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KRAS、NRAS和HRAS)是最常發(fā)生突變的致癌基因之一,驅(qū)動突變主要發(fā)生在甘氨酸12位點(主要是 D、V、C、R和S)、甘氨酸13位點(主要是C和 D)和谷氨酰胺61位點(主要是R和H) 。對于RAS突變驅(qū)動的腫瘤患者而言,未被滿足的醫(yī)療需求范圍仍然很大,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 20 萬新發(fā)病例。如下圖,RAS突變在肺癌、結(jié)直腸癌和胰腺癌這三種危及生命的腫瘤類型中占比顯著,并且多種突變廣泛分布于多種腫瘤類型中。
RAS的這些改變會破壞其內(nèi)在的以及GTP酶激活蛋白(GAP)刺激的 GTP 水解,加速GDP向GTP的核苷酸交換,導(dǎo)致RAS的狀態(tài)向活性、致癌的結(jié)合 GTP 的 RAS (ON) 狀態(tài)轉(zhuǎn)變,激活下游效應(yīng)蛋白和信號通路,最終導(dǎo)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和存活。
針對KRAS G12C 突變體的選擇性抑制劑,如Sotorasib和Adagrasib取得了臨床成功,它們靶向非活性的結(jié)合GDP的KRAS (OFF) 形式,在治療KRAS G12C 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結(jié)直腸癌(CRC)中顯示出治療價值。然而,KRAS G12C 突變在RAS驅(qū)動的癌癥中占比很小,這使得大多數(shù)RAS癌癥患者沒有靶向治療選擇。 針對這一需求,開發(fā)廣譜RAS抑制劑成為重要方向。
daraxonrasib(RMC-6236)是一種強效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良好的、對突變型和野生型的 KRAS、HRAS 和 NRAS 同工型均具有選擇性的非共價三復(fù)合物抑制劑。目前daraxonrasib已在肺癌、胰腺癌中開啟III期臨床研究,進一步明確daraxonrasib療效。
肺癌
RASolve 301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對照的III期研究,旨在比較Daraxonrasib與多西他賽在既往治療過的局部晚期或轉(zhuǎn)移性RAS突變NSCLC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計劃入組420例患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daraxonrasib治療或多西他賽化療。研究已于2025年5月啟動,計劃2027年12月初步完成。主要研究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RASolve 301研究設(shè)計
納入標準:
1. ≥18歲,PS評分為0-1分,存在可測量病灶,器官功能充足。
2. 經(jīng)組織學(xué)確診為局部晚期或轉(zhuǎn)移性NSCLC,且無法接受根治性手術(shù)或放療。
3. 既往接受過1-2線治療,包括抗PD(L)-1類藥物及鉑類化療。
4. 存在KRAS、HRAS、NRAS突變(G12X/G13/Q61位點)
排除標準:
1. 既往接受過RAS靶向治療或多西他賽治療。
2. 存在未治療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轉(zhuǎn)移。
3. 合并嚴重疾?。ㄈ鐕乐匦难芗膊 ⒎尾考膊』蛭改c道功能障礙)。
既往治療療效數(shù)據(jù):NSCLC患者在二線及以上治療中接受多西他賽的療效:ORR為9.2%-14.7%、中位PFS為3-4.5個月、中位OS為9.1-11.8個月。在RAS突變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臨床活性的1期數(shù)據(jù)。
劑量遞增階段:
入組患者特征:1)腫瘤類型:KRAS、HRAS、NRAS突變(G12X/G13/Q61位點);2)排除人群:KRAS G12C突變NSCLC患者;3)120-220mg劑量組73例患者,中位年齡68歲,PS評分1分81%,中位治療線數(shù)為2,腦轉(zhuǎn)移26%,確診時晚期為51%。
治療相關(guān)不良事件:
120-220mg劑量組任意級別TRAE為97%(≥3級TRAE為16%),最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為皮疹、腹瀉、惡心、嘔吐、口腔炎、甲溝炎、AST升高和ALT升高,無4-5級不良反應(yīng)。因不良反應(yīng),34%的患者暫停給藥,中位暫停時間8.5天,21%的患者減量,4%的患者永久停藥。
基于獲益-風險比,最終選擇Daraxonrasib 200mg作為三期研究劑量。
安全性1
安全性2
臨床療效:
入組的40例RAS G12X突變NSCLC患者,既往接受接受過1-2線治療(含免疫治療和鉑類化療),但均沒有接受過多西他賽治療,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為38%,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DoR)為15.1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9.8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17.7月。
ORR和DoR
PFS和OS
胰腺癌
RASolute302研究:是一項全球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簽的III期研究,旨在評估與研究者選擇的標準化療方案相比,使用daraxonrasib治療是否能改善轉(zhuǎn)移性胰腺導(dǎo)管腺癌(PDAC)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或總生存期(OS)。入組患者為既往接受過一線基于5-氟尿嘧啶(5-FU)或吉西他濱方案治療的轉(zhuǎn)移性PDAC患者。研究計劃入組460例患者,研究已于2024年10月啟動,計劃2026年06月初步完成。
研究設(shè)計以及入排標準↑
早期療效數(shù)據(jù)→
新藥研發(fā)進程
免責申明:本文中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可直接作為醫(yī)生、患者或者任何主體決策內(nèi)容,“e藥安全”不對任何主體因使用本文內(nèi)容而導(dǎo)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加入腫瘤(肺癌)知識庫,獲取PPT以及更多腫瘤相關(guān)資料
檢測費用高昂,無法負擔怎么辦?詳情點擊
新藥咨詢或進群交流加微信:
RMC-6236咨詢、交流
添加好友:
掃描二維碼,或搜索微信號:251170937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