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囊蹦極、窩囊爬山、窩囊漂流這最新的“窩囊游三件套”,已成為這屆年輕人最流行的“邪修”旅游方式。不趕景點、節(jié)省體力、拒絕沒苦硬吃,他們的旅行沒有硬核挑戰(zhàn),進入只有輕松療愈的Next Level。
臺州神仙居景區(qū),電動扶梯實現(xiàn)輕松爬山。 來源/自駕行攝中國
摳摳搜搜地花了很多錢,小心翼翼地闖了很多禍,窩窩囊囊地冒了很多險,“二旬老人”們的生活充滿自相矛盾,又在反反復復的自相矛盾中抵達了自洽的彼岸,最終心安理得地拿著賣命換來的“窩囊費”做起了旅游“”,在這里,窩囊不再是貶義,而是對自己的接納和取悅。
窩囊廢
長沙石燕湖景區(qū),蹦極爆改索降。 來源/長沙石燕湖景區(qū)
到底什么是“窩囊游”?
頭盔,救生衣,安全繩,全部武裝好,面對幾十米高的落差,站在高臺上屏息凝神,眼一閉、牙一咬,一跳!人順著繩子緩緩下降,蹦極蹦出一種救援演習的感覺。這就是窩囊版蹦極。
來源/中國旅游推薦官
即便是窩囊蹦極,也有恐高癥患者直呼嚇人。
“窩囊游”是在安全區(qū)內(nèi)進行一些微小的冒險和刺激,是對沒苦硬吃的徹底否定。門是一定要出的,苦是一定不要吃的。山要爬,景要看,路走不了一點。刺激要找,但最好不要太刺激。體驗了,還不累,是“窩囊游”的核心要義。
“窩囊游”大抵是對旅行本質(zhì)的一種回歸。看看不一樣的風景,放松身心,在這個卷生卷死的時代,能贏得喘口氣的機會可不容易。體驗到旅行的快樂,同時又不至于消耗太多的能量,何樂而不為?坐電梯“無痛爬山”簡直不要太舒服,沒有大汗淋漓,沒有呼哧帶喘,只有裝進眼里的山河壯美,這對低能量人群來說本身就是旅游體驗的極大提升。
圖/視覺中國
“世界最高戶外電梯”張家界百龍?zhí)焯?,一分半直達山頂。
“來都來了,不登頂多遺憾??!”面對高聳入云的山峰,這屆年輕人已經(jīng)對“情緒綁架”明確說不。自我感受更重要,各種各樣的定義只會在年輕人這里得到一個“達咩”(拒絕),我的體驗我做主,我選擇舒服。
對于“又菜又愛玩”的“窩囊人”來說,時不時會有嘗試新鮮事物的沖動,可是又擔心過高的挑戰(zhàn)和壓力。漂流不要搞成加勒比海盜的海戰(zhàn),蹦極更不要變成失控的墜落,就像打開游戲自覺選擇新手模式,體驗一種菜鳥獨享的暢快感,玩得開心比裝酷重要一萬倍。實在不行,窩囊蹦極的視頻加速十倍好像看起來也挺刺激的。
浙江安吉龍出沒大峽谷漂流。 來源/安吉龍出沒漂流
出來混,最終還是要與自己和解,與其硬撐,不如認慫。看見幾十米高的蹦極就腿軟,但還想體驗,于是上臺來一次勻速下降,朋友圈發(fā)個照片,大大方方認慫,這不是至暗時刻,是大徹大悟。精裝修的朋友圈得到再多的贊也是演的,不完美才是常態(tài),承認自己“菜”不丟人,接納自己方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快樂。普遍追求向上的時代,向下就是一種個性表達,也成了一種奪回人生掌控感的實踐。
哪里是“窩囊人”的快樂老家?
打開各種網(wǎng)絡平臺,會發(fā)現(xiàn)“窩囊游”的項目已經(jīng)在全國遍地開花了,專為“又菜又愛玩”的人量身定制。
來源/中國旅游推薦官
杭州桐廬垂云通天河景區(qū)
有了卡丁車,下山也可以不用走
在“窩囊三件套”里面,窩囊蹦極大概是最窩囊的。蹦極在急速下墜的過程中可以讓人的腎上腺素飆升,風聲在耳邊呼嘯,壓力在尖叫中釋放,好像人生所有瞬間在腦海中快速回放了一遍,直至繩子繃緊。沒有一個喜歡刺激的人可以拒絕這種爽感。“窩囊人”表示,我失眠的時候已經(jīng)回想過人生所有瞬間,雖然活夠了可我也不想死,蹦極還是超綱了。
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所在地是浙北第二高峰,高海拔讓這里的夏天格外清涼,也是蹦極的好去處。張開手跳下來在這里變成了吊根繩順下來,盡管也有幾十米的落差,還是足以做好表情管理。
窩囊蹦極助你邁出勇敢的第一步。 來源/中國旅游推薦官
蹦極的獨特體驗,還在于換一個角度看風景(又稱“大頭朝下”)。在遼寧本溪、湖南張家界,都有大峽谷的奇觀等待你飛身而下。湖南長沙石燕湖閉眼往下跳之前看到的是滿眼的綠色,到了湘潭萬樓,背景又變成了夕陽下的城市天際線。只要跳下去,那就是體驗過蹦極的人了。有的熱心網(wǎng)友也有疑問:“或許有沒有更窩囊一點的版本?”
爬山比起蹦極,更像是一場慢性疼痛。打工人周末都不想下樓,周一早晨上班才順手扔掉兩天的外賣包裝,登山是不是有點勉為其難?像杭州天嶼山、臺州神仙居、湖北天門山、郴州莽山五指峰等等景區(qū),看到電梯出現(xiàn)在山腳下,我就知道事情一定很簡單。只需要在電梯拐彎的時候下來走幾步,然后就登頂了,爬山爬出一種逛商場的感覺,好窩囊,好喜歡。
有了扶梯,一口氣登頂,不費勁。 來源/行于山水間
窩囊漂流就像是一場大型的真人“流觴曲水”。頭盔和救生衣配齊,往水面一躺,打卡唐僧小時候的同款體驗,隨波逐流,有一種當“浮尸”的平靜感,這是“窩囊人”最擅長的事情之一。
桂林貓兒山漂流。 來源/桂林玩家Romney
人躺在水面,都會想些什么呢?什么加班、KPI、裁員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什么要緊的,你忘了我們都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看看上面的天空和樹梢,有時會有鳥飛過,再扭頭看看透明的溪水……算了,別看了,容易嗆水。
漂在“果凍水”上,既放松又出片兒。 圖/視覺中國
漂流想窩囊起來,水面不能有太大落差,更不能有險灘礁石,最好人能直接在水里站起來。這樣的地方,別的不說,“山川秀美”總還是稱得上的。廣西桂林一直以山水出名,漂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自然愜意得很;江浙地區(qū)不乏名山大川,安吉龍出沒大峽谷和金壇茅山森林世界都可以讓人縱享窩囊人生;地處中原的河南,也有洛陽重渡溝的魔毯漂流等待開啟放空之旅。該劃的水,上班的時候已經(jīng)都劃完了,旅游的時候該好好休息了。
桂林貓兒山魔毯漂流。 來源/桂林玩家Romney
從“特種兵”到“窩囊人”
景區(qū)升級如何來到NextLevel?
仔細想想,往山上安電梯這種事,發(fā)生在中國似乎非常合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本來就是中國人擅長的事。為了“寵粉”,景區(qū)也在“窩囊”這條路上一路狂奔。
圖/視覺中國
湖北恩施板橋鎮(zhèn)鹿院坪,建造難度最大的峽谷斜行電梯。
實際上,推出“窩囊游”項目的景區(qū),原本就有“不窩囊”版本的旅游項目。到這些景區(qū)去游玩,很有可能還會看到“窩囊人”和真勇士同框。多樣化的需求得到精準捕捉,也是這一波景區(qū)升級給“窩囊人”帶來的福利。
圖/視覺中國、樓宇軒
窩囊還是刺激,不看視頻誰知道你是怎么下來的?
人們對于旅行的期待也在變化。和誰一起玩比去哪玩更重要,怎么玩比玩什么更重要,旅途是否舒適也是重要的考量標準。“窩囊游”或許“低門檻”,可并不意味著“低質(zhì)量”。比方說,窩囊爬山輕松不累,反而可以讓全家老少一起享受游覽美景的樂趣。
甚至,旅游也有越來越多的黑科技應用加持。外骨骼裝備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一些山岳景區(qū),幫助體力不支或腿腳不便的游客實現(xiàn)登頂夢想。當然,每一種游玩方式都存在風險,“窩囊游”也不例外,在游玩的時候仍然需要選擇正規(guī)景區(qū),確保安全第一。
泰山外骨骼機器人,登山也可以很賽博。 來源/新華網(wǎng)
種種變化說明今天的旅行不應該再是“沒苦硬吃”,而應該是“有福就享”。景區(qū)應當考慮的是如何規(guī)劃組織,提供更好的體驗,而不是做成“一錘子買賣”。就像九寨溝幾十臺閘機和幾百輛大巴車的實時調(diào)度,連廁所都升級智能馬桶,考慮到各種細節(jié)。比起避雷,游客更愿意看到的是種草。
來源/紅星新聞
九寨溝景美人也多,如何調(diào)度管理是一個難題。
“窩囊游”一反“特種兵式打卡旅行”之道,體現(xiàn)出的是“能耗降低,效果拉滿”的松弛感。有人愿意挑戰(zhàn)自我,當然也就有人樂于認慫,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游玩,就是對自我的最佳療愈。窩囊就窩囊,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本來就不只有一種打開方式。
江蘇金壇茅山森林世界,漂出一種童話感。
來源/牧川
編輯 | 伊森
圖片編輯 | 感恩的心
封圖 | 視覺中國
首圖 |安吉云上草原度假區(qū)、黃石天空之城景區(q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