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真神”張曼玉重新出來營業(yè)了。
最近小紅薯真是紅到?jīng)]邊了。一邊流量被趙姐直播帶到起飛,另一邊,張曼玉都來入駐了。
這潑天的富貴,薯子也是接住了哈。
要問張曼玉入駐的含金量為什么這么高?
首先就是“上古真神”的地位擺在那,一張圖,深藏功與名。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wǎng)友是懂比喻的:
咱就是說,人怎么能爭氣到這個地步。
曼玉粉絲,你們吃的真好啊,這是搞到真神了。
另一個就是,這次真是好久不見哈。
這么說吧,從04年《清潔》那部電影結束之后,張曼玉就退圈了,除了后面偶爾出來接個音樂節(jié)的活(這個后面細說)
退圈這些年,她就過著一種“居無定所”的生活。香港,倫敦,巴黎,和抽盲盒似的,你不知在哪兒就遇到張曼玉了。
她做飯,騎車,citywalk,就是不演電影。
決絕到什么程度呢?
大導演王晶后來碰到張了,邀請她出山,曼神表示:婉拒哈,我對電影不感興趣了。
王晶以為她在搞抽象,結果她是真的。
算算《清潔》到現(xiàn)在,張曼玉退圈已經(jīng)21年了。
于是這次回歸,就有人開始陰謀論了,“張曼玉復出一定是為了賺錢!”
畢竟,現(xiàn)在直播帶貨那么賺錢哈,要是咱們“上古真神”上陣,分分鐘喜提一套房不是?
要說,曼神出山,就是抱著玩兒的心態(tài)??!
比起賺錢,她這次完全就是在嘗試一種與世界連接的新方式。
理由有二。
首先,她連自己都懶得蹭。
按理來說,一個“上古真神”回歸,最好的引流話題必然是回憶殺。
張曼玉那么多經(jīng)典角色,阮玲玉、蘇麗珍、李翹、小青……
隨便一個,她拿什么輸!
然鵝,她沒有哈。
她發(fā)的全是自己的日常。剪輯還是自己剪的,不咋專業(yè)的角度看,后面的轉場甚至還有點生硬(不是
很明顯,她直接拋棄了演員身份,更希望以普通人張曼玉的身份和大家分享生活。
其次,她真不缺錢。
這次她開賬號發(fā)的視頻,網(wǎng)友扒出來:她竟然穿優(yōu)衣庫,于是就開始唱衰。
我說各位要不要看看曼神的配飾,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六位數(shù)的卡地亞。
79塊錢的優(yōu)衣庫配上六位數(shù)的卡地亞,真沒招了……
穿搭基礎,配飾就不基礎,這句話是用來形容曼神的叭!
再退回來說,陰謀論曼神“回歸賺錢”的人,一定是看過很多關她國外生活的報道。
那些標題,放到如今看也是觸目驚心哈。
想說,是有多狠,才能把一個追求自由的女演員杜撰成落魄的中女?
還有就是,媒體口中的“貧民窟”,實際上是中產(chǎn)住宅,只不過人家出入比較隨性,沒那么多安保條條框框。
8過,就算這樣看起來“落魄”的生活,在張曼玉心里,也是比燈紅酒綠的名利場大house自在不知多少,這在她的采訪里也得到證實。
而且深扒一下就知道,張曼玉哪有媒體寫的那么慘,人家早就實現(xiàn)財富自由了。
80年代她就開始在香港和倫敦買房了。當時在倫敦買的房子,被媒體形容是非富則貴。
然后就一直買一直爽。
14年的時候又回香港瘋狂購房,后來網(wǎng)友給她算了一筆賬,她在香港的房子,市價高達快三個小目標了。
而且仔細算算,她開始瘋狂購房的時候,也是事業(yè)起飛的時候,誰看了不說一句,姐真的是美貌與智慧并存哈。
還有就是10年前,曼神和一個設計師談戀愛,兩人不是在北京工作嘛。
然后姐順勢也在北京買了房。據(jù)說還是全款。
十多年前,全款,嗯,
也就是說,手握如此多的不動產(chǎn),還在北京、香港、倫敦這些寸土寸金的地方,就算曼神一百年不工作,也不會餓死。
所以真的會有人覺得,張曼玉缺錢嗎?
而且再深扒一下曼神的商業(yè)價值,那更是貴到?jīng)]邊了。
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對比,03年的時候,有媒體把張曼玉和梁朝偉的廣告費拿出來對比。
這誰能想到啊,張曼玉一個品牌的代言費就有一個小目標,而梁朝偉只有她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商業(yè)價值,還是房產(chǎn)投資,張曼玉都是全方位碾壓的存在。
也就是說三十年前,張曼玉就實現(xiàn)財富自由了。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姐在04年的時候,說不干就不干了,說退圈就真的沒有再回來。
一方面,錢永遠是底氣,畢竟,世俗的成功給人沖動的自由。
另一方面,要從張曼玉本身出發(fā),那就是她的主體性。
張曼玉是一個主體性非常強烈的人。她所有的人生決定,都是圍繞“我”做出的。
說白了,她就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那些自由率性的舉動,那些超前的世界觀,也不過是一種主體性的外化罷了。
比如上面提到的,她早年從娛樂圈“退休”,除了錢賺夠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她自己覺得沒意思了。
按照張曼玉的說法,該得的獎都得完了,再遇到什么劇本都沒有激情了,那作為演員的使命就是完成了。
那什么是有意思的呢?唱歌。
也就是拍《清潔》那個時間節(jié)點,因為進錄音棚給她興奮的不行,于是她就決定:
我要做個singer!
嗯,不想當歌手的演員不是好的包租婆。
這在當時看來多荒謬啊家人們,一個電影大滿貫的女演員,跑去唱歌,但放在張曼玉這個人身上,你又覺得合理了。
雖然后面她以歌手的身份登上草莓音樂節(jié),讓全世界都知道了她“五音不全”。
媒體開啟群嘲模式,網(wǎng)友們也沒放過她,但如何呢?又能怎啊?
在張曼玉看來,我憑什么因為你們說三道四,我就不唱了?我就要唱就要唱!
讓我“封麥”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我自己不想唱了。
說白了,你充其量讓我難受一會兒,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咱們就是說,好心態(tài)決定女人的一生!
其實從這件事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張曼玉真的是內(nèi)核很自我的一個人。
換句話說,人生哪個階段,她都在屏蔽外界聲音,勇敢地表達自我。
年輕的時候。
當時香港最火的節(jié)目叫《今夜不設防》,看名字就知道這尺度有多大哈。
然后幾個主持人黃霑、蔡瀾他們,火力超猛,也是沒放過任何一個嘉賓。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張曼玉那段經(jīng)典詠流傳的采訪。
黃上來就給她挖坑,問她參加選美是不是愛慕虛榮?。?/p>
結果就是張曼玉爽快承認了,旁邊的三大才子都愣了:這是遇到對手了……
張曼玉不僅承認自己的野心,還表示:說真話也不行啦?又不丟人。
果然,真誠是唯一的必殺技。
后來上另一檔節(jié)目,也是被主持人倒油。
對方先是吧啦吧啦表示,年輕時的張曼玉沒那么好看呀,怎么現(xiàn)在好看了。
Emmmm,這是既說人家年紀大,又說人家不好看啊,還舞到人家正主面前了。
幸好張曼玉反應快,直接順著他說,啊對對對,我整了牙,我還經(jīng)歷了時間的“摧殘”
主持人:完蛋啦,這波沖我來的。
還有后來拍《阮玲玉》,一開始定的梅艷芳,結果換成張曼玉。
所有人都不看好她,可偏偏她最爭氣。
拿下金像獎和柏林影后。
獲獎那一刻,沒有感謝這感謝那,框框一頓發(fā)言,直接為自己發(fā)聲,完全是大女主級別的。
要是當時娛樂圈有“活人感”這個詞,那八姐認為,張曼玉實至名歸!
中女時代。
如果說年輕時候的張曼玉,未經(jīng)雕飾的坦蕩,是她主體性的外化。
那中女時代,她的各種世界觀,更是自我到?jīng)]邊了。
尤其是愛情這塊。
08年的時候,她接受采訪,被魯豫問到生小孩這件事,她的意思是結婚和生小孩,出發(fā)點必須是“你要”
嗯……這個“你”字就很妙不是?
在張曼玉看來,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就算生孩子也是自己想才行。
要不說人家這婚姻觀超前呢,這個時代,也是終于追上張曼玉了哈。
然后她又拿自己舉例子,說自己結婚又離了,原因就是自己不開心了,覺得在已婚的環(huán)境中被束縛了。
嗯,又一次提到了自己。自我主體性已經(jīng)夠明顯了八!
張曼玉口中的前夫,其實就是給她拍《清潔》的外國導演。據(jù)說,兩人的離婚協(xié)議書還是在拍攝現(xiàn)場簽的,如果是真的,這也太抓馬了八。
很多人看到這里,或許會覺得,張曼玉一定是在婚姻里吃盡了苦頭,所以才有了如此感悟。
然鵝,深扒后發(fā)現(xiàn),張曼玉對愛情的態(tài)度一向如此哈。
一個證明,97年的時候,她和梁家輝張國榮一起上節(jié)目聊天。
梁家輝就問張曼玉理想型啥樣?。?/p>
張曼玉那時候就堅定的表示:一定要給自己自由,也希望對方不要過度關注金錢。
只能說……人會在不同年齡段愛上性轉版的自己。
還有就是坊間流傳她談過11段,白月光是爾冬升,又是梁朝偉的紅玫瑰。
把她塑造成一個在愛情里特別可憐被動的女人。
她在愛情里踩過坑,可沒丟過自我。
當年和爾冬升分手,被問到原因就是:一個想要浪漫和鮮花,一個想要人伺候。
潛臺詞不就是:我不想洗手做羹湯?
后來參加吳君如的節(jié)目,因為是熟人劇,被問到和梁家輝的婚外戀傳聞。
先是大聲表示,哎呀我解釋也沒有用啊。
然后又說:如果一個女人知道對方有家室還撲上去,那就是活該。
言外之意:我不會犯傻。
退一萬步講,追張曼玉的人早就排到了巴黎,更何況,她在大眾面前曝光的這些戀情,都是坦坦蕩蕩。(雖然是真的受傷)
前半生都在談戀愛的張曼玉,又何嘗不是在戀愛中探索另一種人生呢?
嘗試過才知道,親密關系是要被束縛的,于是主動選擇放棄。
距離張曼玉上一段戀情(在大眾面前曝光的)結束已經(jīng)過去十年了。
如今的張曼玉,再回到大眾面前,大家再討論起她,不再關乎愛情。是她的松弛,是她的蓬勃生命力。
這對忠于本我的張曼玉而言,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歷盡千帆才明白,原來人生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愛自己,原來想要的自由,只有自己能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