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輩人傳下話,大旱之后常跟著大澇,這話得信但別全信。你看春上旱得狠的時候,日頭把地曬得裂大口子,土塊硬邦邦的像石頭。
地里的莊稼蔫巴巴的,河溝也見底了,可天上的水汽其實在悄悄攢著力氣。等夏天北邊的冷氣流一南下,跟地面的熱氣一撞,雨點子砸下來跟倒水似的。
就像前年黃淮海那片,春旱接著夏澇,玉米地泡成了水塘,減產(chǎn)不少。但大旱之后準定發(fā)澇嗎?
那可不一定,老天爺?shù)钠怆y琢磨。要是冷氣流不夠強,雨帶繞著咱這兒走,或者地頭排水暢,澇情就能輕。山地和平原不一樣,河邊洼地和高崗子抗?jié)衬芰σ灿胁睿每淳唧w地勢。
老輩人的經(jīng)驗,說白了是敲警鐘:旱季別光盯著抗旱,防澇這根弦得繃緊。
我個人覺得,老輩人的經(jīng)驗是警鐘,咱得把“防”字提前擺上。
頭一件事,趕緊清溝渠!田邊的排水溝、村里的主渠道,淤塞的地方全扒開。
低洼地塊要留意,能墊高就墊高,墊不了的就改種水稻、蓮藕這些耐淹的作物。
現(xiàn)在手機看天氣方便,多盯著氣象預警,特別是“暴雨橙色預警”得格外上心。有人說老輩人看云識天氣,比如“烏云接日頭,半夜雨不愁”,這土辦法有道理。但咱得把土辦法和科學結合,手機預警一響,別猶豫,該動手就動手。
未來幾天下不下大雨不好說,但提前把排水溝挖通,心里就多份踏實。有些老鄉(xiāng)覺得“旱了這么久,哪能說澇就澇”,這種想法要不得,寧可信其有。想想看,地里排水不暢,一場大雨下來,莊稼根泡爛了,找誰哭去?
防澇沒多難,關鍵在提前:溝渠通了,地塊高了,預警盯著,損失就能少。天災難料,人勤能補!早準備半分,收成就穩(wěn)三分,這話錯不了。
趕緊行動起來,現(xiàn)在就去地頭轉一圈,看看溝渠有沒有堵的地方。
要是自己忙不過來,喊上鄉(xiāng)親們一起干,人多力量大,防澇更扎實。記住了,大旱之后甭管澇不澇,咱把準備做在前頭,就是給收成上保險。接下來這段時間,多留意天氣變化,別讓辛苦種的莊稼毀在澇災上。
咱農(nóng)民靠天吃飯,但也得學會跟老天爺“打交道”,提前防著總沒錯。
最后再提醒一句,防澇這事沒捷徑,早動手、細檢查,才是硬道理。就這么說吧,現(xiàn)在流點汗清溝渠,將來少流眼淚看澇田,劃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