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簽了?稀土換停戰(zhàn),美國率先官宣:中美簽署了“貿易停戰(zhàn)協議”,中國承諾向美國供應稀土,從風電、飛機到導彈,全都給!一時間,美國媒體興奮了,可問題是這“簽約消息”只來自美國,中國這邊一句沒吭,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美國雖然有稀土礦,可開采技術落后,90%的稀土得從中國進口,連F-35戰(zhàn)斗機造一架就得用408公斤稀土。這就好比美國軍工是臺超級電腦,中國手里攥著CPU,你說美國能不急嗎?
今年6月,特朗普確實宣布中美簽了稀土協議,還說中國要全面供應稀土。但中國商務部的回應很耐人尋味:“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還特意強調“不得用于軍工領域”。
中國對稀土出口分三六九等,輕稀土隨便賣,中重稀土得審批,軍用的直接卡死。今年4月,中國對七種中重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美國軍工企業(yè)直接抓瞎,無人機造不出來,導彈紅外傳感器斷貨,連F-35的生產線都差點停擺。
6月雖然放寬了汽車、風電等民用領域的申請,比如通用、福特拿到了許可證,但軍工用途的申請全被駁回了。美國媒體說的“全都給”,估計是把汽車零件當成了導彈零件,典型的“選擇性失明”。
中國為啥這么硬氣?因為手里有三張王牌,第一是產業(yè)鏈優(yōu)勢,從采礦到分離再到永磁體,中國全流程把控,美國想繞過中國至少得10年。第二是技術封鎖,中國要求稀土企業(yè)提交技術人員名單,嚴防技術外流,連專家出國都得審批。
美國媒體興奮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把臨時措施當成了長期協議,比如6月中國對美稀土磁鐵出口暴增7倍,其實是企業(yè)為規(guī)避風險集中囤貨,加上中國給大眾、雷諾等車企發(fā)了臨時許可。
這種“脈沖式”出口就像打點滴,美國媒體卻當成了自來水龍頭,純屬自我安慰。更絕的是,中國給美國稀土許可證有效期只有6個月,到期后還得重新申請,相當于給美國套了個“緊箍咒”。
稀土不僅是經濟資源,更是戰(zhàn)略武器。中國通過“定向放行民用、嚴控軍用”,既能穩(wěn)住全球產業(yè)鏈,又能精準壓制美國軍工復合體。就像高手下棋,看似隨手落子,實則暗藏殺機。
美國要是真想解決稀土問題,不如老老實實跟中國合作,別老想著耍心眼。畢竟在稀土這場博弈里,中國手里的牌比美國多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