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就把他們打痛,一次吃掉一個旅!”
前言
這是對印反擊戰(zhàn),張國華說出的豪言壯語。然而這句話著實嚇壞了總參的同志,他們覺得,這胃口是不是有點太大,其實一個營就很可以了,這樣太冒進了。隨即,還把這一情況報告給了毛主席。
然而沒想到,毛主席卻肯定了張國華的決定,并堅定的說道:“打,讓他打個痛快!”
那么,張國華的底氣從何而來?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況又如何?
一、囂張的印度
1950年中印建交,標志著我國和印度友誼的開始,并且二戰(zhàn)期間,兩國還曾并肩作戰(zhàn),可以說是“過命的兄弟”。然而,從1962年開始,一切就都變了,僅僅過了12年,兩國的友誼就走到了盡頭。
這還要從英國想要入侵西藏開始。19世紀中,印度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也是從這時開始,英國開始有了向我國新疆、西藏等地擴張的想法。1912年,“麥克馬洪線”成為中印邊境分界線,但這條線其實是非法無效的。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條線卻成了印度侵占我國領土的借口。自從尼赫魯上位后,印度野心愈發(fā)的膨脹。1950年,尼赫魯甚至公開把“麥克馬洪線”當做中印分界線,這更是加深了中印的矛盾。
從1951年開始,朝鮮戰(zhàn)爭局勢險峻,這導致我國不能顧及到邊境。于是趁此空檔,印度便不斷試探,入侵我國。而我國也一直在周旋,并試圖通過交涉解決問題,但一直都未果。
但此時,印度也只是小打小鬧,直到得到美蘇兩國的支持,印度便飄了起來,尼赫魯也挺起了腰板,徹底不裝了。印度開始變本加厲挑起事端,起初,我國念及舊情,想要和談,并提出雙方各退20公里,然而卻被印度無情拒絕。
1959年,印度多次制造流血事件,并企圖在西藏搞分裂,中印關系急劇惡化。同年10月,印度無視中方警告,襲擊我軍邊防部隊,導致我軍犧牲了34名戰(zhàn)士。這一噩耗讓主席大為憤怒,也不想再忍下去。
于是,毛主席決定,發(fā)起保衛(wèi)邊疆的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堅決捍衛(wèi)我國領土,一場大戰(zhàn)就此爆發(fā)。
二、張國華胃口大開
和內陸不同的是,西藏地勢之高,環(huán)境惡劣,山上到處都是雪,以喜馬拉雅山最為突出。此次作戰(zhàn)是絕對的雪域高原作戰(zhàn),可以想象究竟有多難。所以掛帥出征的人,就變得極為重要,那么該選誰呢?
經過慎重的考慮,黨中央和毛主席,一致推選當年平叛西藏有功的張國華,任總指揮。他可是雪地作戰(zhàn)的一名強將,可以說黨內幾乎找不到第二個可以和他比肩的。并且,他的師父還是開國元帥劉伯承,有這么好的指導,他的指揮能力也不會太差。
不過,此時的張國華,正因“高原病”在北京治療,但聽說是毛主席親自點將后,還是義無反顧站了出來。他始終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有戰(zhàn)必出征!
正式作戰(zhàn)的前夕,張國華將自己的作戰(zhàn)計劃提了出來:“我建議先吃掉印軍一個旅,而且要吃就吃王牌旅,滅滅他們的士氣!”沒想到,總參聽后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當即就駁回了這個提議:“一個旅,這胃口未免太大了點吧,只要能穩(wěn)妥吃掉一個營,就夠了!”
不過,主席在聽說這一提議后,當即就表示了支持:“打,讓他打痛快了,以便永絕后患!”臨行前,毛主席還專門開了一個會議,并再三強調:“這一仗,必須要打出個名堂,保證邊界30年內不再有戰(zhàn)亂。”
1962年10月20日,對印反擊戰(zhàn)打響。在張國華的指揮下,埋伏已久的我軍戰(zhàn)士,迅速發(fā)起猛烈的進攻,打得印軍措手不及,僅僅2個小時,就把第一個據點收入囊中了。并且,當晚就勝利結束了克節(jié)朗戰(zhàn)役。
不過戰(zhàn)斗還是極其慘烈的,為了給大部隊開路,張映鑫同志再次上演悲壯的一幕:“舍身炸碉堡”,壯烈犧牲,這才換來我軍對兩座重要橋梁的占領。陽延安同志的犧牲,也激起了戰(zhàn)友們的力量,直接拿下7座地堡。
后來,又經過一段時間的鏖戰(zhàn),我軍成功全殲印度王牌第七旅。
三、張國華的底氣
而要說張國華為何如此有底氣,那還要從他手上的一支部隊說起—藏字419部隊。
其實最初,“藏字419部隊”只是一個代號,代指西藏軍前區(qū)前進指揮部。
419部隊是都是由原18軍主力團構成的,而18軍可是從抗戰(zhàn)時期,一路走來的精英部隊,甚至還有不少紅軍的干部。他們作戰(zhàn)經驗非常豐富,大多都參與了解放戰(zhàn)爭,已經是老兵了。
并且,從組建的那天起,藏字419部隊,就開始積極備戰(zhàn)了。并且,整個部隊的人員,都進行了調整。首先是骨干人員,領導核心全部換成了精干,而那些連排的干部,也全部換成了實戰(zhàn)經驗豐富的干部。
其次就是戰(zhàn)士了,都是經過一批批篩選出來的,而最終留下來的也都是比精銳還精銳的戰(zhàn)士。不僅如此,他們還進行了實戰(zhàn)演練,等一些針對性的訓練,大大提高了部隊的整體戰(zhàn)斗力。
當初平叛西藏時,就是這支部隊英勇作戰(zhàn),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戰(zhàn)斗。而這,也讓他們的高原作戰(zhàn)經驗,變得極其豐富。
其實最初組建藏字419部隊,是準備配合西段地區(qū)進行反蠶食斗爭的。但奈何時局瞬息萬變,毛主席也預料到,中印反擊戰(zhàn)必打不可,于是,這支滿是精兵強將,又經過了無數次訓練的強大部隊,被拉了出來,成為了中印反擊戰(zhàn)的主力。
而藏字419部隊,也是不負眾望,僅用1天,就取得了全殲印軍第7旅的輝煌戰(zhàn)績,就此“一戰(zhàn)成名”。而尼赫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對上的,竟是這樣一個讓他懷疑人生的強大部隊-藏字419部隊。
結語
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其實只是給了印度一個警告,我們中國向來以和為貴。但哪怕不能以“和”解決,我們也絕不會退縮和害怕。但愿印度能吸取教訓,以史為鑒,同時也更加希望我們的祖國和以永保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