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當外交官真是個技術活,一句話沒說對就能掀起軒然大波。韓國外長趙顯最近就體驗了一把這種"言多必失"的滋味——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這位外長突然拋出所謂"中國威脅"的論調,還說什么韓國面臨中國給鄰國帶來的"困擾"。話音剛落,中國駐韓使館的駁斥就來了,緊跟著韓國總統(tǒng)李在明趕緊跳出來澄清,生怕這事鬧大收不了場。這波操作看得人眼花繚亂,背后藏著的可不止一句說錯的話那么簡單。
先說說趙顯這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發(fā)言。按說他接受采訪時,既要顧及韓美同盟的面子,也得給中韓關系留有余地,可這位外長硬是把話說得像根兩頭燒的蠟燭。一邊聲稱要向中國釋放友好信號,一邊又跟著美國的調子炒作"威脅論",這種左右搖擺的表態(tài),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尷尬。更有意思的是,他說這番話的場合是美國媒體的采訪,這就難免讓人懷疑——是不是為了討好大洋彼岸的盟友,才故意放了這么幾句不合時宜的話?
李在明(資料圖)
中國這邊的反應倒是干脆利落。駐韓使館直接挑明,說中國和周邊國家關系好得很,壓根不存在所謂的"困擾"。這話聽著客氣,實則一點不含糊——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不能憑空捏造事實抹黑我們。要知道,中韓之間每年幾千億美元的貿易額擺在那,真要是因為幾句不負責任的話傷了和氣,最后誰吃虧還不一定呢。
李在明的澄清來得比誰都快。總統(tǒng)辦公室和外交部幾乎同時發(fā)聲,強調韓國還是想好好發(fā)展中韓關系的,外長那話可能有點"言不達意"。這緊急滅火的架勢,活像生怕鍋里的水撲出來把廚房燒了。說到底,李在明心里跟明鏡似的——韓國經濟可經不起折騰。前陣子為了讓美國降低點關稅,韓國已經割了不少肉,要是再把中國這個大市場得罪了,國內那些依賴出口的企業(yè)怕是要哭暈在廁所。
韓國外長(資料圖)
但這事說穿了,根本不是一句話的問題。韓國外長敢在美媒面前說這種話,背后至少有三重原因在推著他。首先是美國那只"看不見的手",韓美同盟聽起來是平等合作,實際上韓國在外交上能自主決定的事少得可憐。美國要搞對華遏制,韓國就算心里不情愿,表面上也得跟著搭腔,不然哪天被穿小鞋都不知道。其次是國內的政治氣候,最近韓國右翼鬧得挺兇,各種反華活動搞得人心惶惶,政客們?yōu)榱诉x票,不得不順著輿論說話,哪怕心里清楚這不對。最后就是趙顯自己的小算盤,在美媒面前說幾句狠話,既能討美國歡心,又能在國內顯得"立場堅定",簡直是一石二鳥的"好主意",只不過沒算到會捅這么大簍子。
李在明現在的處境,說是騎虎難下一點不為過。他上臺前不少人盼著他能學文在寅搞平衡外交,既不得罪美國,也別疏遠中國??烧娴搅藢嵅賹用娌虐l(fā)現,這平衡木太難走了。就說上個月,中國邀請他參加抗戰(zhàn)勝利紀念活動,他愣是沒敢來,怕美國不高興;北約峰會也推了,想表明自己不選邊站的態(tài)度??山Y果呢?這邊剛想往中間站站,那邊外長就跳出來說要"警惕中國",這平衡術玩得實在不怎么樣。
李在明(資料圖)
更麻煩的是,韓國現在就像被夾在兩個巨人中間的小個子,動哪頭都怕得罪人。經濟上離不了中國市場,半導體、汽車這些支柱產業(yè),每年從中國賺走的錢可不是小數目;安全上又得靠美國撐腰,北邊的鄰居時不時來點動靜,沒有美軍撐腰晚上都睡不踏實。這種兩難境地,讓韓國的外交政策始終像個鐘擺,一會兒往這邊偏,一會兒往那邊晃,最后往往是兩邊不討好。
這次的風波雖然暫時平息了,但留下的窟窿可不小。中方心里肯定犯嘀咕,這韓國到底靠不靠譜?美國那邊估計也在琢磨,李在明是不是有點"離心離德"?國內的反對黨更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指不定哪天就拿這事攻擊政府"外交無能"。李在明要是找不到破解之道,以后類似的麻煩只會越來越多。
說到底,一個國家的外交底氣,終究得靠自己的實力說話。韓國要是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外交自主權,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就算這次澄清了誤會,下次還會因為別的事鬧出新矛盾。畢竟,靠解釋和道歉維系的關系,永遠經不起大風大浪。至于李在明能不能打破這個困局,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