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莫言和王振在直播間介紹新書《放寬心吃茶去》,搶了一本。今天書到了。扉頁有莫言、王振的印章,好家伙,上萬本書,不知誰有如此巨力,蓋章蓋章蓋章。
我有個習(xí)慣,新書到手,先看前言,再看后記,所謂先看序再看跋,此后是隨便翻,再從頭讀來。
這應(yīng)該不算怪癖,我10歲的外甥看新書,他先把書翻開蓋在臉上,聞那書香,這個有點怪。
但《放寬心吃茶去》沒有序,翻到最后一頁,也沒有跋。
那就讀最后一篇吧,讀后驚呼過癮,暢快淋漓地斬宵小于馬下!
這最后一篇是一首歌行體長詩,這首詩我讀過,2019年11月12日《兩塊磚墨訊》的發(fā)刊詞就是這首詩,但如今此詩比前作增改了不少篇幅。我讀后感覺,增改的這28句,讓全詩境界更加超邁峻拔。
莫言是老夫又發(fā)少年狂,必須奇文共賞。
1
2019年,藏于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顏真卿《祭侄文稿》赴日本展出。王振打電話問莫言是否要去一觀,莫言說必須的,說走就走。
公元755年11月,安祿山起兵謀反,河北望風(fēng)而降。叛軍過了河北繼續(xù)向南,顏真卿和兄長顏杲卿立即舉義旗恢復(fù)大唐,顏杲卿一家?guī)资?,死于叛軍刀下?/p>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祭奠被叛軍殺害的侄子季明的祭文草稿。通篇涂抹修改處甚多,波瀾起伏,沉郁頓挫,可以想見書寫時情緒激昂,悲憤交集,具有悲劇美的力量,與《蘭亭》那種平和舒緩的氣息形成了鮮明對照。
所以莫言在詩中寫道:
初游為拜顏魯公,祭侄文稿氣若虹。
叔侄英豪吞云夢,滿門忠烈蓋世雄。
未曾觀寶先動情,如聞兵戈搏擊聲。
轔轔車響動大地,蕭蕭馬鳴悲蒼穹。
烈士暮年騏驥老,環(huán)顧左右淚縱橫。
繼而尋碑看招牌,扶桑書法漢唐來。
他山之石可攻玉,虛懷若谷金石開。
這期間莫言熱衷于戲劇研究,隨后又兩次到日本看戲:
漢風(fēng)唐韻依稀在,重在象征成體系。
“漢風(fēng)唐韻依稀在”,以后不要見到扇子啦,茶道啦,就說成是日本的,這是正兒八經(jīng)從中國傳過去的(折扇的源頭有待細(xì)考,中日早已融會),包括日本的建筑、服飾,都有漢唐遺風(fēng)。那些偽史論者,這時候反倒不見他們疑了,他們把中華文明的“版權(quán)”,全都?xì)w了日本!
2
莫言第四次去日本,特意造訪了劉連仁在北海道穴居的生還地。
驅(qū)車百里探當(dāng)別,青石碑上字字血。
穴居樹棲十三載,吾鄉(xiāng)劉爺何壯哉!
誰能為公兩度臨?我是高密第一人。
冰天雪地鍛錚骨,百死不改中國心。
莫言在《紅高粱》《豐乳肥臀》中都寫到了劉連仁的事跡。余占鰲在北海道深山中穴居十幾年后回到祖國時,已經(jīng)喪失大部分語言表達(dá)能力,他嘴里只是念叨“槍—槍”。
莫言在《北海道的人》中,寫他特意拜訪了最早發(fā)現(xiàn)劉連仁的日本老獵戶、當(dāng)時已88歲的侉田清治。“他已經(jīng)纏綿病床多日,聽說我要來訪,特意坐了起來。其實他不是為我坐了起來,而是為我那位在北海道過了十三年野人生活的非凡老鄉(xiāng)劉連仁坐了起來”。
司馬南是個壞種,他視而不見莫言致敬劉連仁的文字,視而不見作家呼喚人性的美好、人的友善,只摘取作家稱贊北海道的姑娘的一句話,就歪曲作家“到日本唱贊歌”。司馬南這棵“歪脖樹”已經(jīng)枯槁,但壞種又在其他地方冒了出來。
什么叫愛國主義的文學(xué)表達(dá)?司馬南、司馬南的徒弟毛星火、毛星火的徒弟蔡偉,這種宵小之徒懂嗎?
那么可以這樣認(rèn)為,下面的話,是莫言的怒吼:
豎子嘲我不愛國,吾愛國時句句火!
原詩在這句后面,只列舉了《紅高粱》一個例子,莫言這次增改了煌煌28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作家表達(dá)了什么。
高粱如熾血成河,一曲九兒淚滂沱。
斜兒笑我不敢言,吾敢言時天驚破。
三十三日嘔心血,二十萬言蒜薹歌。
豐乳肥臀示大愛,生死疲勞演大悲。
酒國早舉反腐旗,后來不絕如風(fēng)靡。
一聲蛙鳴四野應(yīng),千萬二胎因我生。
貓腔凄厲檀香刑,我以此書敬魯翁。
陶淵明說“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五柳先生歸去來,他無須夫子自道,今天的社會,已經(jīng)沒有人任何人能做陶淵明了。今天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蹬鼻子上臉的世界,好人如果攏著手,壞人必然橫著走。
“吾敢言時天驚破”,莫言道出了《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生死疲勞》《酒國》《蛙》《檀香刑》的“真意”。
作家可以蝸居在自己的心靈一隅,但偉大的作家一定會積極入世,生存問題、腐敗問題、繁衍問題,直至對蒼生的“悲憫之心”,這些都是作家社會責(zé)任的體現(xiàn)。
今天嚴(yán)格執(zhí)行“八項規(guī)定”,不正是解決30年前《酒國》揭示的問題?
“一聲蛙鳴四野應(yīng),千萬二胎因我生”,這不是莫言的自夸,你們這些宵小之徒,誰有膽量、誰有本事第一個揭示計劃生育問題?
“貓腔凄厲檀香刑,我以此書敬魯翁”,魯翁指的是誰?是山東老翁嗎?我寧愿相信是指顏真卿,顏真卿本來就是瑯琊人,他一家四十多口是被叛軍鋸死的。中國從來不缺少酷刑。
鳳凰涅槃東方白,萬眾呼喊我來和。
遙望南天思俊杰,身浸冷泉血猶熱。
雪里打滾全身裸,老肉朽骨響格磔。
自謙自嘲不自戀,自怨自艾不自賤。
君子從來不好戰(zhàn),狗血唾面任自干。
請蔡偉看清楚,“唾面自干”應(yīng)該如何應(yīng)用,這是個小題目,“君子從來不好戰(zhàn)”,可是個大題目。
人生難得一次狂,嬉笑怒罵皆文章。
挺我僵直病脊梁,反手舉瓢舀天漿。
后生切莫欺我老,踏山割云揮破刀。
割來千丈七彩綢,裁成萬件狀元袍。
3
安祿山叛亂時,唐玄宗哀嘆,河北大片國土,怎么就沒有忠貞之士?有人告訴他,有,叫顏真卿。玄宗驚訝,嗚呼呀,這樣的人物,我怎么沒有聽說過?顏真卿曾任殿中侍御史、監(jiān)察御史,因得罪楊國忠,被貶為平原郡太守。糊涂皇帝竟然沒有聽說過身邊的臣下。
公元782年,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叛亂,奸相盧杞建議派顏真卿前往李希烈軍中,傳達(dá)朝廷旨意。這是明顯的借刀殺人,大臣紛紛上奏不可以,唐德宗這個豬皇帝竟然下旨同意了。四朝元老、平定安史之亂的英雄、七十六歲的顏真卿被叛軍絞死了。
大唐李家四代人,沒有珍惜顏真卿這個忠義之士。
《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一行書。歷來認(rèn)為,《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詩》分列一二三,不過我認(rèn)為,若論形式與內(nèi)容、技法與情感的高度交融,若論人的魂魄,若論震古爍今的雄強力量,《祭侄文稿》才是天下第一。
莫言這首詩,從拜觀顏真卿的書法開始,繼而轉(zhuǎn)入漢唐文化在異域的“緩歌慢舞”,“風(fēng)月同天”,然后奇峰突起,劉連仁“百死不改中國心”,引出28行披肝瀝膽,最后復(fù)歸平靜,“窮我畢生微薄力,祈盼老樹發(fā)新枝”,呼應(yīng)書法的主題。全詩如同音樂一般,貫穿的一條主線就是顏真卿的魂魄,這讓它大大突破了前作,展現(xiàn)了全新的境界。
這首詩可以窺見莫言近年來的心境,有它壓卷,我猜測這本書絕不是放寬心、吃茶去那么簡單。莫言一點都沒有變老,他的內(nèi)心仍然在激蕩。
這本書只印了三萬冊,應(yīng)該很快會再版。待我仔細(xì)讀來,再和大家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