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參加93閱兵這事,已經(jīng)一個月沒有新的消息了。特朗普這種級別的大人物,參加這種大規(guī)模閱兵一般都要提前搞定行程和安排,眼看著距離閱兵,還剩半個多月的時間,美方那邊還沒動靜,不禁讓人懷疑是不是臨陣改主意了。果不其然,根據(jù)白宮公布的行程,9月3日特朗普將會在白宮接待波蘭新總統(tǒng)。
不過,即便特朗普訪華一事至今還撲朔迷離,但特朗普新計劃已定,確認于10月下旬造訪東方出席東盟峰會。馬來西亞首相表示,東盟峰會將在10月下旬舉辦,目前其和特朗普電話溝通時,后者向他表明了會親自到場。
有人可能會好奇,東盟峰會是區(qū)域性質(zhì)的大會,美國這個大洋彼岸的國家,為何總統(tǒng)要親自到場?其實東盟作為地緣政治的“戰(zhàn)略緩沖區(qū)”,歷來是大國博弈焦點。特朗普出席東盟峰會,意味著美國在試圖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聯(lián)系,抵消中國在該地區(qū)的影響力。
除了美總統(tǒng),還有巴西總統(tǒng)、南非總統(tǒng)等人都確認出席。東道主馬來西亞對此可謂是底氣滿滿,稱會讓所有人都不虛此行。
能把多國元首都湊齊,馬來西亞作為東道主,顯然準備充分,想借此提升自己國際地位,也想讓大家都記住這次峰會的“重量級”。
特朗普出席東盟峰會目的很明確,一方面是提升美國在東盟的影響力,為美國的“印太戰(zhàn)略”爭取印尼及東盟各國的支持,另一方,是了尋求與中方會晤的機會。中方是否出席此次東盟峰會,官方還沒公布,如若出席,中美元首齊聚一堂的場面可謂是舉世矚目。
趕在7月份的小尾巴,中美進行了新的一輪經(jīng)貿(mào)會談。雙方暫時擱置了關稅“戰(zhàn)火”,選擇以對話和談判為主線。不過,這種“暫?!备袷菚簳r緩兵之計,不代表關稅問題已經(jīng)完全解決。
從結(jié)果看,中美這次談判,算得上是以破裂收場,雙方互不相讓。見此情景,特朗普逐漸開始了氣急敗壞。日前,特朗普親口表示,鑒于中俄之間的密切往來,美國會對中國征收高額進口關稅。那到底這個高額是多少呢?我們可以以印度做參考:白宮稱印度仍舊購買俄羅斯原油,要對印度征收25%的額外關稅。
依我看來,特朗普放話對中國征收高額進口關稅,表面上是針對中俄密切合作,實則是一招典型的“連坐罰”,用貿(mào)易關稅作為外交和經(jīng)濟制裁的多面武器。畢竟,貿(mào)易關稅不僅僅是經(jīng)濟問題,更是政治杠桿。
此外,美國對印度征收高額關稅除了懲罰,還可能是向其他國家發(fā)出警告:跟俄羅斯走得近的,貿(mào)易成本都會暴增。
印度25%的額外關稅,足以讓貿(mào)易成本突飛猛進,干擾對方正常進口和供應鏈。對中國來說,這絕非小事,尤其是在當前全球供應鏈還在震蕩恢復期。
不過對美國來說,這招很有可能反噬自身。在全球產(chǎn)業(yè)鏈高度交織的現(xiàn)實下,對印度的關稅壁壘必然會抬高美國企業(yè)的原料與零部件成本,甚至削弱其在南亞市場的競爭力,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中美之間也是如此。
綜合來看,這次東盟峰會,確實被寄予厚望。畢竟中美雙方在7月小尾巴的經(jīng)貿(mào)談判里已經(jīng)僵持不下,談崩了,氣氛挺緊張的?,F(xiàn)在焦點就在于:中美在這樣復雜的背景下,能不能從“破裂”的局面里找到某種突破口,哪怕是先穩(wěn)住局面,緩和緊張也算是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