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媽,我的錄取通知書還沒到,您別著急。"
苗曉萱握著手機,聲音有些顫抖。
電話那頭,母親李秀芬的聲音滿懷期待。
"曉萱,北大的通知書應該早就到了吧?鄰居家孩子考了個二本都收到了。"
"真的沒到,可能路上堵了。"
苗曉萱看著手中已經(jīng)撕掉寄件地址的快遞袋,心如刀絞。
掛斷電話后,她從床底拖出行李箱,里面裝著一張云南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還有那張被她藏了整整兩個月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明天,她就要一個人坐飛機離開這座城市,去往兩千公里外的地方。
而父母,至今還在幻想著女兒即將踏進北大校門的榮耀時刻...
01
2023年6月25日上午10點整,河南省某縣城的一間20平米出租屋里,氣氛緊張得讓人窒息。
苗曉萱坐在那臺老式臺式電腦前,手指懸在鼠標上方,遲遲不敢點擊查分網(wǎng)站。身后,父親苗建國、母親李秀芬、還有拄著拐杖的奶奶,三雙眼睛緊緊盯著屏幕。
"曉萱,快點吧,都等了十分鐘了。" 苗建國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聲音里帶著緊張。
這個45歲的建筑工人,雙手因為常年操作塔吊而布滿老繭,今天卻比任何時候都要顫抖。
"媽緊張,你也別急。" 李秀芬在一旁搓著圍裙,眼睛紅紅的。
她昨晚一夜沒睡,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禱:求老天爺保佑,讓曉萱考個好成績。
苗曉萱深吸一口氣,終于點擊了查詢按鈕。
頁面加載的幾秒鐘里,整個屋子安靜得只能聽到四個人的心跳聲。
然后,屏幕上出現(xiàn)了那組改變命運的數(shù)字:
語文135分,數(shù)學150分,英語148分,理科綜合265分,總分698分。
全省理科第一名。
"我女兒是狀元!狀元啊!" 苗建國激動得從椅子上跳起來,差點碰倒桌上的水杯。
他這個身高一米七五的漢子,此刻像個孩子一樣手舞足蹈。
"我閨女考了全省第一!" 李秀芬當場哭了出來,顫抖著手就要給所有親戚打電話。
她這個在超市當了十年收銀員的女人,第一次感到如此的驕傲和自豪。
"咱家祖墳冒青煙了!" 苗奶奶拄著拐杖從房間里走出來,老淚縱橫。
這個72歲的老人,一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孫女有出息。
苗曉萱看著家人的反應,臉上擠出笑容,心里卻五味雜陳。
她當然高興,但更多的是一種說不出的復雜情緒。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了敲門聲。
"建國,在家嗎?聽說曉萱考了狀元?"
是鄰居李大嫂的聲音,這個小區(qū)的"廣播站",消息傳播速度比互聯(lián)網(wǎng)還快。
苗建國興奮地跑去開門,還沒等李大嫂進門,就已經(jīng)大聲宣布:"我閨女698分,全省第一!"
"真的?天哪,咱小區(qū)出狀元了!" 李大嫂尖叫一聲,立馬掏出手機就開始打電話。
不到一個小時,整個小區(qū)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門口聚集了二十多個鄰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把苗家圍得水泄不通。
"建國,你們家祖上積德了!"
"秀芬,你這當媽的有福氣!"
"曉萱這孩子從小就聰明,看看,果然不一般!"
鄰居們的贊美聲如潮水般涌來,苗建國和李秀芬笑得合不攏嘴。
但苗曉萱卻悄悄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她坐在床邊,拿出手機開始默默計算:
北大一年學費6000元,住宿費1200元,生活費按最低標準算,一個月也得1500元。
四年下來,光是學費和住宿費就需要28800元,生活費72000元,總共超過10萬元。
而家里的情況她再清楚不過:
父親苗建國在建筑工地開塔吊,月收入4500元。 母親李秀芬在大潤發(fā)超市當收銀員,月收入2800元。 兩人加起來一個月7300元。
但是,奶奶的糖尿病每月醫(yī)藥費需要800元。 家里的房貸每月2200元。 日常生活開銷至少1500元。
算下來,每個月能結余的錢不到3000元。
更重要的是,苗曉萱知道一個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父親的腰椎間盤突出已經(jīng)很嚴重了。
她經(jīng)??吹礁赣H深夜起來在客廳里貼膏藥,咬著牙忍受疼痛的樣子。
上個月,她偷偷看到了父親藏在枕頭下的體檢報告:醫(yī)生建議盡快手術,費用至少需要5萬元。
"曉萱,快出來,韋老師來了!" 李秀芬在外面喊道。
苗曉萱趕緊擦干眼淚,走出房間。
韋春華老師手里拿著一面紅色錦旗,上面寫著"高考狀元,學校之光"八個大字。
"曉萱,祝賀你!" 韋老師握住她的手,眼中滿含欣慰。
這個48歲的班主任,教了25年書,見過太多學生,但像苗曉萱這樣優(yōu)秀的,真的不多。
"韋老師,您辛苦了。" 苗曉萱禮貌地回應著。
"不辛苦,看到你們成才,老師再累也值得。" 韋老師笑著說。
客套話說完,韋老師提出要和苗曉萱單獨聊聊。
兩人來到陽臺上,韋老師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
"孩子,家里的情況我都了解。你爸媽為了供你讀書,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
"韋老師..." 苗曉萱想說什么,但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我知道你懂事,也知道你心里有壓力。如果有什么困難,一定要告訴老師,明白嗎?"
韋老師說這話的時候,眼神中透著一種母親般的關懷。
苗曉萱點點頭,但心里已經(jīng)有了決定。
晚上,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桌上擺了四個菜,這是苗家平時過年才有的待遇。
"閨女,今天是個大喜日子,爸媽高興!" 苗建國舉起裝著白開水的杯子,"咱敬曉萱一杯!"
"爸,媽,謝謝你們。" 苗曉萱端起杯子,眼眶有些濕潤。
"謝什么,這是你自己爭氣!" 李秀芬激動地說,"明天媽就去銀行,把這些年攢的錢都取出來,供你上大學!"
聽到這話,苗曉萱的心猛地一沉。
她知道母親說的那筆錢,是準備給奶奶看病用的,一共只有3萬元。
"媽,不急,等錄取通知書下來再說。" 苗曉萱勉強笑著說。
"對對對,到時候咱得好好慶祝慶祝!" 苗建國滿臉興奮,"我閨女要去北大了,北大??!"
聽著父母充滿期待的話語,苗曉萱感覺心里像堵了一塊石頭。
她知道,父母為了這一天已經(jīng)等了18年。
她也知道,北大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
但她更知道,這個家庭承受不起這樣的夢想。
深夜,當父母都睡下后,苗曉萱偷偷打開了手機。
她開始搜索關于大學學費的信息,搜索國家助學政策,搜索各種獎學金的申請條件。
然后,她看到了一個改變她命運的詞語:免費師范生。
云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免費師范生。學費全免,每月還有600元的生活補助。 畢業(yè)后回到生源地從事教育工作滿6年。
苗曉萱看著這些條件,心跳開始加速。
這不就是為她量身定制的嗎?
不僅能減輕家庭負擔,還能有穩(wěn)定的工作保障。
雖然不是北大,但至少不會讓父母因為供她上學而傾家蕩產。
她又仔細查看了云南師范大學的相關信息:
這是一所有著84年歷史的師范類重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全國排名也不錯。
最重要的是,從這里畢業(yè)后,她可以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想到這里,苗曉萱的內心開始動搖了。
她想起了韋老師說過的話:"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
也許,這就是她真正的使命。
02
6月28日,志愿填報的日子到了。
苗建國特意請了假,李秀芬也調了班,一家人要鄭重其事地為女兒填報志愿。
"閨女,爸給你買了最新的志愿填報指南!" 苗建國興沖沖地拿出一本厚厚的書,"咱閨女這分數(shù),北大清華隨便挑!"
李秀芬也從超市下班回來,手里拎著一大包資料。
"我問了好多人,大家都說學醫(yī)好,當醫(yī)生受人尊敬,工資也高。"
"醫(yī)生累死累活的,還得值夜班。" 苗建國反駁道,"我覺得金融好,銀行里坐辦公室,體面!"
"你懂什么,醫(yī)生是鐵飯碗,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會失業(yè)。" 李秀芬堅持自己的觀點。
"爸媽,你們別爭了,讓我自己想想行嗎?" 苗曉萱有些無奈地說。
"對對對,主要還是看曉萱的意思。" 苗建國趕緊收聲,"閨女,你想學什么專業(yè)?"
苗曉萱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我想學中文。"
"中文?" 李秀芬一愣,"中文能干什么?當老師嗎?"
"當老師也不錯啊。" 苗曉萱小聲說道。
"什么不錯?" 苗建國急了,"你考了狀元,就為了當個老師?老師一個月才多少錢?"
"爸,老師是很有意義的職業(yè)..."
"有意義頂什么用?" 李秀芬也急了,"你看你們韋老師,教了這么多年書,還不是住那么小的房子?"
苗曉萱被父母的話堵得說不出話來。
她知道父母的想法:好不容易出了個狀元,當然要選最賺錢的專業(yè)。
但她也知道,選擇什么專業(yè)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家庭能不能承受得起。
"這樣吧,咱們今晚好好研究研究,明天再做決定。" 苗建國拍板道。
于是,一家人圍著餐桌,開始了馬拉松式的專業(yè)討論。
從晚上7點到凌晨2點,整整7個小時。
桌上擺滿了各種大學的宣傳冊,還有密密麻麻的筆記。
苗建國用他那雙粗糙的手,認真地翻看著每一頁資料。
"你看,北大的金融專業(yè),全國排名第一,畢業(yè)了去投資銀行,年薪幾十萬!"
李秀芬也不甘示弱:"醫(yī)學院也很好,協(xié)和醫(yī)學院的臨床醫(yī)學,出來就是大醫(yī)生!"
苗曉萱聽著父母的討論,心里越來越沉重。
她悄悄用手機計算著:
如果去北大學醫(yī),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3年,光是學費就要超過15萬元。
還不算生活費、住宿費、實習費...
算下來,總共需要至少30萬元。
30萬元,對于這個月收入7300元的家庭來說,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父母要不吃不喝工作三年半。
意味著奶奶的病不能治。
意味著父親的腰傷要一直拖下去。
想到這里,苗曉萱再也坐不住了。
"爸媽,我累了,想先睡一會兒。"
"好好好,你先休息,明天還要去學校填志愿呢。" 李秀芬心疼地說。
苗曉萱回到房間,關上門,立刻打開了手機。
她重新搜索了云南師范大學的信息,越看越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
不僅學費全免,每月還有600元補助,四年下來不僅不用花錢,還能凈賺將近3萬元。
更重要的是,這3萬元可以補貼家用,可以給奶奶治病,可以給父親做手術。
苗曉萱越想越覺得這個決定是對的。
但她也知道,如果現(xiàn)在告訴父母,他們絕對不會同意。
在父母眼里,女兒考了狀元,就應該去最好的大學,學最有前途的專業(yè)。
他們不會理解,也不會接受女兒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而放棄北大的選擇。
所以,她決定瞞著父母,偷偷改志愿。
7月2日,志愿填報的最后一天。
"曉萱,走吧,咱去學校填志愿!" 苗建國興奮地說。
一家三口來到學校,計算機教室里擠滿了學生和家長。
苗曉萱在電腦前坐下,父母站在身后,緊緊盯著屏幕。
"第一志愿就填北大,專業(yè)選金融。" 苗建國指揮著。
"不行,應該選醫(yī)學。" 李秀芬反對道。
"你們讓我自己來,好嗎?" 苗曉萱有些煩躁地說。
她點開志愿填報頁面,在第一志愿的學校一欄里,輸入了"北京大學"。
父母看到后,滿意地點點頭。
"專業(yè)呢?" 苗建國催促道。
"我再想想。" 苗曉萱敷衍地說。
就在這時,韋老師走了過來。
"曉萱,志愿考慮得怎么樣了?"
"韋老師,我們正在填呢。" 苗建國搶著回答,"第一志愿北大,穩(wěn)妥!"
韋老師看了看苗曉萱,然后說:"建國叔,秀芬姨,你們先去外面等一會兒,我和曉萱單獨聊聊填報的技巧。"
父母雖然有些不情愿,但還是走了出去。
"孩子,有什么想法直接跟老師說。" 韋老師壓低聲音問道。
苗曉萱猶豫了一下,然后小聲說:"韋老師,我想了解一下師范類的專業(yè)。"
"師范類?" 韋老師一愣,然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是擔心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
苗曉萱沒有說話,但眼眶紅了。
韋老師嘆了口氣:"孩子,老師理解你的想法。但是這個決定太重要了,你確定要這樣選擇嗎?"
"韋老師,我已經(jīng)想得很清楚了。" 苗曉萱堅定地說。
韋老師看著這個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孩子,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好,老師支持你的決定。但是你父母那邊..."
"我會處理的。" 苗曉萱說。
趁著父母不在,苗曉萱迅速修改了所有志愿:
第一志愿:云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師范)第二志愿:西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師范)第三志愿:陜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師范)
全部都是免費師范生專業(yè)。
改完之后,她又把頁面切換回北大的志愿填報界面,等父母回來。
"填好了嗎?" 苗建國和李秀芬走進來問道。
"還在考慮專業(yè)。" 苗曉萱說謊道。
"那就選金融吧,好就業(yè)。" 苗建國最終拍板。
苗曉萱在專業(yè)一欄里寫下了"金融學",然后提交了志愿。
父母看到提交成功的頁面,終于松了一口氣。
"好了,現(xiàn)在就等錄取通知書了!" 李秀芬高興地說。
走出學校的時候,苗曉萱回頭看了一眼那棟教學樓。
她知道,從今天開始,她就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了。
不管是對是錯,她都不會后悔。
03
7月15日上午,苗曉萱正在房間里看書,突然聽到樓下有人喊她的名字。
"苗曉萱,快遞!"
她心頭一跳,連忙跑到窗邊往下看,果然是快遞員。
苗建國和李秀芬都去上班了,家里只有她和奶奶。
"奶奶,我下去取個快遞!" 她匆忙對奶奶說了一聲,就跑下樓。
"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嗎?" 快遞員笑著問道。
苗曉萱看了看包裹上的寄件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頤和園路5號。
北京大學。
她的手開始顫抖。
"應該是的。" 她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簽收完快遞,苗曉萱拿著那個紅色的包裹,心情復雜到了極點。
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走到小區(qū)后面的公園里,找了個僻靜的角落坐下。
小心翼翼地撕開包裝,里面是一個精美的紅色封套。
封套上印著北京大學的?;?,下面是金色的"錄取通知書"五個大字。
苗曉萱深吸一口氣,打開了封套。
"苗曉萱同學:恭喜你被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院金融學專業(yè)錄取..."
看到這行字的瞬間,苗曉萱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這是她夢寐以求的通知書,也是全國無數(shù)學子奮斗的目標。
但對現(xiàn)在的她來說,這更像是一種煎熬。
她想象著父母看到這份通知書時的激動表情,想象著鄰居們的羨慕眼神,想象著親戚朋友們的祝賀聲...
但她也想象著父母為了籌學費而四處借錢的狼狽,想象著奶奶為了省錢而拒絕治病的固執(zhí),想象著父親帶著腰傷繼續(xù)工作的痛苦...
苗曉萱在公園里坐了兩個小時,直到眼淚完全干了,才回到家。
"曉萱,快遞是什么?" 奶奶關心地問道。
"就是些學習資料。" 苗曉萱撒了個謊。
她把通知書藏在床板下方的夾縫里,那是一個只有她知道的秘密地點。
晚上,苗建國和李秀芬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問快遞的事。
"今天有快遞來過嗎?會不會是錄取通知書?" 李秀芬滿懷期待地問。
"沒有啊,可能還沒到。" 苗曉萱故作輕松地說。
"也是,才半個月,可能還要再等等。" 苗建國點點頭。
接下來的幾天,苗曉萱過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
她每天都要偷偷查看那份通知書,確保它還好好地藏在那里。
有時候半夜醒來,她會拿出通知書仔細端詳,想象著另一種人生的可能。
如果她選擇了北大,現(xiàn)在應該是全家最幸福的時刻吧。
父母會驕傲地在朋友圈曬錄取通知書,鄰居們會羨慕地前來祝賀,她自己也會成為縣城里的傳奇...
但現(xiàn)實是,她只能把這份榮耀藏在黑暗中。
7月25日,又一個快遞到了。
這次苗曉萱學乖了,她提前告訴父母自己要去同學家學習,然后在快遞到達的時候準時出現(xiàn)在樓下。
"苗曉萱,云南師范大學的快遞。"
聽到這幾個字,苗曉萱的心臟幾乎要跳出來。
這是她真正要去的大學。
她簽收了快遞,依然是走到公園里打開。
云南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沒有北大的那么精美,但對苗曉萱來說,這才是她的希望。
"苗曉萱同學:恭喜你被我校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師范)錄取,學費全免,享受國家免費師范生政策..."
看到"學費全免"四個字,苗曉萱終于露出了發(fā)自內心的笑容。
這才是她想要的未來。
不用父母承擔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不用為了學費而愁眉苦臉,不用眼睜睜看著家人為她而犧牲...
當天晚上,苗曉萱把云南師大的錄取通知書也藏了起來,就放在北大通知書的旁邊。
兩張通知書,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
一個是所有人期待的光榮,一個是她內心深處的安寧。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苗曉萱過著雙重生活。
白天,她要應付父母和鄰居們關于錄取通知書的詢問。
"曉萱,怎么還沒到???" 李秀芬每天都要問好幾遍。
"媽,可能是因為狀元的通知書制作得比較精美,所以慢一些。" 苗曉萱編造著理由。
"也對,北大肯定要好好制作狀元的通知書。" 苗建國信以為真。
鄰居李大嫂也經(jīng)常過來打聽:"曉萱,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到了沒?我都等著沾沾光呢!"
"快了快了,應該這幾天就到。" 苗曉萱只能繼續(xù)撒謊。
而每天晚上,她都會拿出那兩張錄取通知書,反復地看,反復地糾結。
有好幾次,她都想要把真相告訴父母。
特別是看到父親下班后疲憊地躺在沙發(fā)上,手還要悄悄按著腰部的時候。
特別是看到母親為了省錢,買菜總是挑最便宜的時候。
特別是看到奶奶因為藥費太貴,偷偷把藥量減半的時候。
但每當她鼓起勇氣想要坦白的時候,總是會被父母對她的期待給擊敗。
"曉萱,等你的錄取通知書一到,爸就帶你去北京看看,提前熟悉一下環(huán)境。" 苗建國興奮地說。
"媽已經(jīng)開始給你準備東西了,北京比咱這兒冷,得多帶些厚衣服。" 李秀芬溫柔地說。
聽到這些話,苗曉萱的內疚感就會達到頂點。
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壞的女兒,欺騙著最愛她的人。
04
8月15日,距離開學還有半個月,苗曉萱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下去了。
她必須要開始為去云南做準備,也必須要想辦法應付父母。
這天早上,苗建國突然宣布了一個讓苗曉萱措手不及的決定。
"閨女,爸決定了,今天就去賣掉那塊手表,給你當生活費。"
苗曉萱一愣:"什么手表?"
"就是爸結婚時你媽給買的那塊梅花牌手表,現(xiàn)在能賣8000塊錢。" 苗建國說得很輕松,但苗曉萱聽出了他語氣中的不舍。
那塊手表是父母結婚時的定情信物,也是家里唯一值錢的東西。
父親平時舍不得戴,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會拿出來戴一下。
苗曉萱記得小時候,每當父親戴上那塊手表,整個人都會變得格外精神。
"爸,不用賣手表,我們可以申請助學貸款。" 苗曉萱急忙說道。
"助學貸款?那是要還的,咱不能讓你畢業(yè)了還背著債。" 苗建國搖搖頭,"再說,爸這塊表放著也是放著,賣了給你花,值得!"
說完,苗建國就真的拿著手表出門了。
苗曉萱想要阻止,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
中午的時候,苗建國拿著一沓鈔票回來了,臉上寫滿了得意。
"8200塊錢!比預期的還多了200!" 他興奮地把錢交給李秀芬,"這下曉萱的生活費不愁了。"
李秀芬接過錢,眼圈紅了:"這手表你戴了20年..."
"戴了20年也夠本了,現(xiàn)在該為女兒服務了。" 苗建國豪爽地說。
但苗曉萱看到,父親的手腕上,還留著手表壓出的淡淡痕跡。
當天晚上,李秀芬又宣布了一個決定:"媽這半個月要多加些班,爭取再掙1000塊錢。"
"媽,您已經(jīng)夠辛苦了..." 苗曉萱心疼地說。
"不辛苦,為了女兒,媽再累也愿意。" 李秀芬溫柔地摸摸女兒的頭,"你在北京花錢的地方多,多準備點總是好的。"
從那天開始,李秀芬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點才回家。
平時8小時的工作,現(xiàn)在變成了12小時。
看著母親疲憊的身影,苗曉萱的心如刀絞。
更讓她難受的是,李秀芬竟然開始給她織毛衣。
"北京冬天冷,媽給你織件厚實的毛衣。"
每天晚上,李秀芬都會在昏暗的燈光下織毛衣,織到很晚。
她的眼睛本來就不好,長時間織毛衣讓她的眼睛更加疲勞。
苗曉萱看著母親瞇著眼睛一針一線地織著,心痛得無法呼吸。
"媽,我去云南..."
話剛說到一半,苗曉萱又咽了下去。
她差點脫口而出說自己要去云南,不是北京。
"云南?云南怎么了?" 李秀芬抬起頭問道。
"沒事,我是說云南的天氣好像也很冷。" 苗曉萱趕緊圓謊。
"云南哪有北京冷,你說的什么話。" 李秀芬搖搖頭,繼續(xù)織毛衣。
8月20日,苗奶奶做了一件讓苗曉萱更加愧疚的事。
那天下午,奶奶悄悄把她叫到房間里,從枕頭下拿出一個小布包。
"曉萱,這是奶奶攢的1200塊錢,你拿著。"
苗曉萱看著那些皺巴巴的鈔票,知道這是奶奶一塊錢一塊錢攢了兩年的結果。
"奶奶,我不要,您留著買藥。"
"奶奶老了,要那么多錢干什么?" 奶奶強行把錢塞到她手里,"你是咱家的希望,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
"奶奶..." 苗曉萱哭了。
"別哭,這是好事。" 奶奶慈祥地笑著,"奶奶沒文化,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你成才?,F(xiàn)在愿望實現(xiàn)了,奶奶死也瞑目了。"
聽到這話,苗曉萱哭得更厲害了。
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壞的孫女,拿著奶奶的救命錢,卻要去一個連奶奶都不知道的地方。
同一天,苗曉萱偷偷在網(wǎng)上訂了去昆明的機票:8月26日,下午3點起飛。
她還在云南師大附近訂了一個青年旅社,準備開學前先適應一下環(huán)境。
做完這些,她感覺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每一個準備離開的動作,都像是對家人的背叛。
8月25日晚上,李秀芬終于把毛衣織好了。
那是一件厚厚的羊毛衫,花了整整十天的時間。
"來,試試合不合身。" 李秀芬興奮地讓女兒試穿。
毛衣很合身,也很溫暖,但苗曉萱知道,她永遠不會在北京的冬天穿上它。
"媽,謝謝您。" 她抱著母親,眼淚又一次流了下來。
"傻孩子,謝什么。" 李秀芬拍拍女兒的背,"你在北京要照顧好自己,有困難就給家里打電話。"
那一夜,苗曉萱幾乎沒有睡著。
她躺在床上,聽著父母在隔壁房間的對話。
"明天就要送曉萱去北京了,真舍不得。" 李秀芬的聲音有些哽咽。
"舍不得也得送,這是為了孩子的前途。" 苗建國安慰著妻子,"等曉萱在北大畢業(yè)了,咱們一家人就都苦盡甘來了。"
聽到這些話,苗曉萱把臉埋在枕頭里,無聲地哭著。
她知道,明天就是最后的時刻了。
她必須要面對自己制造的這個巨大的謊言,也必須要承擔欺騙父母的痛苦。
但無論如何,她都不會后悔自己的選擇。
因為她愛這個家,愛她的父母,愛她的奶奶。
她寧愿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看到家人為了她而傾家蕩產。
05
8月26日清晨6點,苗曉萱被輕微的敲門聲驚醒。
"曉萱,起床了,媽給你做了最愛吃的雞蛋面條。" 李秀芬的聲音透著不舍。
苗曉萱睜開眼睛,看到窗外還是一片灰蒙蒙的天色。
今天就是她離開家的日子,但父母以為是送她去北京,而實際上她要去的是昆明。
她慢慢地坐起身,心情復雜到了極點。
一方面,她即將開始新的人生;另一方面,她即將用一個巨大的謊言告別家人。
"來了,媽。" 她努力讓聲音聽起來正常。
走到客廳,苗曉萱看到餐桌上擺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雞蛋面條,還有她最愛吃的咸菜。
苗建國已經(jīng)穿好了他最體面的那套衣服,那是他結婚時穿的西裝,雖然已經(jīng)有些舊了,但依然很整潔。
"爸,您怎么穿這么正式?" 苗曉萱問道。
"送女兒去北大,當然要穿正式點。" 苗建國整理著領帶,滿臉自豪,"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北大學生的父親!"
聽到這話,苗曉萱差點掉下眼淚。
她知道父親有多看重這件事,知道能送女兒去北大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
但她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
"快吃吧,一會兒出租車就到了。" 李秀芬催促道。
苗曉萱低頭吃著面條,每一口都像嚼蠟一樣難以下咽。
她想起小時候,每當她生病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母親總是會給她做這樣的雞蛋面條。
那時候她總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但現(xiàn)在,她卻食不知味。
"奶奶呢?" 苗曉萱問道。
"奶奶昨晚哭了一夜,現(xiàn)在還在睡。" 李秀芬紅著眼圈說,"她說不送你了,怕忍不住哭。"
苗曉萱放下筷子,走到奶奶房間門口。
透過半開的門,她看到奶奶蜷縮在床上,看起來是那么的弱小。
她輕輕推開門,走到床邊。
"奶奶..." 她輕聲叫道。
奶奶睜開眼睛,看到是孫女,立刻坐了起來。
"曉萱,要走了?"
"嗯,我來跟您告別。" 苗曉萱握住奶奶的手。
"好孩子,到了北京要好好學習,也要照顧好自己。" 奶奶的眼中含著淚水,"奶奶等著你的好消息。"
"奶奶,您也要保重身體。" 苗曉萱哽咽地說。
"奶奶沒事,你是奶奶的驕傲。" 奶奶顫抖著手撫摸著孫女的臉,"去吧,別讓你爸媽等急了。"
苗曉萱緊緊抱了抱奶奶,然后快速走出房間。
她知道如果再待下去,她一定會忍不住說出真相。
7點半,出租車準時到達。
司機師傅看到苗建國穿得這么正式,好奇地問:"這是有什么大事嗎?"
"送女兒去北京上大學!" 苗建國驕傲地說,"北大!"
"哎呀,了不起!" 司機師傅豎起大拇指,"北大學生啊,將來肯定有出息!"
苗建國聽了更加得意,在車上一路跟司機師傅介紹女兒的優(yōu)秀。
"我閨女是今年的省狀元,698分!全省第一!"
"真的?那可太厲害了!" 司機師傅嘖嘖稱贊。
苗曉萱坐在后座,聽著父親驕傲的聲音,心如刀絞。
她知道父親有多么需要這種認可,多么希望別人知道他有一個優(yōu)秀的女兒。
但她也知道,這一切的榮耀都將在今天結束。
到了機場,苗建國堅持要送到登機口。
"爸媽,你們就送到這里吧,我自己進去就行。" 苗曉萱試圖阻止。
"不行,一定要送到登機口!" 苗建國固執(zhí)地說,"這是我女兒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我一定要親眼看著她登機!"
沒辦法,三人一起通過了安檢。
候機廳里人來人往,很多都是送孩子上大學的家庭。
苗建國環(huán)顧四周,然后對苗曉萱說:"曉萱,咱們在這里拍張照吧,紀念一下。"
他拿出那部用了五年的老式手機,笨拙地調試著拍照功能。
"我來吧。" 李秀芬接過手機,"你們父女倆合個影。"
苗建國摟著女兒,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苗曉萱努力擠出笑容,但心里卻在流血。
她知道這張照片將成為父親永遠的珍藏,也將成為她永遠的痛苦回憶。
拍完照,苗建國拿出那8200塊錢,全部塞給了女兒。
"這是爸媽攢的,你先用著。"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到了北京要省著點花,有困難就給家里打電話。"
"爸..." 苗曉萱想要拒絕,但苗建國已經(jīng)強行把錢放到了她的包里。
"別跟爸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李秀芬也拿出一個包裹:"這里面有媽給你織的毛衣,還有一些家里的特產。"
她仔細地整理著女兒的衣服,就像她小時候上學前一樣。
"記住,在北大要好好學習,別給家里丟臉。"
"媽,我知道。" 苗曉萱努力控制著情緒。
就在這時,她的手機收到了一條微信消息。
是同班同學小王發(fā)來的:一張北大校門的照片,還有一段文字:"剛到北大報到,好興奮!曉萱,你什么時候到?"
看到這條消息,苗曉萱感覺天旋地轉。
她想起自己本來也應該出現(xiàn)在那張照片里,想起自己本來也應該站在北大的校門前...
眼淚瞬間涌了出來。
"曉萱,怎么哭了?" 李秀芬緊張地問道。
"媽,我舍不得你們。" 苗曉萱哽咽地說。
這是真話,也是她唯一能說的真話。
"傻孩子,都是大姑娘了,還哭鼻子。" 苗建國也紅了眼眶,"有出息的孩子都要離開家的,這是好事。"
就在這時,廣播響起:"前往昆明的CZ3247次航班開始登機..."
苗曉萱的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
幸好這時候父母正在整理她的行李,沒有注意到廣播內容。
"走吧,該登機了。" 苗曉萱努力讓聲音聽起來自然。
她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下去一定會露餡。
三人走向登機口,苗曉萱的腿幾乎已經(jīng)軟了。
"曉萱,記住爸媽的話,在北京要照顧好自己。" 苗建國最后一次擁抱女兒。
"有什么事就給家里打電話,家里永遠是你的后盾。" 李秀芬緊緊抱著女兒,舍不得松手。
"我知道,爸媽,你們也要保重身體。" 苗曉萱努力忍著眼淚。
終于,她拖著行李走向了登機口。
走了幾步,她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父母還站在那里,眼中滿含不舍,還在不停地揮手。
苗曉萱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如決堤的洪水般涌出。
周圍的旅客看著這個突然大哭的女孩,都投來了同情的目光。
一位空姐走過來關心地問:"小姑娘,怎么了?需要幫助嗎?"
"沒事,就是舍不得家人。" 苗曉萱擦著眼淚說。
"理解,第一次離家都是這樣的。" 空姐溫柔地安慰道。
苗曉萱點點頭,但她知道,自己哭的不僅僅是因為離別。
更多的是因為欺騙,因為愧疚,因為對不起父母的期待。
當飛機終于起飛的時候,苗曉萱透過艙窗看著下面越來越小的城市。
那里有她的家,有愛她的父母,還有那個她永遠無法彌補的謊言。
飛機因為雷雨天氣延誤了兩個小時,苗曉萱坐在候機廳里,眼淚早已哭干。
身邊的旅客投來異樣的目光,她趕緊低頭拭去眼角的淚痕。
就在這時,手機鈴聲響起,是父親的號碼。
她的手抖得幾乎握不住手機。
"爸..." 她的聲音哽咽得說不出完整的話。
"曉萱,你到北京了嗎?" 父親的聲音透著關切和期待。
"還沒...飛機晚點了。" 她努力讓聲音聽起來正常,但每個字都像吞下玻璃渣一樣痛苦。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
然后,傳來父親異常平靜的聲音...
苗曉萱握著手機的手開始劇烈顫抖,候機廳里嘈雜的聲音仿佛瞬間消失了。
周圍的旅客看著這個突然哭得撕心裂肺的女孩,都停下腳步,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而電話里,父親接下來的那句話,徹底擊垮了她最后的心理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