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堆婆媳矛盾的帖子,評論區(qū)吵得很熱鬧。說真的,這事兒就跟解繩結似的,越急越亂。
先聲明,咱不站隊,就純嘮嗑。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真處到那位置上,誰也不敢說自己全對。
有個朋友跟我講,她婆婆人不壞,就是太“疼”兒子。有回她老公下班躺沙發(fā)上玩手機,她讓幫忙遞個遙控器,婆婆“嗖”地就從廚房沖出來:“他上班累一天了,你自己不會拿?”朋友當時就懵了——合著她上班不累?拿個遙控器能累著誰?
樓下張阿姨更逗,前陣子跟我吐槽兒媳婦買的護膚品太貴,轉頭就給閨女轉錢買包,還說“我閨女就得用好的”。這雙標玩得,估計兒媳婦聽見得氣笑了。
來看看大家都咋說——
有位網友說,她最煩的是婆婆總摻和他們小兩口的事。他倆商量著周末去看電影,婆婆非得插一嘴:“那破電影有啥看的?不如回家我給你們包餃子。”關鍵是這種“為你們好”,天天都在上演。
還有人分享,她婆婆特喜歡“代勞”。有次她讓老公洗個碗,老公還沒應聲呢,婆婆已經系上圍裙了:“讓他歇著,我來我來?!币淮蝺纱芜€好,次數多了她就窩火:“合著這家里就我是外人,你們娘倆是一伙的?”
更絕的是一位寶媽,說她給孩子喂輔食,婆婆在旁邊盯著:“太燙了!”她吹涼了再喂,婆婆又說:“太涼了!”她換個勺子,婆婆說:“這勺子不好使!”最后她直接把碗塞給婆婆:“您來您來,我伺候不了。”
其實說到底,當婆婆的得拎清:兒子結婚了,就不是咱私有財產了。小兩口的日子讓他們自己過,該搭把手時搭把手,不該摻和時閉好嘴。你護犢子護得越緊,人家小兩口的日子越擰巴。
就像有人說的,婆媳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能搭把手,但別伸手”。平時客客氣氣,遇事互相體諒,實在處不來,保持點距離也不是不行。畢竟日子是小兩口自己過,老的少的都少添點堵,比啥都強,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