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不受補”是指身體處于虛弱狀態(tài),卻無法承受滋補,一補就出現(xiàn)上火等不適癥狀。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滋補方法錯誤,未能進行精準的中醫(yī)辨證。
要解決“虛不受補”,關(guān)鍵在于嚴謹?shù)谋孀C論治:
- 首先,必須明確虛證的類型: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還是單純的津液虧虛(津虧)?
- 其次,必須定位病變的臟腑:是心、肝、脾、肺、腎哪一個(或哪幾個)臟腑功能失調(diào)?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等腑是否也受到影響?
- 最后,必須精準選藥配伍:所選藥物的性味(寒熱溫涼)、歸經(jīng)(作用于哪些臟腑經(jīng)絡(luò))以及相互配伍必須符合辨證結(jié)果。
如果辨證錯誤或用藥失當,必然導(dǎo)致“虛不受補”。例如:
- 脾虛伴氣滯:患者有疲勞、食欲不振、食量少、胃脹、大便不成形或便秘等癥狀。若同時有明顯腹脹,說明存在氣機阻滯(氣滯)。此時若只知補脾益氣而忽略理氣行滯,氣滯會加重,導(dǎo)致“越補越難受”,這就是典型的“虛不受補”。
- 脾陽虛:患者怕冷、口干,但不想喝水或只想喝熱水。這種口干是脾陽不足,無力蒸化津液上承于口所致(津液不能上乘)。此時正確的治法是溫補脾陽(溫陽),若錯誤地使用滋陰或單純補氣的方法,則無效甚至有害。
由此可見,即使是單一的脾虛,也需要仔細辨別其具體類型(如是否夾氣滯、是氣虛還是陽虛等)。當多個臟腑同時出現(xiàn)問題時,進補就更為復(fù)雜。因此,針對虛證進行滋補,絕對必須建立在專業(yè)、精準的中醫(yī)辨證基礎(chǔ)之上,切忌自行盲目亂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尋求專業(yè)中醫(yī)師的辨證施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