
可殲15就是飛得上去。
過去在敏感海域,海軍只能被動感知目標動向,如今卻能主動出擊,用實戰(zhàn)動作宣示:“別人能去的地方,我們也能去!”
過去,中國海軍在遠??傦@得有些捉襟見肘,遭遇挑釁時應對手段也相對有限。然而,這一次,故事完全不同。這是中國海軍的雙航母戰(zhàn)斗群首次駛入西太平洋腹地,甚至前出至關島以東,那片傳統(tǒng)上被視為“第二島鏈”核心的區(qū)域。
這不僅僅是數(shù)字上的增加,更是戰(zhàn)略部署從無到有的質變。想象一下,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龐然大物,伴隨著萬噸級的055大驅、052D型驅逐艦以及悄然伴行的核潛艇,構成了一個完整、強大的遠洋作戰(zhàn)體系。這個龐大艦隊的存在本身,就是對遠?!皥觥钡闹苯訕嫿?,它宣告著:我們來了,而且是帶著全套裝備來的。
更令人驚嘆的是其感知能力。那架試圖靠近的無人機,可是搭載了先進隱身涂層,自以為能隱匿行蹤。
但在遼寧艦編隊的多層感知系統(tǒng)面前,尤其是那顆以相控陣雷達為核心的“眼睛”,它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被鎖定,全程都在我們的“監(jiān)視”之下。這無異于一次實戰(zhàn)性的檢驗,不僅打破了某些國家長期以來關于“技術代差”的傲慢判斷,更證明了中國海軍已經(jīng)有能力看透那些自以為“看不見”的威脅。
擁有了“場”的物質基礎,接下來是如何運用它。面對不請自來的無人機,解放軍的選擇是教科書式的“控場”。編隊指揮中心沒有通過無線電發(fā)出警告,而是直接命令四架掛載實彈的殲-15戰(zhàn)機緊急升空。
這是真正的“不廢話美學”。殲-15抵達目標空域后,立刻對無人機形成包夾之勢。他們?nèi)涕_啟火控雷達,死死地“咬住”目標,將其置于“可打擊”的狀態(tài)。
不僅如此,飛行員們還采取了一種極其具有壓迫性的戰(zhàn)術——“壓迫式護送”。他們不是簡單的伴飛,而是貼近目標飛行,卡住其航向,強制將其向反方向“押送”。
整個過程,戰(zhàn)機與地面指揮中心都保持無線電靜默,沒有一句口頭警告,卻釋放出遠超言語的強大信號:你已經(jīng)被掌控,如果你不主動離開,后果自負。這種高強度、低風險的“控場”方式,其核心意圖并非制造武裝沖突,而是明確告訴對方:你已無路可退,請“知難而退”。
這次事件最大的戰(zhàn)略意義,在于它對冷戰(zhàn)時期構筑的“島鏈”概念,進行了徹底的“破場”。當中國的航母戰(zhàn)斗群,在第二島鏈的核心地帶——關島以東海域進行常態(tài)化演訓時,那些原本旨在圍堵中國的所謂戰(zhàn)略屏障,已然名存實亡。
曾經(jīng)讓某些人引以為傲的“島鏈封鎖”策略,如今更像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地理名詞,其戰(zhàn)略效用已被一次又一次的遠海實踐所消解。
這種突破不僅僅是物理層面的。十年前,中國海軍在遠海遭遇挑釁,往往處于被動接招的局面。但如今,從這次對隱身無人機的強勢攔截,到055型大驅遠赴某國東海岸附近進行實彈演習,以回應其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動,我們看到了解放軍戰(zhàn)術姿態(tài)的根本轉變,從“被動應對”全面轉向“主動控場”。這背后,是軍事實力大幅躍升帶來的底氣,也是一種更自信、更果斷的國家意志投射。
這起事件的公開,最初是通過央視的紀錄片或報道。它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水面,激起了民間輿論的巨大波瀾。網(wǎng)友們的反應,可謂精彩紛呈。從一開始的驚訝,迅速轉變?yōu)橐环N帶著戲謔又充滿自豪的調(diào)侃。
有人戲稱這是“送快遞上門”,寓意著將偵察機“送回老家”。有人稱之為“獵殺時刻”,展現(xiàn)了對中國海軍實力的絕對自信。更有甚者直接將其解讀為中國海軍玩起了“偷家流戰(zhàn)術”,寓指直接威脅對手的核心區(qū)。這些生動而貼切的比喻,無聲地映射出民眾對國家軍事力量強大,能有效維護自身利益的普遍認同。
此次西太平洋的無人機對峙,不過是冰山一角。它清晰地勾勒出中國海軍正在構建和重塑的這個“場”:一個能夠自主感知、自主行動、且能有效威懾遠海潛在威脅的“場”。這不僅是一次軍事技術的驗證,更是一次戰(zhàn)略意志的堅定展現(xiàn)。
隨著未來如福建艦這類搭載電磁彈射、艦載無人機等新技術的裝備陸續(xù)入列,中國海軍“構場”、“控場”、“破場”的能力還將得到空前強化,這不僅會進一步改變西太平洋的戰(zhàn)略平衡,更將深刻影響未來全球海權的定義和地緣政治的互動規(guī)則。一場新的海權大幕,正在太平洋深處緩緩拉開。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畫面公開!遼寧艦、山東艦編隊遠赴西太,戰(zhàn)斗機首次起飛查證無人機》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293018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