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習慣了過去掙錢容易,現(xiàn)在沒那么容易了,就很焦慮悲觀”。在8月13日于海南藍灣綠城威斯汀度假酒店舉辦的2025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fā)研究院院長樊綱指出,其實所有市場經濟國家都曾面臨經濟波動的情況,中國40多年沒有遇到過這種大的危機,而且還有5%的經濟增長,卻也導致大家陷入焦慮,從而影響了消費行為。
“銀發(fā)經濟”已變成當前重要的消費群體
樊綱指出,目前中國經濟主要問題在于需求不足。目前我國消費占GDP的比例約為65%;若剔除約15%的政府消費,我國居民消費占比則僅為40%;而美國為80%,其他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等國的比例在60%-70%左右,“相比之下,我國居民消費明顯處于嚴重不足的狀態(tài)”。
樊綱表示,需求和需要是兩個概念,需求是有貨幣購買能力支撐的需要。需要的東西很多,比如想住1000平方米的房子,但實力只夠買30平方米的房子,這樣實際需求只是30平方米。在物品很匱乏的時候,因為沒有收入、沒有資產,所以提不出更大的需求,能有收入支撐的需要才能叫做市場的需求。
樊綱指出,收入決定了個體的消費,尤其是工資收入,可支配性收入低了,消費也會出現(xiàn)不足。大家都非常關注社保問題,后顧之憂少了之后,居民就可以少儲蓄一點,當前的消費就可以提高。現(xiàn)在被稱為紅光滿面、到處旅游的正是當年加入了社保的群體,銀發(fā)經濟已變成當前重要的消費群體。他認為,如果動用一些國有資產,去補充養(yǎng)老基金的不足,使得養(yǎng)老可以比較高水平的覆蓋更多的人群,將會對消費需求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發(fā)達國家早年也經歷經濟波動,中國仍有巨大發(fā)展?jié)摿?/strong>
樊綱指出,中國經濟在當前階段,實物消費已經產能過剩,服務性消費還有待發(fā)展,特別是醫(yī)療、康養(yǎng)、娛樂、時尚、旅游等系列的服務性消費還有待增長,下一階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擴大,服務消費將是支撐消費增長的一個重要的領域。今年以來,從兩會開始,到中辦國辦聯(lián)合發(fā)文提出了30條提振消費的措施,真正把提振消費作為宏觀經濟的戰(zhàn)略性的決策,各級政府也補貼企業(yè),補貼供給側,補貼生產力,從而將需求傳導到供給側,這是一個健康的循環(huán)。
針對中國房地產的新趨勢,樊綱表示,在房價下跌的情況下,大家的預期很難扭轉,但其實所有市場經濟國家都面臨過這種經濟波動的情況。
樊綱指出,中國經濟現(xiàn)在確實面臨著各種問題,這也是發(fā)達國家市場經濟早年都經歷過的事情,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仍然處在早期發(fā)展階段。如果遵循經濟的規(guī)律,吸取各國發(fā)展的經驗,制定出正確的政策,預計中國還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τ写龑崿F(xiàn),潛在總供給一定能夠在需求的拉動下實現(xiàn)更快的增長。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邱永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