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男子李建成(化名)到“飯店吃飯,點了一份“肉末蒸蛋”,卻發(fā)現(xiàn)里面跟本沒有肉,于是找商家理論,可服務員告訴他別找事,一個菜才4元,你還想要有啥。
王建成大怒,認為商家虛假宣傳,隨后用了一招,就讓商家乖乖賠錢道歉。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還原下事情的經(jīng)過。
事情發(fā)生在今年的6月15日,王建成到黃石的一個小碗菜餐館就餐,菜單上的“肉末蒸蛋”勾起了他的食欲,而且價格也比較便宜,才4元錢,于是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他點了這道菜。
他本以為肉末蒸蛋是有葷有素,營養(yǎng)實惠的一道大眾菜,可是菜上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肉末蒸蛋里邊竟然沒有肉末,他以為是廚師忘記放了,但他沒有去找商家詢問,而是認為打工的都不容易,就不給別人找麻煩了,于是就自己吃了這個啞巴虧。
可吃完飯走后,他越想越覺得氣,他也是打工的,他也不容易,為啥就非得就老實人要承受所有呢。
于是第二天,也就是6月16日,王建成又來到了這個餐館,他又點了那道肉末蒸蛋,想看一下這次能不能給他放肉,誰知端上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邊依舊沒有肉,這一次王建成沒有選擇理解,而是找來了服務員,詢問其中的緣由。
誰料,服務員卻告訴他別找事,這道菜本就如此,肉末蒸蛋里邊就是沒有肉,想吃出味,可以添加醬料來提味。
王建成自持身份,不屑與服務員爭吵,直接叫來了餐館老板,可是餐館老板也警告王建成別找事,聲稱菜品的價格便宜,才4元,不可能做到既有肉又有蛋。
王建成眼看著老板自說自理,完全不顧及他的感受,再與老板爭執(zhí)下去,也不會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只能夠默默離開。
回到家后,越想越氣,他吃了這么多年的肉末蒸蛋,從來沒見過不放肉的,餐館老板的行為就是在虛假宣傳,于是一紙訴狀,將餐館老板告上了法院,要求餐館老板賠償損失并道歉。
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也就是說,名字和實物的對得上,商家既然起名叫做“肉末蒸蛋”,那么在做飯的時候,里邊就要既有蛋也得有肉,否則就屬于虛假宣傳。
同時,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價格低不是違反誠信的理由,王建成的訴求是合理合法的,餐館應賠償王建成500元。
最后在法院的調(diào)解下,王建成撤訴,餐館老板退還了兩次消費肉末蒸蛋的8元錢,同時賠償300元并道歉。
這個案件的判罰,小編認為,對于餐飲業(y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F(xiàn)在很多產(chǎn)業(yè)鏈都有了自救行動,比如頭部餐飲集團,緊急制定標注,“魚香肉絲”應含豬肉60克;某外賣還給出承諾,若宣傳不符,直接陪500,無需舉證。
餐飲業(yè)玩文字游戲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欺詐,對于這種行為絕不能容忍,當商家把菜名變成閱讀理解題,法律就是唯一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