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nóng)歷閏六月十六日,也是三伏天中的末伏第一天,末伏到來讓人們看到了涼爽天氣的希望,末伏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氣,代表了夏季的結(jié)束和秋季的開始,也是氣溫最高、天氣最炎熱的時期。民間有俗語:“末伏當天是‘兇日’”,并非指真的兇險不吉,而是提醒人們末伏仍需謹慎行事,順應(yīng)天時,調(diào)養(yǎng)身心。今天末伏第一天,記住“吃二樣,做一事,忌一事”習俗,安康順遂過末伏!
一、吃二樣
1、吃烙餅攤雞蛋
民間常言道: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今天是末伏第一天,就吃烙餅攤雞蛋,應(yīng)時應(yīng)景又解饞。民間有此習俗,一來是小麥粉健脾養(yǎng)胃,制成的面食易于消化吸收,從而減輕脾胃負擔,特別適合初秋濕熱時節(jié)食用;二來是因為雞蛋和餅都是圓形的,寓意圓圓滿滿地過完整個夏天。待烙餅出鍋,濃郁的酥香便迎面撲來。一面是黃澄澄的攤雞蛋,一面是白乎乎的烙餅,正應(yīng)了秋日的色彩。
食材:面粉、雞蛋、開水、涼水、花生油、香油、鹽、花椒粉
做法:1、110毫升開水倒入150克面粉,用筷子快速攪拌成絮狀倒出,和成燙面面團備用。2、用150克面粉打粉墻,倒入80毫升涼水和成面團備用。3、兩塊面團蓋上濕布,醒發(fā)10分鐘,兩塊面團合二為一,揉成大面團后,再醒面10分鐘。4、面團分成三個劑子(每個約160克),揉成小面團備用。5、取一個面團搟成大薄片,倒入10克亞麻籽油、5克香油,抹勻后撒上1克花椒粉和1克鹽。6、薄餅從一邊卷起,然后選一頭開始盤卷,卷好后輕壓定型,搟開成薄餅備用。7、平底鍋刷10克花生油,放入大餅,中小火5分鐘煎至兩面焦黃即可出鍋。8、平底鍋倒入5克花生油,倒入蛋液(兩個雞蛋)輕輕轉(zhuǎn)動,使其均勻鋪滿鍋底。9、趁蛋液未凝固時放上烙餅,用鏟子稍壓,待蛋液完全凝固時翻面煎制后即可出鍋。
2、吃魚肉
末伏時期,南方雨熱同期,炎熱、躁動,很多人胃口也不大好。魚肉松松軟軟,很好的輕易消化的肉類,此季節(jié)尤其適宜多吃。而末伏老少皆宜的魚類非鯉魚莫屬了。鯉魚營養(yǎng)豐富,如優(yōu)質(zhì)蛋白、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等,且鯉魚能除濕開胃、利水消腫,因此特別適合在三伏天這種濕熱的環(huán)境中食用。
食材:鯉魚一條,蔥、姜,蒜,八角,花椒,干紅椒,醬油,白糖,料酒,白醋,鹽。
做法:1、蔥、姜、蒜、干紅椒、八角、花椒準備好。2、鯉魚一條,去鱗、去內(nèi)臟清洗干凈。在頭和尾部的位置各切一刀,兩面相同,剔除魚腥線,用手指甲捏住,往外抽動,去除醒線。3、在魚身上劃刀,兩面相同,往魚身上抹些鹽和料酒,腌制一下。4、開火,加熱炒鍋,放入油,油熱后把鯉魚放入,調(diào)到小火,煎至魚身兩面金黃色盛出。5、鍋內(nèi)放入蔥姜蒜片、干紅椒、八角和花椒爆香。6、放入白糖、炒到白糖溶化,烹入白醋、料酒、醬油炒開。加入清水,大火燒開。7、放入煎好的魚,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燜至15~20分鐘,把湯汁收干,撒入一些蔥絲即可。哈哈,為了好看,端上餐桌時,撒了點紅椒絲裝飾了一下。
二、做一事:注意早晚溫差大
立秋已過,末伏到了,這個時期雖然白天溫度仍然很高,依然會濕熱難熬,但是早晚的溫度已經(jīng)明顯降低一些。末伏是很奇特的一段時間,這個時候中午特別曬很容易中暑,早晚又有些涼,所以,在這個時候要注意溫度的差異,及時補充水分防止中午中暑,夜晚則要注意不要受涼,安康度過末伏天。
三、忌一事:忌貪涼
末伏在立秋節(jié)氣之后,立秋之后早晚氣溫降低,但中午的穩(wěn)度依然較高,從而使得晝夜溫差加大,這時候?qū)τ诶錈嵋泄?jié)制,切忌過于貪涼。我們應(yīng)該避免吃過多的冷飲,可以選擇溫熱的食物,有助于保護脾胃功能。末伏氣溫雖高,但在使用空調(diào)時,也要避免溫度過低,以免受到寒氣侵襲。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guān)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