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上有人討論他喝酒的事,從中午開始,一直到凌晨才算完。郭德綱也說過這事,說他們這些人啊,都怕他這么喝下去會出問題。于謙自己也說了,他每天的習慣就是那樣——煙和酒是少不了的,這對他來說,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這么簡單。
有人看到他在自家院子里抽煙的視頻,就上網(wǎng)提意見,覺得這樣不好。他聽了就回了一句,很簡單的話:“我家,我家就是大點。”那個院子在北京郊區(qū),門口的地方掛著一個木牌,上面寫著“于謙鋪子”,看起來像個小商店,實際上是個人的地方。
600平這是他那個獨門獨院的面積。院子里面光是空地就有200平,鋪了老式的紅磚,還挖了個池子養(yǎng)魚。那種魚叫金龍魚,在池子里游來游去,有人說他拿這魚當看門口的。
他那個馬場建在北京,說建就建了。里面養(yǎng)著各種動物,有馬,有駱駝,還有鸚鵡和山羊,就像一個他自己的動物園。這些都是他喜歡的東西,從很早就開始養(yǎng)了,不是后來才有錢才養(yǎng)的。馬場的地方不小,占了挺大一塊地,平時都由專人打理。
六十畝這是馬場的占地面積。
屋子里有幾個不同的房間。一個是用來做直播的,一個是喝茶的茶室,還有一個是放他那些文玩物件的屋子。他喜歡的東西就那么隨手擺著,比如綠松石、紫砂壺,還有人看到過金飯碗。這些東西在他看來,可能就是些玩意兒。
錢這個東西,在他看來功能很明確,就是用來買個高興。相聲舞臺上,他說個段子,觀眾一樂,這就能換來不少錢。到了臺下,他用這些錢去過自己的日子,養(yǎng)馬、養(yǎng)魚、買文玩,把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全部圍繞著自己的愛好。
他有一種叫沉香的東西,別人看著覺得貴重,他管那個叫“便宜貨”。有時候就拿來點著玩,幾百塊錢的東西,點了也就點了,他自己沒什么特別的反應,眼睛都不用抬一下。這和他對待其他愛好的態(tài)度差不多,就是一種消遣。
他就圖個玩
早些年,德云社還不出名的時候,經(jīng)濟條件不好。郭德綱那時候為了省錢,連盒飯都算計著吃。但于謙不一樣,他照樣拿著自己的那份工資去買鳥,去買馬。他的想法也直接:“我缺啥都不缺玩?!边@份對“玩”的執(zhí)著,從以前到現(xiàn)在,沒怎么變過。
對于錢財和股份,他有自己的看法。后來德云社火了,郭德綱想給他股份,算是對他的一種回報。他沒要,擺了擺手拒絕了,理由是:“我又沒投錢,分什么紅?”他覺得這事兒不合適,沒出資就不該拿分紅,這是規(guī)矩。
月薪兩萬
這是他現(xiàn)在從德云社領的錢,名義是“董事津貼”。他拿這份錢,不是為了生活,就是圖個樂子,有個名目就行。對他而言,這筆錢的象征意義,可能比它的實際購買力更重要。
他今年五十六歲了,身體狀態(tài)看上去不是那么好。頭發(fā)白了,眼袋也明顯,人有點駝背。有人把他和大他十五歲的朱時茂放在一起比,覺得他看起來反而更老一些。這些都是煙和酒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但這些東西也確實沒能改變他的生活方式。
他養(yǎng)在池子里的金龍魚,每一條的市場價格都不低。要是換成別人家,可能會把這種魚小心翼翼地供起來,畢竟不是個小數(shù)目。但他不,他對這些魚的態(tài)度很隨意,就像養(yǎng)著普通的寵物一樣,沒覺得有什么特別需要小心的地方。
2300塊這是一條金龍魚的市價。
關于他的生活方式,網(wǎng)上的人分成了兩派,吵得不可開交。一派人很羨慕,覺得人有錢了就應該這么活,想干嘛就干嘛,一輩子過得憋屈才叫虧本。錢賺來就是花的,于謙這種活法,是很多人向往的,但自己又做不到的。
另一派人就覺得,拿身體健康去換這種所謂的自由,到底值不值?他們說,現(xiàn)在抽煙喝酒是痛快了,等老了躺在病床上,渾身插著管子的時候,就知道有多痛苦了。他們認為,再大的院子,再貴的魚,也換不回一條命。
院子里的事
他家那個院子,設計的很有個人風格。紅磚鋪地,很有年代感。錦鯉池是專門挖出來的,不光有錦鯉,還有前面提到的金龍魚。這些細節(jié)都顯示出主人對這個地方是用了心思的,不是隨便弄弄而已。吃飯的時候,家里就四個人,但桌子上能擺出八個菜。
有人問他,能過上這種日子的秘訣是什么?他回答得也很直接,攤了攤手,說自己“天生不缺錢”。這個回答讓很多人沒話說了,因為這個前提,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具備的。他的起點和別人不一樣,所以他的選擇也就和別人不一樣了。
他只要一提起自己的那些愛好,比如馬場里的馬,收藏的文玩,還有那些蟈蟈籠子,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就不一樣了,眼睛里會放出光來。這說明這些東西是他的心頭好,是能讓他從內(nèi)心感到快樂的源泉,比什么都重要。
這場關于于謙生活方式的爭論,最后其實就變成了一個問題,一個拋給所有人的問題:如果你有一天,錢多到再也不用為生計發(fā)愁了,你會選擇哪種生活?是像于謙這樣,煙酒都放開,盡情享受當下;還是反過來,用這些錢去保養(yǎng)身體,在保溫杯里泡上枸杞,追求長久?兩種選擇,兩種人生,沒有誰對誰錯,只是選擇不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