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西被美國加重稅,為什么不還手?
金磚可能要干大事,為何說印度或許會破天荒的不拆臺?
作者-山
美國這回真的踢到鐵板了
特朗普這回可真是捅了馬蜂窩!
對11個金磚國家同時舉起關稅大棒,40%、50%地往上加。
本以為像以前一樣,揮揮大棒各國就得乖乖低頭,結果這次算盤打得啪啪響。
80歲的巴西總統(tǒng)盧拉沒慌,莫迪也硬氣起來了。
連印度這個曾經(jīng)的"墻頭草"都不搖擺了。
說起來,美國這招關稅制裁以前屢試不爽。
誰不聽話就加稅,誰敢反抗就經(jīng)濟制裁。
這套組合拳打下來,大部分國家都只能忍氣吞聲,乖乖就范。
可這次不一樣了,盧拉接到通知后的第一反應不是妥協(xié)。
而是拿起電話,先給印度的莫迪打了一通。
聊完之后,又馬不停蹄地聯(lián)系中國。
這操作把華盛頓看傻了眼,說好的服軟呢?
更讓美國意外的是,莫迪的反應同樣出人意料。
面對高達50%的關稅威脅,這位印度總理沒有選擇妥協(xié)。
反而公開表態(tài)說,就算損失巨大,也不會損害印度農(nóng)民利益。
更狠的是,莫迪還決定要時隔7年訪華。
這可是2017年以來的第一次!
要知道,莫迪以前可是美國眼中的"好學生"。
在金磚會議上經(jīng)常唱反調,專門給其他成員添堵。
這次竟然要主動靠攏中國,美國這下真慌了。
數(shù)據(jù)更是打臉打得響亮。
美國對巴西商品加征40%關稅,總稅率直接飆到50%。
按理說,巴西應該立馬認慫才對。
可盧拉偏偏不按套路出牌,態(tài)度堅決得很。
他在接受采訪時直接說,巴西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這話說得夠硬氣,相當于直接給美國下了戰(zhàn)帖。
想用關稅嚇唬人?時代變了,老鐵
為什么這些國家突然這么有底氣?
答案其實就藏在數(shù)字里。
時代真的變了,不是美國說了算的一言堂了。
先看看經(jīng)濟實力的對比。
金磚11國的GDP總量已經(jīng)超過60萬億美元。
占全球經(jīng)濟的比重接近42%。
反觀美國主導的G7集團,份額卻從以前的60%降到了30%以下。
這一升一降,說明了什么?
實力對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
更關鍵的是人口這個硬指標。
金磚11國擁有全球45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一半多。
而G7國家加起來才8億人。
這意味著什么?市場在哪里,未來就在哪里。
哪個企業(yè)敢忽視45億人的消費市場?
盧拉心里這本賬算得明明白白。
去年美巴雙邊貿(mào)易額接近920億美元。
但有個關鍵細節(jié):美國是順差方。
一年就多賺了巴西約74億美元。
這15年來,美國對巴西的累計貿(mào)易順差超過4100億美元。
換句話說,如果真打貿(mào)易戰(zhàn),美國損失更大。
莫迪的算盤也打得精明。
印度現(xiàn)在是世界第五大經(jīng)濟體。
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誰敢小看?
更重要的是,印度手里還有能源牌。
大量購買俄羅斯石油,既省錢又有戰(zhàn)略意義。
美國想用關稅逼印度放棄這塊肥肉?
莫迪可不是好糊弄的。
這就是為什么盧拉敢說實力不強的國家沒有和美國討價還價的資格。
言下之意很清楚:現(xiàn)在我們有實力了!
不再是以前那個任人宰割的軟柿子。
美國想繼續(xù)用老一套的霸道手段?
不好意思,時代變了!
金磚從"塑料兄弟"變成"鋼鐵聯(lián)盟"
以前的金磚確實像"塑料兄弟"。
開會的時候熱熱鬧鬧,散了就各玩各的。
印度更是典型的"攪屎棍"。
每次要做重要決定,它總是拖后腿。
但美國的關稅大棒改變了一切。
共同的敵人讓這些國家真正抱團了。
不再是面子上的客套,而是實實在在的合作。
金磚支付系統(tǒng)BRICS Pay已經(jīng)在5個成員國試運行。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而是要建立自己的支付體系。
去美元化的步伐更是越來越快。
中俄貿(mào)易中,超過60%已經(jīng)不再使用美元結算。
改用人民幣和盧布,直接繞過了美元體系。
這對美國來說,簡直是釜底抽薪。
要知道,美元霸權可是美國最大的武器。
金磚新開發(fā)銀行也開始發(fā)力。
向印度提供了22億美元投資,幫助建設智慧城市。
這種不附加政治條件的投資,正是發(fā)展中國家最需要的。
比起世界銀行那些苛刻條件,簡直是及時雨。
中國的實際支持更是給力。
美國對巴西咖啡加征重稅,想卡住巴西經(jīng)濟的脖子。
中國立馬批準了近200家巴西咖啡公司向中國出口。
這對巴西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幫助。
14億人的咖啡市場,足以讓巴西咖啡農(nóng)笑開花。
更讓美國頭疼的是,這種合作模式正在擴散。
沙特開始用人民幣購買中國商品。
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亞也紛紛加入金磚大家庭。
從原來的5國,擴展到現(xiàn)在的11國。
覆蓋了全球主要的資源出產(chǎn)國。
從石油到礦產(chǎn),從農(nóng)產(chǎn)品到稀土。
幾乎覆蓋了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
如果這11個經(jīng)濟體真的擰成一股繩。
對美國來說,就不是簡單的貿(mào)易摩擦了。
而是系統(tǒng)性挑戰(zhàn)!
這個世界的主角,要換人了
從這場"11國共謀反美"的好戲中。
我們看到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時代的選擇。
單邊主義的黃昏已經(jīng)來臨,多邊合作的曙光正在升起。
歷史告訴我們,任何試圖獨霸天下的努力都會失敗。
英國的日不落帝國最終還是落山了。
蘇聯(lián)的紅色帝國也沒能撐到最后。
現(xiàn)在輪到美國的單極時刻走向終結。
這不是誰策劃的陰謀,而是歷史的必然。
美國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低估了對手的智慧。
以為揮揮關稅大棒就能讓所有人屈服。
結果卻把原本各懷心思的對手團結起來。
這就像那句老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美國成功地把自己變成了眾矢之的。
更重要的是,新的合作模式正在形成。
不再是美國說了算的等級制。
而是大家平等協(xié)商的伙伴關系。
沒有老大和小弟,只有合作伙伴。
這種模式對發(fā)展中國家來說,顯然更有吸引力。
金磚合作的成功,給了其他國家新的選擇。
不用再看美國的臉色行事。
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利益來選擇伙伴。
這對長期受美國霸權壓制的國家來說。
簡直就是解放的感覺。
當然,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
美國肯定不會甘心放棄霸權地位。
還會想各種辦法來分化和破壞。
但歷史的車輪已經(jīng)開始轉動,誰也擋不住。
對普通人來說,這種變化意味著什么?
世界多極化了,選擇就多了。
不用再被一個霸權綁架,可以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就像那句話說的:東方不亮西方亮。
多條路總比一條路走得更穩(wěn)當。
盧拉和莫迪的選擇,其實就是順應潮流。
識時務者為俊杰,懂得變通才能走得更遠。
美國如果還抱著老一套不放。
最終只會把自己孤立起來。
這個世界的主角,真的要換人了。
結語
從這場"11國共謀反美"的好戲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對抗,而是時代的選擇。
美國用關稅想要分化對手,結果卻加速了多極化世界的形成。順應時代潮流者昌,逆歷史潮流者亡。
你覺得這場變化對我們普通人意味著什么?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看法。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