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Cents區(qū)一棟普通住宅里飄出陣陣黃油香氣。
一位華裔女子溫妮,正踮著腳調(diào)整手機支架,她扎著沾滿面粉的丸子頭,T恤上還蹭著巧克力醬。
"見鬼!"她小聲嘀咕著,第三次扶起倒下的三腳架。
手忙腳亂的家庭主婦,竟是Instagram上坐擁160萬粉絲的蛋糕女王。
時間撥回2016年春天,溫妮的人生突然來了個急轉(zhuǎn)彎。
在倫敦時尚圈打拼18年的她,因為丈夫工作調(diào)動,帶著兩個娃搬到了這個說著法語、德語和盧森堡語的小國。
"第一天送孩子上學時,我連'廁所在哪'都問不明白,我只會說英文,而周圍鄰居不懂英文。"她回憶道。
當時她不知道,廚房里那臺花200歐元(約合1600元人民幣)買的二手烤箱,即將改變她的人生軌跡。
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在2018年萬圣節(jié)。
溫妮用錫箔紙捏了個簡易模具,做出會"流血"的南瓜造型紙杯蛋糕。這段45秒的視頻突然在Facebook炸開,被轉(zhuǎn)發(fā)超過5萬次。
"那天我的手機像爆米花機一樣瘋狂彈通知,"她比劃著,"我丈夫還以為我中彩票了!"
真正的大爆發(fā)在2021年。
她制作的蝴蝶蛋糕視頻被美國Food Network轉(zhuǎn)發(fā)后,觀看量像坐了火箭似的沖到7000萬。
溫妮翻出手機相冊給我們看:"你看這個兔子餅干,材料成本不到10歐元(約80元人民幣),但給我?guī)?0萬新粉絲。"
如今她接一條廣告報價1.2萬歐元(約9.6萬人民幣),相當于4個盧森堡人的月度工資。
有趣的是,這位網(wǎng)紅蛋糕師至今保持著"家庭作坊"模式,
沒有團隊,沒有經(jīng)紀人,沒有打光師,沒有攝影師。
她的工作臺其實是廚房餐桌,專業(yè)設(shè)備只有一臺價值800歐元(約6400元人民幣)的廚師機。這種真實的煙火氣,反而成了她視頻的最大特色。
歐洲的甜點江湖競爭激烈。德國有專攻黑森林蛋糕的"巧克力漢斯",法國有做馬卡龍出圈的"巴黎小甜心"。
但溫妮做為一個華裔,依靠混搭風格和亞洲風格殺出重圍,櫻花,珍珠奶茶,海南椰絲等等,經(jīng)常融入歐洲傳統(tǒng)甜品。
她的制作過程也很新奇,教人用啤酒瓶搟面團,用咖啡濾紙做裱花袋。
眼下最讓她興奮的是新書《和溫妮一起烘焙》的出版,9月4日正式發(fā)售,在Bereldange的Unicorn書店搞個蛋糕派對。
這個曾經(jīng)在異國他鄉(xiāng)陷入迷茫的主婦,如今在烤箱的暖光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甜蜜的逆襲。
圖片說明:來自于主人公的社交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