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徐增平嗎?就是那個把全部身家砸進(jìn)一艘報廢航母,差點(diǎn)拖垮自己公司的商人。在這個人人算計利益的時代,他偏偏做了件 “賠本買賣”—— 為了把那艘銹跡斑斑的 “瓦良格” 帶回中國,幾乎賭上了一輩子的積蓄。
如今遼寧艦在海上劈波斬浪,可很少有人還記得,二十多年前有個退伍兵,在黑海邊上盯著那艘爛船,愁得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放著好日子不過,偏要接個 “燙手山芋”
九十年代的中國海軍,正盼著一艘航母能打開局面??赡菚涸蹅儎e說造了,連摸都沒摸過像樣的航母。這時候,烏克蘭黑海造船廠那艘 “瓦良格” 進(jìn)入了視野 —— 蘇聯(lián)解體留下的半成品,扔在港口風(fēng)吹日曬,銹得都快看不出原樣了。
國家想拿下它,可明著出面不方便,烏克蘭只認(rèn)私人買家,還提了一堆苛刻條件:得有 5000 萬美元資金證明,還得保證不用來搞軍事。這哪是買船,簡直是闖關(guān)。
偏巧徐增平聽說了這事。他在香港做房地產(chǎn)賺了些錢,日子過得順順當(dāng)當(dāng),可一聽國家需要,這位退伍兵沒猶豫:“我來試試?!?身邊人勸他別傻,那船就是個空殼子,弄不好就砸手里。他只說:“哪怕能給國家當(dāng)個參照物,也值。
1998 年他飛到烏克蘭,黑海造船廠的人起初根本不信他能成事。談判桌上唇槍舌劍,他磨了一輪又一輪,硬是把價格談到了 1800 萬美元,還把全套圖紙也拿了下來。簽完合同,他連夜安排空運(yùn)圖紙回國,生怕出半點(diǎn)岔子 —— 那些畫滿線條的紙,在他眼里比黃金還金貴。
拖船回家的三年,比打一場仗還難
誰都沒想到,買船容易,拖回來比登天還難。1999 年,“瓦良格” 剛要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就被土耳其攔下了。對方張口就要 10 億美元擔(dān)保金,還說船太大怕堵了海峽。
這哪是要錢,分明是卡脖子。徐增平的公司每天要付拖船費(fèi)、停泊費(fèi),一天就燒掉幾十萬美金。他咬牙賣掉香港的幾套房產(chǎn),硬撐著。那段時間,他天天守在港口,望著那艘銹船發(fā)呆,夢里都是在算還能撐幾天。
后來還是希臘出面擔(dān)保,土耳其才松口??蛇@一路更難:繞過好望角時遇上暴風(fēng)雨,拖船的鋼纜斷了好幾次,船差點(diǎn)撞上礁石。徐增平就站在船頭,死死盯著導(dǎo)航,別人問他怕不怕,他說:“要是在這兒沉了,我這輩子都閉不上眼?!?/p>
原定兩個月的航程,硬生生走了三年零兩個月。2003 年 3 月,當(dāng) “瓦良格” 終于駛進(jìn)大連港,岸上工人放起鞭炮,徐增平躲在船尾,就說了句 “回家了”,眼淚止不住地流。
航母成了遼寧艦,他卻悄悄退到了幕后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瓦良格” 被改造成遼寧艦,2012 年正式入列,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航母。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可很少有人提到徐增平。
那會兒他的公司早就岌岌可危,債務(wù)纏身,連員工工資都快發(fā)不出了。有人找他合作,想借 “航母功臣” 的名頭造勢,全被他拒了。他說:“我做這事不是為了出名。”
后來他慢慢盤活了生意,投了些科技和環(huán)保項(xiàng)目。2013 年,他受邀登上遼寧艦,摸著嶄新的甲板,當(dāng)年那艘銹跡斑斑的船仿佛就在眼前。他沒多說什么,就拍了拍鋼板,像跟老朋友打招呼。
現(xiàn)在的徐增平年紀(jì)大了,還常去退伍軍人公益組織坐坐,偶爾捐點(diǎn)錢。有年輕人問他后不后悔,他笑了:“你見過遼寧艦出海嗎?那場面,多少錢都換不來?!?/p>
這世上總有人,不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像徐增平,把一艘船拖回了家,也把一份底氣留給了國家。他沒站在聚光燈下,但那艘劈波斬浪的航母,就是對他最好的記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