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帶娃的時候是不是總?cè)滩蛔∧钸??“書包收拾好了嗎?”“作業(yè)別忘寫了!”“出門帶鑰匙??!”一天下來,嘴巴就沒停過,總覺得“不說他就會忘”。
可你發(fā)現(xiàn)沒?有時候越提醒,孩子越迷糊,你不說了,他反而記得牢。
其實啊,過度提醒就像給孩子系上了根無形的繩子,你總拽著他,他就懶得自己走了。更重要的是,你一遍遍說“別忘了”,孩子聽著像“你肯定會忘”,時間長了,他就真覺得“我不行,離了爸媽就做不好”,這才是最虧的。
帶孩子就像放風(fēng)箏,線攥太緊會斷,適當(dāng)松松,他才能飛得穩(wěn)。
1、老提醒“別忘這別忘那”,孩子會覺得“爸媽不信我”
誰小時候沒被爸媽追著叮囑過?“上課認真聽講啊”“考試別馬虎”,聽多了心里其實挺煩,覺得“我又不是傻子,用得著天天說嗎”。
孩子心里跟明鏡似的,你過度提醒,傳遞的不是關(guān)心,是“我覺得你做不到”。
朵朵的媽媽愛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念叨,早上出門說“紅領(lǐng)巾戴了嗎”,晚上寫作業(yè)說“字寫工整點”,結(jié)果朵朵現(xiàn)在啥都等著媽媽提醒,有次媽媽出差,她居然忘了帶作業(yè)本去學(xué)校。
朵朵委屈地說:“以前媽媽都會提醒我的,我以為她會打電話說呢?!?/p>
孩子就像小樹苗,你總覺得他長不直,天天掰著他,他反而長歪了;你信任他能長好,他反而使勁往上躥。
少點“你肯定忘”的提醒,多點“你能做好”的眼神,孩子才能挺直腰桿自己走。
2、總被提醒“應(yīng)該這樣做”,孩子會覺得“我自己做不好”
誰不希望被夸“你真棒”?可要是總被說“你應(yīng)該這樣”“你得那樣”,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我做的啥都不對”,慢慢就不敢自己動手了。
小李家的男孩,剛開始學(xué)系鞋帶時挺積極,可小李總在旁邊說“不對,應(yīng)該先交叉”“你看你系的松了”,說得多了,孩子索性把鞋一甩:“你幫我系吧,我不會?!苯Y(jié)果上了小學(xué),別的小朋友都會系鞋帶,就他總拖著鞋跑,特別自卑。
小李后悔地說:“當(dāng)時總覺得我提醒他能學(xué)得快,沒想到把他的勁頭給說沒了?!?/p>
孩子學(xué)本事就像學(xué)走路,你總得讓他摔幾個跟頭,他才能找到平衡;你總扶著他,他永遠學(xué)不會。
少點“你應(yīng)該”的指點,多點“你試試”的鼓勵,孩子才能相信“我能行”,越做越有勁頭。
3、習(xí)慣了被提醒“下一步干啥”,孩子會覺得“不用自己想”
誰不想當(dāng)“省心的娃”?可要是啥都有人安排好,下一步該干啥都被提前說出來,慢慢就會懶得動腦子,覺得“反正有人提醒,我不用想”。
表姐的女兒就是這樣,從小學(xué)到高中,表姐每天都把時間表排得明明白白:“七點該背單詞了”“九點必須睡覺”,孩子啥心都不用操,結(jié)果上了大學(xué)沒人提醒,天天熬夜打游戲,期末考試掛了好幾科。
表姐哭著說:“我以前總怕她耽誤事,啥都替她想著,現(xiàn)在才知道,我把她的腦子養(yǎng)懶了?!?/p>
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就像小火苗,你得讓他自己扇風(fēng),火才能越燒越旺;你總給他添柴,他反而覺得“燒不燒都行,反正有柴”。
少點“下一步該干啥”的安排,多點“你想咋安排”的提問,孩子才能長出自己的“小腦子”,越動越靈活。寫在最后
帶孩子就像種花兒,你得相信它自己能扎根、能開花,偶爾澆澆水就行,總?cè)グ情_土看看“長沒長根”,反而會把根弄傷。
過度提醒就是總扒土的手,看著是關(guān)心,其實是在破壞孩子的成長。
少念叨幾句“別忘了”,他會記得更牢;少指點幾句“應(yīng)該這樣”,他會做得更歡;少安排幾句“下一步干啥”,他會想得更全。
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更能干,給他點信任,他能給你大大的驚喜。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jīng)驗,歡迎關(guān)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