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8月8日,蔡正元在網絡節(jié)目上,談及了他與復旦教授沈逸在7月初的辯論。當時,沈逸教授提出用實力和平統(tǒng)一,而蔡正元則提出了需要用武力統(tǒng)一。蔡正元表示,他自己不主張和平統(tǒng)一,也不主張武力統(tǒng)一,更不主張“臺獨”,而是站在旁邊進行嘲諷式評論,客觀地分析以及理性的判斷。因此,蔡正元自稱自己是“嘲諷派”,統(tǒng)一也好,“臺獨”也好,對于老百姓眉頭損失,他就沒有任何意見,沒有興趣贊成,也沒有意愿反對。
?——【·從“武力統(tǒng)一”到“責任歸屬”·】——?
今年7月初,蔡正元與沈逸教授在《八方論壇》展開辯論時,曾拋出“武力統(tǒng)一不可避免”的觀點,引發(fā)兩岸輿論震動。他當時批評大陸“只會動嘴說空話”,認為“和平統(tǒng)一已無可能”,甚至嘲諷沈逸的“實力和平統(tǒng)一”論是“純口號”。
這一言論被部分大陸網友解讀為“急統(tǒng)派”的激進主張,也讓蔡正元在島內綠營的打壓下處境微妙——他因涉國民黨“黨產”出售案被裁定戴電子腳鐐,卻仍堅持在節(jié)目中高調發(fā)聲。
然而在8月8日的節(jié)目中,蔡正元突然“剎車”,宣稱自己“既不主張和平統(tǒng)一,也不主張武力統(tǒng)一,更不支持臺獨”,而是以“嘲諷式評論”和“客觀分析”介入兩岸議題。
這種立場反轉背后,既有對島內政治現實的妥協(xié),也暗含對兩岸力量對比的重新評估。他特別強調“統(tǒng)一是大陸的責任”,認為臺灣社會已形成“趨獨”共識,大陸必須承擔起推動統(tǒng)一的主導角色。
這一觀點看似“大實話”,實則暴露了其政治邏輯的矛盾:既反對臺獨,又不愿承認“九二共識”,試圖在藍綠夾縫中尋找生存空間。
?——【·“嘲諷式評論”背后的兩岸認知鴻溝·】——?
蔡正元的“嘲諷式評論”風格,本質上是島內政治人物面對兩岸實力懸殊時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
他曾在節(jié)目中宣稱“大陸犧牲四千萬人才奪回臺灣”,將臺灣回歸與大陸歷史災難強行綁定,這種夸張表述雖被學者批評為“邏輯牽強”,卻反映出部分臺灣民眾對兩岸關系的扭曲認知。
在與沈逸的辯論中,他更以“臺灣已有九成民眾反對統(tǒng)一”為據,質疑大陸對臺政策的有效性。
這種認知鴻溝在兩岸學者的交鋒中尤為明顯。大陸學者沈逸強調“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可行性,以澳門為例說明制度融合的可能性;而蔡正元則以“臺灣未經歷去殖民化”為由,斷言“臺獨意識已內化為社會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島內統(tǒng)派學者苑舉正曾公開批評蔡正元“思想偏執(zhí)”,認為其言論可能“帶偏兩岸統(tǒng)獨觀念”。
這種分歧不僅是學術觀點的碰撞,更是兩種歷史敘事的對抗:大陸強調“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而蔡正元等臺灣政治人物則試圖以“民族內戰(zhàn)”重構兩岸關系。
?——【·統(tǒng)一責任的現實博弈與歷史必然·】——?
蔡正元將統(tǒng)一責任歸咎于大陸,表面上是對兩岸現狀的“理性判斷”,實則回避了臺灣社會應承擔的歷史責任。從法理層面看,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早已明確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不容置疑。
但蔡正元卻以“國民黨曾執(zhí)政臺灣”為由,主張大陸應“區(qū)別對待”島內政黨,這種“歷史正統(tǒng)論”本質上是為國民黨爭取政治生存空間。
當前兩岸實力對比已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大陸通過軍事、經濟、外交等多維度舉措,正逐步壓縮“臺獨”空間:解放軍戰(zhàn)機繞臺巡航常態(tài)化,雙航母戰(zhàn)斗群威懾西太;對臺貿易壁壘逐步收緊,ECFA紅利持續(xù)釋放;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愈發(fā)穩(wěn)固。
在這種背景下,蔡正元所謂“統(tǒng)一是大陸責任”的言論,更像是對島內政治無力感的宣泄。
值得警惕的是,蔡正元的言論可能被綠營利用為“大陸威脅論”的佐證。他在攻擊盧沙野大使“叛亂政權”言論時,聲稱這會“助長臺獨勢力”,這種邏輯看似維護國民黨,實則模糊了“臺獨”與“反獨”的界限。事實上,大陸始終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tǒng)一,但從未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蔡正元的言論風波,折射出兩岸關系在歷史轉折期的復雜張力。他的“責任歸屬論”雖有現實觀察的一面,卻忽視了統(tǒng)一進程中臺灣社會的主體責任。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兩岸同胞的命運早已緊密相連。
當大陸以“兩岸一家親”的胸懷持續(xù)釋放善意時,臺灣社會更需要摒棄政治算計,以民族大義為重,共同書寫統(tǒng)一新篇。歷史終將證明,任何試圖割裂血脈的言行,都將在時代洪流中淪為笑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