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癌末女工在質(zhì)檢單按下手印
冰涼的膏體突然有了母親掌心的溫度
飄著參香的鐵皮柜
平壤第一百貨的玻璃柜臺結(jié)了層薄霜,79歲的金玉順踮腳指著最頂層的鐵盒:“春香牌,要兩盒?!碑?dāng)售貨員拿出印著木蓮花的瓷瓶,老人突然抓住對方手腕:“不是這個!要白鐵盒,蓋子上印著人參苗的!”
穿藍(lán)制服的姑娘紅了眼眶:“阿媽妮,那種...十年前就停產(chǎn)了?!惫衽_上方掛著“全國質(zhì)量紅旗單位”獎狀,玻璃板下壓著發(fā)黃的配方表——15%高麗參精華的字樣旁,留著油污的指印。
凍土下的金疙瘩
開城人參農(nóng)場的晨霧里,48歲的樸英姬跪在霜地上。鐮刀小心地刨開凍土,露出嬰兒手臂粗的參根?!傲瓴砰L這么粗呢?!彼_裂的指尖滲出血珠,融進(jìn)黑土地,“這雙手不配抹人參膏?!?/p>
寒風(fēng)卷起她的頭巾,露出左頰的灼痕。二十年前烘干房起火,她頂著棉被搶出三筐參苗,卻永遠(yuǎn)失去了半邊眉毛?,F(xiàn)在她每天工作十小時,換來的工資剛夠買半罐春香牌——那是給女兒美妍準(zhǔn)備的嫁妝。
流水線上的年輪
國營化妝品廠的參觀通道里,導(dǎo)游驕傲地展示1958年的銅釜:“我們堅持古法蒸參!”蒸汽彌漫的車間深處,我卻看見白發(fā)女工們正用竹片刮取釜壁的凝脂。83歲的李貞淑脊椎彎成直角,仍固執(zhí)地守著最燙的蒸鍋。
“溫度差一度,功效少三成?!彼龜傞_樹皮般的手掌,掌心烙著銅釜的印痕。墻上的標(biāo)兵照片里,扎麻花辮的少女捧著“技術(shù)能手”獎狀——那是六十年前的她。
半盒膏霜的漂泊
清津港舊貨市場,穿補(bǔ)丁棉襖的小女孩守著破鐵盒。膏體干裂發(fā)黃,盒底刻著“樸英姬 1972”。
“奶奶的寶貝,換藥錢?!焙⒆拥闹形纳鷿孟裆凹?。沈陽游客陳芳蹲下身時,鐵盒里突然滾出顆金紐扣——那是朝鮮勞動模范獎?wù)隆?/p>
陳芳的淚滴在紐扣上:“我媽媽也有這樣的盒子...”她掏出全部現(xiàn)金塞進(jìn)女孩衣兜,鐵盒卻放回孩子掌心。轉(zhuǎn)身時大衣口袋里多了顆硬物——小女孩偷偷塞回的金紐扣,裹著張字條:“給生病的奶奶”。
媽媽的樟木箱
沈陽老式單元樓里,陳芳掀開樟木箱。箱底鐵盒的膏體早已碳化,盒蓋卻锃亮如新——那是母親每天用袖口擦拭的結(jié)果。
“你姥姥抗美援朝帶回來的?!?9歲的老人摩挲著盒底彈孔,“撤退時她揣在懷里,子彈擦著盒子飛過...”老人突然咳嗽起來,痰里帶著血絲。陳芳慌忙擰開新買的春香牌,老人卻推開:“不是這個味!要帶焦糊味的...”
最后的質(zhì)檢章
再訪平壤化妝品廠時,廠長含淚遞來鋁飯盒。盒里凝固的膏體混著暗紅血絲,蓋著枚清晰的指紋——那是李貞淑臨終前按下的質(zhì)檢章。
癌末的她蜷在蒸鍋邊工作到最后時刻。彌留之際突然坐起,把干枯的食指戳進(jìn)溫?zé)岬母囿w:“這鍋...合格...”
我們趕到時,遺體已被紅旗覆蓋。蒸鍋邊散落著三十七顆金紐扣——她畢生的勞模獎?wù)?,全熔進(jìn)了最后一釜人參膏。
跨過鴨綠江的暖流
三個月后,陳芳推著母親來到沈陽故宮。輪椅停在參天古柏下,老人突然指向樹根:“開了!金達(dá)萊開了!”
樹根處根本沒有花。陳芳低頭時卻渾身戰(zhàn)栗——母親皴裂的手背竟透出粉潤光澤,像極了初春的朝鮮野櫻。
當(dāng)晚的視頻電話里,樸英姬的女兒美妍掀起紅蓋頭。新娘臉頰泛著溫潤的光,鬢邊別著李貞淑的銅釜徽章。鏡頭掃過妝臺,半盒碳化的舊膏霜與新婚人參膏并立,像兩個時代的對望。
陳芳母親突然哼起《賣花姑娘》。歌聲中,她將李貞淑那盒帶血的人參膏,輕輕抹在女兒手背。
#百度帶貨夏令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