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謀面卻愿意為他人家庭付出生命,或許他在躍入海中的那一刻并沒有過多思量,只是不愿像旁人一般袖手旁觀。
正是這份無畏與善意,讓他毫不猶豫地跳入翻騰的海浪之中,卻也因此永遠(yuǎn)離開了這個世界。他13歲的兒子在岸邊一遍遍呼喊著“爸爸”,聲聲撕心裂肺,而被救者也含淚回應(yīng)。
他救人反失性命,獲救者又該如何表達(dá)感激之情?
救人是本能
同一片海灘上,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正在上演。大多數(shù)人仍在陽光與海浪中嬉笑,而在海南樂濤灣這片金色沙灘上,一位男子卻倒地不起,短短幾分鐘,他就與家人陰陽兩隔,天堂與地獄不過一步之遙。
當(dāng)天下午四時許,廣西游客于先生正與兩個女兒享受難得的親子時光。稍一疏忽,兩個女兒便不見了蹤影。當(dāng)他聽到孩子的呼喊時,才發(fā)現(xiàn)是急促的求救聲。于先生頓時慌了神,四處尋找女兒的蹤跡,最終在海浪深處發(fā)現(xiàn)兩個孩子正被一股無形的力量越拉越遠(yuǎn)。
作為一位父親,他幾乎沒有任何遲疑,本能地沖入海水中。然而,大海并不容易征服,暗流洶涌,海浪如猛獸般翻騰,他的四肢幾乎不受控制,只能拼命劃水。
幾番掙扎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只能在原地?fù)潋v,海水不斷灌入鼻腔和口中,體力迅速流失。作為家庭的頂梁柱,他卻無法將孩子帶離險境,這種無力感讓他愈發(fā)絕望。他背上背著小女兒,手里緊抓著大女兒,一家三口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
一家人命懸一線,此刻他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岸上是否有人伸出援手。岸邊的人群中,一位來自廣東、名叫吳秋鐘的37歲男子正帶著13歲的兒子度假。看到人群聚集,他便上前查看,正巧目睹了于先生一家的危急處境。
他回頭對岸上的人喊了幾句,語氣中既有求助,也像是最后的囑托。隨后,他沒有穿戴任何救生裝備,義無反顧地躍入海中。吳秋鐘這一跳,點(diǎn)燃了岸上人群的救援熱情,大家紛紛加入營救行動。
現(xiàn)場頓時響起一片呼救與吶喊聲,對于水中掙扎的于先生一家而言,吳秋鐘破浪而來的身影成了他們最后的“希望”。吳先生游到他們身邊,抓住了大女兒,但很快也像于先生一樣被離岸流困住,無法動彈。
盡管吳秋鐘勇敢無畏,也成功激發(fā)了眾人參與救援的熱情,但海中的他卻逐漸感到體力不支。試圖以血肉之軀對抗大自然的力量,終究顯得有些“自負(fù)”。然而,有些時候,人們依然選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傳遞生命承諾
岸邊與海中的呼救聲越來越急促,剛結(jié)束摩托艇游玩的一名大學(xué)生被這聲音吸引,他身上還穿著橙色救生衣,來不及多想便沖入海中。這件救生衣瞬間成了海中四人最重要的“生命依托”。
他們緊緊抓住救生衣,獲得短暫喘息。就在這短暫的平靜中,于先生痛苦地發(fā)現(xiàn),方才奮力營救的吳秋鐘身影已開始在海面沉浮,體力瀕臨極限。新的呼救聲再次響起,這次趕來的是專業(yè)的救援人員。
神州半島航海俱樂部的兩名教練聞訊后立即駕駛摩托艇趕赴現(xiàn)場,他們將已筋疲力盡的于先生父女三人及大學(xué)生救上艇。此時摩托艇已滿員,人性的考驗(yàn)再次降臨。脫險的大學(xué)生下意識脫下救生衣,奮力拋向遠(yuǎn)處的吳秋鐘。
第一批人被安全送回岸邊后,摩托艇迅速返回繼續(xù)搜救。當(dāng)救援人員找到吳秋鐘時,他已經(jīng)失去意識,靜靜地漂浮在水面上。救援仍在繼續(xù),吳先生被帶回岸邊后,緊張的搶救工作正式展開。
一個家庭就此破碎
救援隊(duì)員早已在岸邊等候,與隨后趕到的120醫(yī)護(hù)人員一起,對吳秋鐘實(shí)施心肺復(fù)蘇。按壓、人工呼吸、輪流施救……現(xiàn)場所有人都期盼奇跡的出現(xiàn),但一個小時的努力終究未能挽回英雄的生命。
因長時間溺水導(dǎo)致呼吸衰竭,吳秋鐘永遠(yuǎn)離開了這片他曾拼盡全力拯救他人之地。岸邊,一邊是劫后余生、驚魂未定的于先生一家,一邊是靜靜沉睡的英雄。吳先生13歲的兒子親眼目睹這一切,一遍又一遍地呼喊著父親,卻再也得不到回應(yīng)。
于先生內(nèi)心充滿自責(zé)與愧疚,事后他表示,自己甚至沒來得及和吳先生說上一句話,更別提一句感謝。這份救命之恩成為他心中難以彌補(bǔ)的遺憾。他決定和家人繼續(xù)留在萬寧,一定要等到為英雄送別的那一天。
悲劇已然發(fā)生,我們這些幸存者應(yīng)當(dāng)銘記:不能再讓類似的事情重演。海中的離岸流就像海底伸出的魔爪,它是一種快速向外海移動的強(qiáng)勁水流,流速快、寬度窄,表面卻常常看似平靜,仿佛毫無危險。
如果你看到兩側(cè)是白色浪花拍岸,中間卻有一片顏色較深、相對平靜的狹長水域,那很可能就是離岸流。一旦不慎被卷入,切記不要驚慌,更不能逆流而游,那樣只會耗盡體力。
正確的做法是保持冷靜,沿著與海岸線平行的方向橫向游動。如果實(shí)在無力繼續(xù),就放松身體,隨波逐流,等被帶到流速減緩的區(qū)域后,再橫向游出一段距離,再繞回岸邊,這樣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吳秋鐘的犧牲令人痛心,他的行為令人敬仰。他用生命換來了于先生一家的平安。英雄值得被銘記,但我們更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下一次去海邊,除了帶上防曬霜和好心情,更要帶上對海洋的敬畏之心,以及最基本的安全知識。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