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馬上又要到開學季了,又要有一群小朋友進入小學了。
可沒想到這學校里又出新段子了,小寶貝們名字又趕上了新一波潮流。
本以為當年梓涵,子軒終于要沒了,老師們也能放心一點了。
結(jié)果沒想到,更奇葩的“名字潮”又來了,這是要把老師們搞崩潰的節(jié)奏。
名字對中國人有多重要
要說名字這檔子事兒,中國人那是祖祖輩輩都講究得不得了。
早在幾千年前,老祖宗們就分出了姓和氏,后來才慢慢合二為一,成了今天說的姓氏。
古人對于名,字,號的研究更是透著一股子雅致勁兒。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寓懷,看看這多有文化多有講究。
名字在那會兒不光是識別身份,更有一種代表家族的血脈和榮光餓的意思。
可到了近代,名字的變化就加快了不少。
1950年代到1970年代那會兒,叫建國,勝利,建設的男孩,還有叫秀英,桂芳的女孩,那簡直是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那陣子人們的心思,都放在了新中國成立和國家建設上。
所以這名字是愛國愛家的表現(xiàn),樸實但有力量。
過了20年后,名字的畫風又變了,大街上喊一聲偉,麗,那保準回頭的人不少。
不過那個時候大家也沒有把重名當回事,甚至還覺得很驕傲呢。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字里透著對安穩(wěn)小日子的向往。
那會兒重名最多的那必須是張偉這個名字。
網(wǎng)傳全國有差不多30萬人叫這個名字。
可能也是張是大姓,加上這個偉字也特別火,叫這個名字自然而然就多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唯美古風突然火了起來,徹底改變了名字的流行趨勢。
這屆父母開始追求那種聽起來特別有文化,念起來特別浪漫的名字,于是梓涵,子軒,欣怡這些名字就多了起來。
這可能跟平時追的那些偶像劇,玄幻小說有關系。
男女主名字又仙又颯,讓很多人覺得喜歡,就想安在自己家孩子的頭上。
而且又不會和其他那些看起來比較俗氣名字一樣沒有特點。
本以為能趕個流行,結(jié)果一送學校,老師在班上叫一聲這個名字,估計幾個小豆丁都會站起來。
網(wǎng)友們都吐槽了,說這種名字跟以前的狗蛋,鐵柱也沒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
只不過從土味兒變成了一種潮流土氣罷了,這話說得雖然毒了點,但也挺到位的。
非得起得這么奇葩嗎?
正當大家還在吐槽這類名字太多了的時候,有些父母為了能讓自家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也是絞盡腦汁。
于是新一批比“梓涵”更讓人上頭甚至有點奇葩的名字出現(xiàn)了。
因為為了不和別人重復,有些父母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平時根本不認識,也用不著的字上。
有個小姑娘甚至被父母取名叫“爨懿龘”。
光看這幾個字,腦細胞都開始打結(jié)了。
關鍵還不認識,出個門,叫孩子的名字還得查字典嗎?
而且這個名字里,光是一個“爨”字就有103畫,也難怪小姑娘在視頻里哭得很大聲,說自己的名字太難寫了。
這誰看了不撓頭?
等以后考試的時候,人家別的孩子都在那兒做題了,她還在那兒吭哧吭哧死磕自己的名字,這得多耽誤事兒?
而且這種生僻字名字不光寫著費勁,用起來更費勁,有位網(wǎng)友就有著親身經(jīng)歷。
他說自己名字的寓意特別好,聽著是挺厲害的樣子。
可現(xiàn)實是從小到大老師都不敢叫他回答問題,生怕念錯他的名字。
去辦身份證,銀行卡,報個考試,很多系統(tǒng)里根本就查不著他這個字。
因為實在太少見了,文字庫里根本沒錄入,實在是麻煩。
除了生僻字還有一些家長,起名愛耍小聰明,結(jié)果給孩子整了個特別奇葩的名字。
大家應該都在網(wǎng)上看到過,有個孩子叫王者榮耀,這父母得有多迷游戲。
還有一對夫妻,老公姓謝老婆姓祖,一拍大腿就給孩子取名謝祖隆恩。
別說沒認真,感覺就是敷衍,起名字都這樣,養(yǎng)孩子還能好好養(yǎng)嗎?
更有家長給孩子起馬統(tǒng)鈣這種名字,一報名字諧音梗直接拉滿,是想讓孩子從小就被人起外號嗎?
這些名字,簡直是父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再比如有位叫殷道妍的女生,名字聽著是挺美好的。
但是讀一讀就可能跑偏到諧音上面去了,這哪是取名字,這是開了個一輩子的大玩笑。
可以想象得到,老師們看到這些五花八門,花里胡哨的名字,估計能崩潰到連夜去采購速效救心丸。
什么名字才真高級?
說了這么多奇葩名字,得冷靜下來想想,到底什么樣的名字才算是真正的好名字呢?
不說獨特,一個好名字得實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沒有歧義,讓孩子不覺得丟人。
畢竟從小用到大的,上學時期每天得寫無數(shù)遍,所以必須得易讀易寫。
別整那些筆畫太多,讀音太生僻的字,不光孩子學著費勁老師不認識,外人也記不住,以后辦各種證件都是麻煩。
名字還得有點含義但是不用那么復雜,與其絞盡腦汁去堆那些沒用的字,不如選一些積極向上的字。
很關鍵的一點得避開歧義,定下來之前多讀幾遍,用方言念幾遍,還可以問問身邊朋友什么感受。
千萬別讓一時的小聰明,變成孩子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好名字還要兼顧獨特性,不過也別怕和別人重名,真正的個性不是用認不出來的字來標榜的。
況且中國人這么多,難保不會和其他人重名。
其實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個說法挺有意思,說從一個人的名字,能大概看出這個人的家的家境和底蘊。
比如很多有成就人的名字,就是很有意蘊,一看就知道是書香門第,文化世家出來的。
也能說明他父母是文化人,希望孩子能有了好的未來。
那些起的名字比較簡單的,倒也不是說父母沒好好想,反而可能是希望孩子簡單過一生。
輕松過一生,所以別看這些名字簡單,但是感情也很深厚。
關鍵是比那些奇葩的名字看起來順眼多了。
所以取名這事兒,別光想著自己搞特別,或者盲目跟著網(wǎng)上那些網(wǎng)紅效應走。
名字直接關系到孩子學習寫字,社會交往,甚至以后辦理各種證件。
如果起那種好幾百筆畫的名字,以后孩子沒寫一次名字,那孩子就得抱怨一次,這是何苦的呢?
說不定還會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誤解,如果因為名字出現(xiàn)自卑,那更是得不償失了。
這波全員梓涵的時代就算慢慢過去了,可大家也看到了,緊接著就迎來了生僻字和奇葩名。
希望現(xiàn)在的年輕爸媽們,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能多一份謹慎,別再讓爛大街和奇葩名字成為潮流了。
一個好聽好寫,不給自己添堵,也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名字。
不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期盼,更是父母能給孩子未來人生最珍貴的的東西之一。
結(jié)語
折騰了半天,以為梓涵大軍終于“功成身退”了,萬萬沒想到反而又出了新花樣。
說到底名字這東西不只是個稱呼,也是送給孩子人生的第一張名片,關系到孩子往后的學習,交友。
所以做父母的,在給孩子起名這事兒上,多一點兒責任,少一點兒鬼點子。
讓孩子以后千萬別因為名字抬不起頭,那真是有點得不償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