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在武漢長江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辦了2025年送新座談會暨第二十二次會長辦公會,這次活動以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的方式舉辦,這是該校友會連續(xù)第九年舉辦的送新活動。
發(fā)言的2025年湖北籍北大新生代表有:畢業(yè)于華師一附中、考入北大物理學院的周子游,畢業(yè)于武漢外國語學校、考入北大外國語學院的崔皓景,畢業(yè)于蘄春一中、考入北大法學院的蔡金秀,還有部分新生在線上參加了活動。
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副會長兼黨支部書記楊裕利,監(jiān)事長韓曉光,副會長王吉,秘書長楊玲莉,執(zhí)行秘書長周國全,副秘書長許紅俊、徐薇微、黃杰瓊、胡曉燕、張潔穎,特邀校友代表徐亞平等出席了活動。楊玲莉主持了活動。
劉萌在至歡送詞中,建言湖北籍新生在新的人生重要階段開始時,勿忘家鄉(xiāng)、勿忘初心,樹立志向、找尋方向,報效祖國、創(chuàng)造未來。
他還創(chuàng)作了一首詩表達了對他們的殷殷期待:荊山楚水毓靈秀,今赴京師意氣遒。九派潮吞云夢月,一襟胸闊鳳凰頭。問天屈子江成筆,踏雪紅樓志為舟。他日未名湖畔立,敢擎星斗寫春秋!
周子游在發(fā)言中說,生長與荊楚大地,這片沃土賦予我們獨特的精神品格,從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執(zhí)著求索,到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開放胸襟,這些文化基因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塑造了求知路上開拓進取、兼容并蓄的品格。
他還說,校友會的關愛讓我們懂得,北大不僅是一所學府,更是終身的精神家園,我更期待有朝一日將這份北大情懷薪火相傳,讓湖北與北大的情誼生生不息。
崔晧景在發(fā)言中感動地說,這次活動就像一扇提前打開的“家門”,讓還未離家的我們先一步感受到來自“北大大家庭”的溫暖。也讓我們知道,我的身后好友湖北北大校友會大家庭的托舉和支持,這種歸屬感,會成為未來面對挑戰(zhàn)時,心中最穩(wěn)的那塊壓艙石。
她還說,是家鄉(xiāng)這片土地塑造我最初的模樣,陪伴我成長,給予我滋養(yǎng),也賦予了我們獨特的“湖北底色”,這些基因早已不知不覺融入我們的骨髓,希望能在燕園的土壤里安心扎根,自由生長,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獨特光彩。
蔡金秀在發(fā)言中說,“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號角讓我心潮澎湃,博雅塔未名湖的湖光塔影又讓我心馳神往,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氛圍也讓我無比憧憬。我想成為北大的千萬顆星辰之一,像學長學姐們一樣在求知路上披星戴月,腳踏實地;我更想成為法治建設長河的一滴水,用法律的武器捍衛(wèi)社會正義,努力向師哥師姐們看齊,為社會發(fā)展獻出一份力。
楊裕利向新生們談了五點感想和希望,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做人,遵法守紀,學好知識和爭做“四有新人”。
王吉在囑咐新生時說,在北大先學會“浪費時間”,允許自己“不優(yōu)秀”,記得“抬頭看世界”。
徐亞平建議新生到校后,補補課,補傳統(tǒng)文化課;回回頭,回味兒時童真;鼓鼓氣,鼓起內心強大的前行勇氣。
韓曉光、周國全、胡曉燕、許紅俊、徐薇微和張潔穎等校友們都在發(fā)言鼓勵湖北新生。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能跳出舒適圈,奔向更廣袤的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既有扎實的知識技能傍身,又體察社會百態(tài),把握時代的脈搏,成為一個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北大新青年。
會議還研究了校友會遷址和近期活動事宜。
2025.7.25
2025.6.30
2025.5.15
2025.5.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