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郭晶晶帶著家人回河北,合影中,一個不搶鏡的背影讓很多人鼻子一酸。
那個背影就是郭晶晶的母親,68歲的范玉梅。
雖然有一個冠軍女兒和豪門出身的女婿,可是范玉梅非常的樸素,全身沒有一件名牌,也沒有珠寶,只背著一個磨舊的雙肩包,
很多人這才意識到,郭晶晶之所以能從世界冠軍走到今天,和母親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系。
2012年,郭晶晶和霍啟剛大婚。
當天,來賓云集,閃光燈不斷,可范玉梅和丈夫卻堅持坐經(jīng)濟艙,從河北趕到香港。
她沒有穿隆重的禮服,也沒戴珠寶飾品,只穿了一身簡單的休閑裝,而且不去搶鏡頭。
結婚之后的幾年里,郭晶晶成為了三個孩子的母親。
讓人感動的是,為了替女兒分擔,范玉梅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舒服的晚年生活并搬到香港。
盡管女兒不缺錢,可是范玉梅依然保持樸素的生活習慣。
在香港時,她幾乎每天都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自己下廚。
不是因為沒人做飯,而是她覺得外人做出來的味道不適合孩子,只有親手做的才放心。
家里人勸她輕松點,可是范玉梅總是擺擺手說,自己不累。
霍家不缺保姆,專業(yè)團隊可以把孩子照顧得面面俱到。
但每當孩子發(fā)燒、肚子疼,最先沖上來的總是范玉梅,那只小藥包,成了孩子們的安全感來源。
其實,郭晶晶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范玉梅有著莫大的關系。
郭晶晶10歲那年,因為身體不好,被母親送進體校學跳水。
當時,范玉梅在膠片廠上班,下班后就騎車去訓練館,幫女兒送飯、收衣服、查作業(yè),做到了事無巨細。
1995年,優(yōu)秀的郭晶晶入選國家隊。
那會兒河北到北京還沒有高鐵,每次她都是背著大包小包坐綠皮火車前往北京。
下車后,郭晶晶再推著自行車去訓練館,晚上沒地方住,就在地板上鋪個毯子將就一晚。
有時候,范玉梅回去北京看望女兒,擔心女兒吃不慣外面的飯,她總帶著家鄉(xiāng)的腌菜、咸鴨蛋。
訓練結束后,郭晶晶累到話都不想說,范玉梅就悄悄幫她按肩膀,給她洗衣服、做熱飯。
這些年,母女之間最親密的時光,不是在領獎臺上,而是在昏黃的燈泡下、簡陋的小旅館里。
她見證了女兒每一次從水里爬起來的瞬間,也在一次次失敗后遞上毛巾。
雖然后來郭晶晶成為了世界冠軍,可范玉梅依舊保持著和以前一樣的節(jié)奏。
每次出現(xiàn)在公眾場合事,她從不搶鏡,總在人群的邊緣靜靜站著。
2024年5月,郭晶晶帶家人回河北旅游,給8歲的女兒慶生。
那天的蛋糕并不奢華,生日帽是范玉梅親手準備的,雖然簡單,卻透著家的味道。
拍照時,她站在最邊上,不刻意入鏡,只是在旁邊看著孩子們笑。
范玉梅的存在,就像一棵安靜的老樹,不說大道理,不搶風頭,卻一直為家人遮風擋雨。
和親家朱玲玲的優(yōu)雅華貴相比,范玉梅的質樸顯得格外突出。
一個是名媛范兒的港姐出身,一個是普通工廠工人出身,但都用自己的方式影響下一代。
范玉梅不談豪門規(guī)則,也不教孩子怎樣在上流圈子周旋。
她教的是守時、踏實、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教孩子無論外面多熱鬧,家里永遠要有人在廚房忙碌,永遠有一盞燈等你回來。
這樣的母親,把孩子送上了世界的舞臺,卻始終留給他們回家的路。
其實,一個人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身后站著誰。
郭晶晶有天賦,也有自己的努力,但她背后始終有一個雙肩包老太太,給她穩(wěn)定的后方和內心的底氣。
母愛不一定要轟轟烈烈,真正的力量往往藏在細水長流的日常里。
范玉梅用幾十年的默默守護,證明了普通人也能用最平凡的方式,成就最了不起的孩子。
豪門光環(huán)會變,冠軍稱號會淡,但母親的背影,才是人生里最穩(wěn)的依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