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
經(jīng)歷了千年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傳承
有著豐富的民間文學基礎
它們是民間智慧和經(jīng)驗的結晶
更是時光在閔行這方土地上駐足
并留下的印記
我們需要去打撈屬于自己的故事
更需要把故事講下去
“發(fā)現(xiàn)閔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的第二十八季,我們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來誦讀《小辰光,那些故事——閔行民間文學匯編》。今天,你將聽到的是《靜夜閑聽——巧匠金如?!?。
在民國時期,顓橋鎮(zhèn)西北石家埭出了個巧手竹匠金如海。他粗工打籬笆,細工編篾席,出活又快又好。
一日,鎮(zhèn)上有權有勢的周老相派人來請金師傅。金師傅到了周家,周老相說要為剛出世的小少爺做只搖籃。金師傅笑笑說:“做只搖籃可以,至少三十工?!敝芾舷嘁宦?,心里打轉,人家都說他的手藝又快又好,為啥給我編只搖籃偏要三十工呢?他兩只老鼠眼骨碌碌一轉,說道:“只要你把本事拿出來,幾工不論,要是做的搖籃不稱我的心,你這碗竹匠飯也就吃到底了?!苯鹑绾R舱f:“老相公放心,我的本事全在皮里,要用拿出來就是。不過,我做生活有個脾氣,每日吃過飯要去趟茶館,你無論如何不能心焦,不然,另請高明?!敝芾舷嗫粗厮氖炙?,倒也不在乎這些。兩人就此講定。
第二日起,金師傅到周家上工了。開竹劈篾,就用了十天。周老相日日監(jiān)工,拿起劈好的篾橫看豎看,實在板不著雀絲,只得無話可說。一晃又是十天,搖籃只扎成元寶殼。金師傅卻不憂不急,日日孵茶館。周老相心焦了,但有約在先,不好發(fā)作。眼看三十天到了,金師傅卻整天不到周家上工了。周老相沉不住氣,尋到茶館里,只見金師傅在扯山海經(jīng)。金師傅見老相公尋到茶館,連忙打招呼:“放心,老相公放心,后天一定交貨!做得不稱心不要你工鈿?!敝芾舷鄽夂艉糇吡?。
過了二日,周老相正要出門,金師傅喊住了他,說是搖籃編好了。周老相跟他去一看,眼前頓時一亮,只見這只搖籃編得實在巧,四周是云頭花朵,八仙活靈活現(xiàn),眠席上編出雀鹿同春圖案,潑盆水上去,滴水不漏。周老相看得服帖,三十工工鈿連忙照付。
事后,金如海在孵茶館時揭穿底細。原來,憑他的手藝這只搖籃只消十工,只因當時有位說書名家在茶館里講《三打大名府》,他想有頭有尾聽個結果,才拖成三十天。周老相盡管會算,卻連金師傅孵茶館聽書也付了工鈿。從此,巧匠金如海就越加出名了。
2023年5月起,區(qū)政協(xié)辦公室、區(qū)教育局、團區(qū)委和區(qū)融媒體中心聯(lián)合推出了“發(fā)現(xiàn)閔行之美”系列叢書誦讀活動,陸續(xù)邀請閔行區(qū)多所學校的青少年一起來讀好書、善讀書、懂歷史、愛家鄉(xiāng),合力推動“閔行情”讀書活動落到實處。
第二十八季,我們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來誦讀《小辰光,那些故事——閔行民間文學匯編》。本書作為“發(fā)現(xiàn)閔行之美”文史系列叢書中“民藝鄉(xiāng)俗”輯中的一冊,從口頭文學到書面文字,在盡量保持民間文學“原始狀態(tài)”的同時,緊扣本土特色和風情,當翻開這本書的時候,確能感受到濃郁的民藝鄉(xiāng)俗、生活氣息,感受到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和英雄人物英勇無畏、懲惡揚善的正義力量。
2025年8月起,第二十八季正式開啟,每個工作日的21:30,我們不聽不睡!
一起聆聽閔行聲音,發(fā)現(xiàn)閔行之美……
朗讀: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小學 王婧語
編輯/初審:陳依婷
復審:何婷婷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