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酷熱播的《凡人修仙傳》不僅僅是網絡文學大IP的成功跨界影視圈,更應該被看做是當下網絡文化流行的一個隱喻文本。作為 “凡人流” 修仙作品的代表作,《凡人》中的主角 當我們目光轉向更廣闊的網絡文化景觀時,《凡人》所代表的網絡文學、網絡游戲和網絡影視劇精準地抓住了凡與不凡的圭臬。這兩者辯證關系是網絡文化當下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而且網文、網游和網劇組成的中國文化出?!靶氯龢印闭龑⑦@種凡人敘事和凡人美學送達全球各地?!斗踩恕吩贜etflix同步播出,在Youtube的優(yōu)酷專屬頻道獲得24 萬次觀看和超四百條評論(數據截止到8月初)正說明了這一點。它恰如其分地捕捉并傳遞了數字時代全球平民渴望“升級+逆襲”的集體無意識,成為網絡文化從邊緣走向中心的一個絕佳隱喻。 凡字訣 不同于好萊塢超級英雄的“含著金湯匙”模式,以《凡人修仙傳》為代表的這些網絡文化往往選擇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長”,主題聚焦凡人,凡事與塵世糾葛。韓立就是一介凡夫,其首師墨居仁亦如此。劇中開頭韓立就是一個偏僻山村的窮小子,要進“七玄門”之前踐行的白面烙餅,都是借來的。其后他跟著師傅學藝,潛進墨家尋寶,拜入黃楓谷筑基,都小心翼翼,因為眼界不寬,身家不厚,修仙之路處處戰(zhàn)戰(zhàn)兢兢。類似的玄幻小說《仙逆》《百煉成仙》《紫府仙緣》《一念永恒》等莫不如此;而與上述小說同名的動漫更非簡單的“打怪升級”,而是反射凡人現(xiàn)實的棱鏡:韓立等的“茍活之道”活脫脫是網絡社畜的生存指南。 不僅僅是突出身份貧寒,資質平平,許多網文、網劇、網游更強調角色的經歷、情感、場景和友朋的親民性和大眾口味。《凡人》中韓立兩位摯友張鐵和厲飛雨“邊緣少年”的經歷無需多言。《雪中悍刀行》中張若昀主演的徐鳳年雖身為北椋世子,卻混跡市井,和自己的馬夫老黃苦中作樂,連武道極致的王仙芝也是出身卑微,偷學武功,代表“凡人修仙”的另一種可能。《長相思》中最讓人親近的還是楊紫扮演的“玟小六”在清水鎮(zhèn)的普通醫(yī)師生活和樸素情愫,而清水鎮(zhèn)的實景搭建與人間煙火氣的質感讓同類神話劇中過于絢爛的AI特效相形見絀。紅遍海內外的3A游戲《黑神話:悟空》獨辟蹊徑,以普通“天命人”花果山小猴子為主角,拿著一根再普通不過的柳木棍踏上真相之途。 “你我皆凡人”?!胺沧衷E”的精髓就在于“以凡共情”。凡人身份與故事的建構和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提出的網絡"參與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形成了某種奇妙的互文同構。在網絡亞文化群體中“凡人”粉絲們把“謹慎”刻進DNA的“韓老魔”修仙真訣轉換成“穩(wěn)字當頭”的生存哲學;把小說中奪寶前都算計風險,種藥、煉丹、制符、打坐看做是職場勾心斗角、重復勞動的影射;而B站的橋段改編、貼吧討論以及微博熱議將文學形象轉變成了一種文化模因。海外wuxiaworld.com論壇上“科普專區(qū)”、Reddit社交新聞網站以及Quora問答平臺上討論中國網文、網游和網劇的熱度和參與度也彰顯了共情和二創(chuàng)的巨大生命力。 仙字訣 反凡為不凡,不凡遂追仙。網絡文化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網感”,而這不僅是指形式上的短小濃縮,豎屏觀看,偏口語化等,更多是內容和情感的“爽感”。那這人世間最大的“爽”莫過于得道升天,凡人成仙。這也是幾乎所有網文、網游、網劇的母題與內核,只是有諸多奇妙的“活動變形記”罷了?!斗踩恕讽n立一心求大道;其導演楊陽數年前的網劇《將夜》中主角寧缺雖為邊軍小卒,但求的是帝王救世之術;《長相思》最終也是讓玟小六成為了皓翎國王姬;爆款短劇《無雙》更將主角從外賣員、保安逆轉為豪門繼承人,一步登天?!胺才c不凡”的宇宙盡頭是成仙成魔、稱帝稱后,哪怕用藕節(jié)、荷葉和蓮花等凡物重生后的“哪吒”也需要修仙才能為敖丙重塑肉身。 凡與不凡的糾纏與相互成就是整個網絡文化的“初心”,也決定了其巨大的戲劇張力,這種“爽感”具體體現(xiàn)在敘事,特效和視聽語言上。追求強反轉、快節(jié)奏、標簽人物以及極高的情緒價值是最有效的敘事視聽密碼。特效奇觀則是敘事之上的視聽沖擊。這次熱播的真人版《凡人》被網友評論最多就是“實景拍攝與電影級特效完美融合”,第一集以韓立在亂星海狩獵六級結丹妖獸做引,吸粉無數,仙氣十足。奇觀表達和傳奇敘事只是這些網絡文化的表層特征,而背后則是市場競爭體制下的升級打怪模式,終極則是“凡夫俗子”尋求的情感補償機制。畢竟我們這些凡人們渴望看到自己的鏡像能夠在某個平行宇宙中突破階層固化,實現(xiàn)人生躍遷,修仙以求圓滿。 逆襲、入贅、修仙、奪位、稱霸、乃至跨級升職都是凡與不凡高低配的范式變化。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變真理。中國微短劇出海的龍頭ReelShort平臺上充斥著這種作品,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億萬富豪的雙面人生》)、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命中禁忌Alpha》)等都是灰姑娘+霸總+歐美文化的套路。這和國人愛看的《蒼蘭訣》中小蘭花和大惡魔的故事如出一轍。近日,網絡還彪出了《特朗普愛上了在白宮當保潔的我》這樣荒唐又吸睛的標題,雖然這部短劇最后被證明是子虛烏有,但這種路數實在是霸氣側漏。 走火入魔 霸氣多了難免脹氣、泄氣。反諷的是,這些個凡人網文、網劇無一不在自我警惕:修仙成道尊崇的是循序漸進,機緣巧合,切忌用力過猛,過猶不及,否則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被反噬,甚至被奪舍,這也是《凡人》中相伴韓立左右的一生陰影,當然也是他入道的契機。 既然當下的網絡文化都繞不過凡與不凡的“初心設計”,很多作品把這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變成一廂情愿的夸大夸張,天平往往傾向于“不凡”這邊,因為最終觀眾需要的效果是“爽感”,情節(jié)、節(jié)奏、人物甚至選角就容易被流量綁架。韓立就靠撿到的小綠瓶這一“金手指”在修仙界立足,讓人難免覺得有些不勞而獲,過于“爽爆”;而這背后是網絡文化生態(tài)中的數字技術(平臺算法、傳播渠道)扮演著現(xiàn)代版"修仙法寶"的角色。很多粗制濫造的網絡作品中的“凡”蛻變成“泛”,更嚴重的是俗,濫,淺,爛梗無數?,F(xiàn)實主義關懷和人性溫暖缺失,觀眾的審美疲勞加劇。 以凡人為代表的網絡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對傳統(tǒng)精英文化的祛魅,但在新的“造神”和“修仙”的過程中,它反而破壞了預設的文化民主化運動。美國政治學家喬迪·迪恩(Jodi Dean)在其新書中提出了全球“新封建主義”(neofeudalism)的概念:在新的“領主與農民”的關系中,不僅是技術,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制造不同類型的看似平等,實則剝削的不自由形態(tài)。這就是所謂的“凡人”陷阱。當我們的作品把目光和筆觸聚集到非正式的、真正的無酬或低薪的勞動者,比如拾荒者、搬運工、保姆、外賣騎手等(比如《我是余歡水》《逆行人生》《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中的外賣員;日韓電影《小偷家族》和《寄生蟲》中的臨時工,而非那種嘩眾取寵、憑空捏造的《特朗普愛上了在白宮當保潔的我》),抑或是古裝和仙俠劇中的販夫皂隸,再看他們如何“低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的狀態(tài),這也許比“逆襲”的偽神話更持久入人心。 原標題:《馬綸鵬丨《凡人修仙傳》:逆襲神話還是凡人陷阱?》 欄目主編:邵嶺 文字編輯:范昕 來源:作者:馬綸鵬(浙江傳媒學院副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