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chǎn)從業(yè)20年,通曉業(yè)內(nèi)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zhàn)經(jīng)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雞毛小店,現(xiàn)在聽來似乎挺溫馨的,但在老北京,這可不是老實人敢進(jìn)去的地方。為什么?因為既然是都拿雞毛當(dāng)取暖的鋪蓋了,那什么人才會住這種店?但凡是注重點兒形象的都不敢住唄,否則第二天一身雞毛的出門像話嗎?尤其是做小買賣的,這滿頭的雞毛茬子,還有人找他買東西嗎?
那什么人才會去住雞毛店?只有一種人,乞丐,叫花子,只有他們才最不講究形象,甚至是越臟越臭才好呢,這或許才能多要到錢。
那假定是你趕路走累了,看到個小店推門就進(jìn),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里邊蜷著的都是臟臭的叫花子,而且還肯定都斜著眼睛看你,你敢住嗎?反正換我不敢住,反正只要多花幾個銅板就能去住旁邊的大車店,何必在雞毛店受罪呢?
所以說,解放前的雞毛店就不是給普通趕路人住的,甚至不接待穿著整齊的,而是只容納熟客的乞丐。當(dāng)然叫花子們也只能住這兒,對于他們來說,討到錢之后能住進(jìn)雞毛店也是一種享受。
雖然地下鋪的都是稻草和雞毛,到了秋冬也不過是加扇草簾子,但店里到了冬至之后的都會生爐子,怎么的都比睡大街暖和多了。
再加上雞毛店雖然低檔,但是也提供各種服務(wù)。比如熱水是隨時都有的,一個銅子兒就能喝一碗。如果討到了粥和大餅饅頭什么的也可以隨時熱飯,比涼的好吃多了。
更主要的是,雞毛店里還提供娛樂和增值服務(wù),那就是賭博、喝酒、放貸和嫖娼。別以為乞丐就不會享受了,要知道,很多人就是因為吃喝嫖賭抽大煙才淪為乞丐的,他們比普通人可更會享受。
而且也絕對的拿錢不當(dāng)錢,不管今天掙了多少,都絕對不允許過夜。賭博輸了的用雞毛塞耳朵睡覺,贏了的立刻要酒要肉,然后還得稍微擦洗一下去找個暗門子,簡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能在城外開雞毛店的都必定是當(dāng)?shù)亓髅?,地頭蛇或花子頭兒,江湖人稱“桿兒上的”,在當(dāng)?shù)囟加凶痔枺駝t開不了這種店。
那既然能開店就肯定罩的住,甭說什么賭博了,就算是乞丐們斗毆打死了人都無所謂,找塊席子一裹就扔城外“沙窩子”里了,就說是自己病死的誰又能說什么,誰會在乎一個叫花子的死活?
沙窩子的窩發(fā)“臥”的音,就是挖了一半的墳坑,都是當(dāng)?shù)厝嗽诓贿m宜種地的地方挖的,留著賣給出殯辦喪事的。這種沙窩子以廣渠門外為最多,所以也叫“沙窩門”。這個“窩”發(fā)輕音,接近“化”的音。
當(dāng)年馬圈兒一帶拆遷時我就遇到過一家,自稱以前是開雞毛店的,生意從廣渠門到左安門外都有,經(jīng)濟(jì)型酒店連鎖集團(tuán)。
他們家當(dāng)家的老爺子當(dāng)時70多歲吧,身材不高,但仍然是橫練的身板兒,年輕時絕對的車軸漢子。一說起解放前他們家開雞毛店的事兒眉飛色舞的,說別看接待的都是叫花子,但架不住人多啊,所以每個小店都挺賺錢的。尤其是左安門外的,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三四袋洋白面,放到今天都算高收入了。
對了,老北京一般不說叫花子,而是按照分工不同有各自的稱呼。普通從業(yè)者叫“披片兒的”,也就是沒衣服穿,披著麻袋片兒。強(qiáng)行給路人撣土的,叫“撣孫兒”,這就有強(qiáng)行乞討的意思了。
然后更強(qiáng)要的叫“擂磚兒的”,也就是光著膀子拿塊板兒磚,見到人就往胸口或腦袋上拍,就問你怕不怕吧?大冬天還披片兒的叫“賣單兒的”,相當(dāng)于賣慘。而那些肢體殘疾或身上有惡瘡的叫“賣瘡兒的”,這種乞丐最惡心,不給錢就舉著傷口或膿液往你身上蹭,你要不給錢就趕緊跑吧。
我當(dāng)時還問老爺子了,說北京一解放就等于是斷了你們家的生意,恨不恨?老頭兒說不恨,按他老家兒的說法,這是共產(chǎn)黨挽救了他們,要不然造的孽更多……
關(guān)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chǎn)相關(guān)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