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在廣東省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城鄉(xiāng)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的政策背景下,鄉(xiāng)村振興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青春力量。近日,廣東海洋大學康養(yǎng)文旅探索隊的5名大學生來到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縣西連鎮(zhèn)。他們帶著滿腔熱情,在這座以漁業(yè)聞名的濱海小鎮(zhèn),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鄉(xiāng)村振興實踐課”。
水尾村:媽祖庇佑的"藝術漁鄉(xiāng)"
在這個約4000人的漁村,有著許多故事:該村以漁民音樂傳統(tǒng)聞名,村民自發(fā)組建漁歌隊,人們還將媽祖信俗編成漁歌劇,將海浪的韻律與勞作的節(jié)拍化作質樸動人的旋律。每當夕陽西下,漁港邊便會響起悠揚的琴聲與渾厚的漁歌號子,代代相傳的《討海謠》唱出了漁民對海洋的敬畏與感恩。
當 “非遺新生” 的浪潮漫過古老的街巷,那座曾回蕩著祈福聲的媽祖祠堂,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蛻變。香火的余溫尚未散盡,所到之處皆是非遺傳承人留下的溫度,這座承載著一方人信仰的祠堂,正以非遺展覽館的身份,讓沉睡的技藝在媽祖的庇佑般的注視下,重新綻放出與時代共振的光芒。
下宮村:康養(yǎng)文旅的天然勝地
在西連鎮(zhèn)下宮村,時間仿佛慢了下來。這里,海風輕拂,漁船靜泊,每一處風景都訴說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下宮村的海岸線,是天然的康養(yǎng)勝地。漫步在沙灘上,感受細沙的柔軟,呼吸清新的海風,讓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這里的海水富含礦物質,是天然的療愈之水,無論是游泳還是簡單的浸泡,都能讓你感受到身體的輕盈與舒適。
除了自然風光,下宮村還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這里的漁民世代相傳的捕魚技藝,不僅是生計,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在這不僅是賴以生存的營生,更是一脈相承的文化根脈。駐足于此,觸摸到了他們與大海血脈相連的深厚情愫。
在下宮村,你還可以品嘗到最新鮮的海鮮。這里的海鮮不僅美味,更是營養(yǎng)豐富,是健康飲食的絕佳選擇。每一道菜都是大自然的饋贈,讓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健康的力量。
這幾日的深度探訪中,隊員們深挖海洋文化底蘊,從非遺傳承的活態(tài)守護到 “康養(yǎng) + 文旅” 融合路線的創(chuàng)新設計,為這座濱海小鎮(zhèn)量身勾勒出一幅涵蓋文化、產業(yè)、生態(tài)的振興藍圖。踏訪漁港碼頭時,他們愈發(fā)清晰地意識到,唯有結合海洋康養(yǎng)資源提出產業(yè)升級的務實建議,才能真正為小鎮(zhèn)注入發(fā)展活力。這支洋溢著青春朝氣的隊伍,正以與滾燙的赤子情懷,生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讓 “百千萬工程” 的種子在西連鎮(zhèn)生根發(fā)芽,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彭圳、施新泳、梅俊豪、莫定康,圖:盧尉、李虹燚、鄧偉聰、萬懿、蒲振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