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末伏從8月9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
這是立秋后最熱的10天,民間叫“秋后一伏難過活”。和頭伏二伏的濕熱不同,末伏是秋后的燥熱。
早晚漸涼,可白天太陽毒,莊稼快熟了,農(nóng)民更得操心。天津這兩天雨大,暴雨藍色預警還掛著。
今夜前半夜大雨,后半夜轉中雨,明早雨停。未來一周最高33℃,體感能到36℃,還是得防中暑。
老輩說“冷不冷,看末伏”,涼不涼秋,就看這10天。農(nóng)諺是經(jīng)驗,準不準?
有人信,有人說靠天吃飯得聽。但末伏的禁忌,農(nóng)民可別不當回事。
第一不洗:別去人少的海邊洗海澡。立秋后海蜇多,蟄傷的事兒每年都有。沖涼也別太勤,早晚天變快,容易傷風。
第二不做:戶外勞作別穿太單薄。“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隔垃種蕎麥”,這時候正管田。太陽毒,穿厚實點,別讓皮膚曬脫皮。
別去別人家果園瞎逛。果子快熟了,碰了折了,容易鬧矛盾。第三不吃:老茄子別碰。
表皮皺巴、長籽的茄子發(fā)苦,可能帶毒素。西瓜少吃,立秋后寒涼,吃多了壞肚子。
市場上的西瓜多是長途來的,新鮮度差。
蝦蟹也別急著嘗。
剛開海的蟹子肉少汁多,叫“水蟹”不劃算。蝦蟹寒涼,天熱容易壞,吃壞肚子劃不來。末伏是豐收前的坎兒,莊稼要養(yǎng),人更要養(yǎng)。
天津王大爺早曬上伏姜了,說“未雨綢繆總沒錯”。今年三伏天短,就30天,比往年少10天。但熱不熱和天數(shù)沒關系,副高位置偏東,華北或少點“蒸籠”。
可農(nóng)民說了:“天數(shù)短歸短,該防的還得防。”您家地里啥莊稼快熟了?末伏準備咋管?
記得互相提醒,平安熬過這10天,等收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