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刀槍是戰(zhàn)場上最為常見的兵器,使用簡單而殺傷力大。
到演義評書中,為了突出兵器的多樣性,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兵器。正常的武器有著刀、槍、棍、戟、鞭、锏、斧、錘等,偏門一些的武器有九股托天叉、鐵鏈、鳳翅鎦金镋等,怪異的則有禹王神槊、獨(dú)腳銅人、鐵蒺藜骨朵、踹牌等,還有一些極其獨(dú)特的武器有著特能。
在楊家將系列的故事中,就有五件奇異獨(dú)特的兵器。
鸞帶棒
鸞帶棒又叫作神煞棍棒,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兵器。
俗話說:棍是百兵之祖。不過,棍是一種無刃的兵器,雖然能橫掃一大片,但殺傷力要遠(yuǎn)小于刀槍。因此,就是演義評書中,使用棍棒的武將也較少。而趙匡胤就是使用棍棒的佼佼者,憑著一條桿棒,兩個拳頭,打成四百座軍州,創(chuàng)立三百余年基業(yè)。
趙匡胤少年之時就精通各種武藝,在汴梁城中橫行無忌。因醉鬧御勾欄,怒殺十八名女樂,趙匡胤知道闖下了大禍,拿了一條蟠龍棍就開始逃亡江湖了。
路途之上,趙匡胤又娶了張家莊的張?zhí)m英,得張員外送了一個神煞棍棒。
據(jù)說神煞棍棒本是仙家煉制,乃是無價至寶。張員外平生好僧道,昔年曾盛情款待一位仙長,仙長就贈送了他這件奇寶。這條棍棒平常之時就是一條鸞帶,可以系在腰間,使用時只要念一聲‘黃龍舒展’,就會迎風(fēng)一縱變成了一條棍棒,而且拿在手中輕如鴻毛,打在人身上重若泰山。等不用時,再念一句‘神棍歸原’,就又變成了一條棍棒。
趙匡胤本就是用棍高手,得鸞帶棒后更是如虎添翼,還省卻了隨身攜帶棍棒。后來,趙匡胤憑借鸞帶棒威震銷金橋,大戰(zhàn)過楊繼業(yè)帶領(lǐng)的楊家將,又征戰(zhàn)天下建立了大宋基業(yè)。
金輪火尖槍
金輪火尖槍是槍中之王,是楊家將鼻祖火山王楊袞的掌中寶槍。
當(dāng)年楊師厚擔(dān)任魏州總管時,花費(fèi)心思打造了十二桿金槍。這十二桿槍都是用降龍木打造的槍桿,槍尖則是用鑌鐵打造,而且各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六郎的虎牙蘸金槍和七郎的虎頭皂金槍,在槍頭鑄造有個老虎頭,槍尖舞動開來猶如張牙舞爪的猛虎咆哮。不過,金輪火尖槍才是十二桿金槍中的第一槍。
金輪火尖槍,顧名思義就是有金輪有火。這桿槍是能工巧匠打造的,在槍頭下有個八寶金輪,有著對付各種兵刃的妙用,而且里面有八顆夜明珠可以晃人眼目。再者,金輪槍的槍中有機(jī)關(guān),槍桿有孔通到槍尖,里面藏有硫磺藥球,按動機(jī)關(guān)可以轉(zhuǎn)動金輪打火,往外噴火球。楊袞就是以這桿槍前去太原城挑戰(zhàn)過無敵將李存孝,在雞寶山逼死了鐵槍將王彥章,更是曾燒過遼主耶律德光。
楊袞之后,金輪火尖槍傳給了長子楊繼康。按理來說,得金輪火尖槍者為楊家族主,但趙匡胤下河?xùn)|收楊家將時恩封了楊繼業(yè),楊繼康負(fù)氣出走去了塞北。后來到幽州之戰(zhàn)時,楊七郎從楊繼康徒弟劉子裕手中奪來了金輪火尖槍,在兩狼山又被楊繼業(yè)傳給了楊六郎。
煙火棍
煙火棍是楊排風(fēng)的兵器,也是一個可以放火的大棍。
楊排風(fēng)是天波府的燒火丫頭,自小在楊家長大。楊家是個武將世家,七郎八虎天天在家中練習(xí)武藝,楊排風(fēng)也是最喜歡看他們練武,經(jīng)常跟著在一邊比劃。就這樣,楊排風(fēng)東學(xué)一招西學(xué)一招,自己琢磨出了一套棍法,又經(jīng)過楊六郎指點(diǎn),成了一套三十六路燒火棍法。
棍法有了,還缺少一個兵器。楊排風(fēng)就請楊六郎給自己打造一個棍子,既要能打仗,還要能放火的。
楊六郎思索一番后,設(shè)計了一個煙火棍。這個棍子內(nèi)部中空,里面裝的是硫磺焰硝球,棍子兩邊有金箍,按動崩簧可以放出硫磺火球。然后,楊六郎又找了京城中最好的鐵匠,以上好的鐵料打造出了這條帶有機(jī)關(guān)的煙火棍。
煙火棍打造好后,成為了楊排風(fēng)最趁手的兵器。后來,楊排風(fēng)對戰(zhàn)遼國先鋒官馬涂溫時,煙火棍法快施展完了也沒能打敗他,就擰動機(jī)關(guān)飛出幾粒硫磺焰硝球。硫磺見火就著,烈火頓時在馬涂溫身上燃燒,將他燒的落荒而逃。
火葫蘆
孟良有綽號為神火將軍葫蘆王或者放火外公,就是因?yàn)樗幸粋€火葫蘆。
在楊家將中,孟良可謂是一個傳奇的福將。因孟良精通三川六國的番語,曾入幽州盜馬盜鳳發(fā),十分傳奇。不過,要說孟良的武藝,就如同程咬金一樣,使用一柄車輪板斧,有著劈腦門、扎眼仁、剔排骨、砍肉錘、剁馬蹄幾招,又快又急,十分嚇人。但是,這幾招拿不住敵人就不行了。幸好孟良還有個火葫蘆,可以放火燒人。
火葫蘆本不是孟良的,而是老道鄭道平的。這個鄭道平正是孟良的親舅舅,他偶然遇見失散多年的外甥孟良后,交談后才得知他是鎮(zhèn)守三關(guān)的大將,不由得很是欣慰。不過,老道看外甥只有三招半的斧法,擔(dān)心他的安全,就把珍藏多年的火葫蘆給了他防身。
這個火葫蘆也是專門打造的,里面裝滿了硫磺球,還裝有彈簧機(jī)關(guān)。只要打開火葫蘆嘴,拍動葫蘆底,就可以飛出火球,迎風(fēng)就著。
孟良得這個火葫蘆后,多曾火燒遼軍。后來,大破天門陣時,孟良也使用火葫蘆破陣,是個不可多的奇寶。
當(dāng)然,孟良也用火葫蘆惹過禍。在去穆柯寨借降龍木時,孟良和焦贊被穆桂英打了一頓,就曾以火葫蘆放火燒山。
孟良之后,火葫蘆也成了孟家的傳家寶,孟良的后人也曾用這個奇寶立過大功。
三皇劍
三皇劍是黃鳳仙的兵器,是一柄削鐵如泥的寶劍。
劍是百兵之君。一般來說,武將的身上都會配備寶劍。但是,劍又并不是征戰(zhàn)沙場的兵器,不適合沖鋒陷陣或者單挑,很少有人以劍為武器,倒是以劍自刎得人不少。
黃鳳仙的主兵器是繡絨大刀,背負(fù)的三皇劍只是輔助兵器。不過,黃鳳仙征戰(zhàn)中可以切換刀劍,加上三皇劍是高人鍛造,鋒利無比,是她最強(qiáng)的依仗。
在對戰(zhàn)宋軍時,黃鳳仙曾以三皇劍削掉楊宗英亮銀槍的槍頭,也削掉了雙槍將何慶的兩個槍頭。就是大刀王蘭英對上黃鳳仙,大刀也是被她削掉了一截,十分犀利。
黃鳳仙憑著大刀和三皇劍成為宋軍的一個勁敵,一時無人可制。幸好黃鳳仙本也是宋朝人,認(rèn)祖歸宗投了宋營,又在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時立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