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那閨女2025》的鏡頭下,孫怡眼眶泛紅,聲音哽咽:“現(xiàn)在看愛情劇,早已沒有當初那種感覺了?!?/p>
她坦言自己經歷過太多次愛情,“吃夠了愛情的苦,如今只會為親情流淚,尤其是想起母親的話語和女兒成長點滴時?!?/p>
當閨蜜吳優(yōu)坐在身旁點頭,孫怡重復著母親那句沉甸甸的忠告:“誰都沒用,最靠譜的還是父母?!?/p>
這句話背后,藏著一個曾為愛情奮不顧身的女孩,在婚姻幻滅后的清醒與無奈。
01 童話婚姻的誕生與崩塌,從一見鐘情到勞燕分飛
2015年東京電影節(jié)紅毯上,董子健對孫怡一見鐘情。這位京圈太子被孫怡的笑容俘獲,輾轉聯(lián)系到她的經紀人,展開了熱烈追求。
“東京的雨不如你笑眼明亮”——董子健的情話迅速攻陷了孫怡的心。
半年內七次探訪、搜羅全城川菜館滿足她嗜辣的喜好、提前買好電影票等待驚喜……這些細節(jié)堆砌起一段童話般的開端。
2016年10月,兩人在微博高調官宣戀情。次年5月登上雜志封面宣布婚訊,9月女兒出生。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但沒人能想到,光鮮的表象下,裂痕早已滋生。
孫怡在節(jié)目中透露,懷孕時僅電話通知父母婚事,老人連董子健是誰都不知曉。更耐人尋味的是,直到離婚,那場象征接納的婚禮始終缺席,婆婆王京花的態(tài)度昭然若揭。
2022年8月8日,董子健一句“咱都好好的”與孫怡“從前祝我們,今后祝你我”的回應,為五年婚姻畫上句號。
女兒由孫怡父母撫養(yǎng),董家未爭撫養(yǎng)權的細節(jié),暴露了這段關系中根深蒂固的疏離。
02 撕裂的“大女主”人設,眼淚背后的流量博弈
離婚后的孫怡,迅速貼上獨立女性的標簽。她手握“遠離男人”字樣的手機殼亮相綜藝,在《再見愛人2》中輸出“沒有不說謊的男人”等犀利觀點。
觀察室里她剖析嘉賓心理句句戳心,被網友贊為“大女主、人間清醒”。
但人設卻在現(xiàn)實面前搖搖欲墜。當被拍到與戀綜男嘉賓滕光正牽手吃火鍋,又被其前女友質疑插足時,孫怡一句“讓他滾了”的回應,讓“遠離男人”的宣言顯得蒼白。
如今在《我家那閨女》中,她再度淚訴婚姻中失語權:婆婆強勢、丈夫疏離、自己被迫產后四個月復出拍戲、靠母親帶娃七年……
有觀眾心疼她的遭遇,更多網友卻開始厭倦:“第一次流淚是心疼,第五次只剩厭倦”。
社交媒體上質疑聲四起:“消費前夫”“立人設翻車”“借清醒女主洗白”。
03 被遮蔽的星光,那些被遺忘的演技高光
當婚姻話題淹沒公眾視線,人們幾乎忘了:孫怡本是個有作品的演員。
2015年《羋月傳》中的楚國公主羋瑤初露鋒芒,同年主演的《我的青春期》作為唯一華語片入圍東京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2016年憑《歡·愛》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亞洲新人獎最佳女演員。
真正讓她躋身國民視野的是《十五年等待候鳥》中堅韌的黎璃。
觀眾感嘆:“以前以為黎璃很好看,后來發(fā)現(xiàn)漂亮的是孫怡?!?緊接著《因為遇見你》創(chuàng)下27個收視冠軍的紀錄,讓她摘得國劇盛典年度新晉女演員。
婚姻似乎成為孫怡事業(yè)分水嶺。產后她以《人生若如初相見》等劇維持曝光,但產量銳減至年均一兩部。
離婚后資源更是斷崖下跌:2023年僅客串《為有暗香來》,2025年才等到主演的《余燼之上》。
反觀董子健,離婚后轉型導演的處女作《我的朋友安德烈》斬獲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藝術貢獻獎,新作《刺殺小說家2》劍指十億票房。
而曾經的那個女主角,已在資源寒冬中步履維艱。
04 再見愛人?愛情觀察者的退場
三季《再見愛人》中,孫怡曾是最鋒利的觀察者。當嘉賓盧歌被問“在意別人看法嗎”,她秒答“在意得要死”。
面對“親密關系該展示脆弱”的論調,她犀利反駁:“偶爾可以,時間長了擱誰都會跑?!?/p>
這些金句曾讓她成為觀眾代言人,但如今的她,已失去點評愛情的立場。
《我家那閨女》中那句“結婚不是結果,離婚也不是結果,都是過程”,透露出她對婚姻徹底的幻滅。
當節(jié)目組詢問是否回歸新季,網友斷言:“她不敢去了?!?一個公開宣稱“親情比愛情靠譜”的人,又怎么會再去這種愛情節(jié)目?
她的眼淚早已澆熄了對愛情的期待,也澆滅了觀眾的信任。
演播室的燈光暗下,孫怡拭去最后一滴淚。社交平臺上,“賣慘”“消費前夫”的質疑仍在發(fā)酵。這位32歲的女演員,被困在前妻身份的繭房中。
當她在《余燼之上》片場穿梭時,或許比任何人都渴望一場演技的涅槃。應該用角色而非眼淚,重新定義孫怡這個名字。
畢竟真正的“大女主”,從不需要靠手機殼上的宣言來證明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