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初年,滿洲官員鄂爾泰以罕見速度擢升。從內(nèi)務府底層到封疆大吏,再到中樞首輔,其經(jīng)歷折射帝王用人邏輯。他主導的西南治理改革,對區(qū)域制度產(chǎn)生了實質(zhì)影響。
雍正帝即位不久,便大幅提升鄂爾泰的官職。此前擔任內(nèi)務府員外郎(從五品)的鄂爾泰,在不到一年時間內(nèi),被雍正帝連續(xù)提升,最終任命為江蘇布政使(從二品)。
這份非同尋常的信任,也得到了鄂爾泰竭誠的回報。雍正朝影響深遠的地方治理改革“改土歸流”,即由鄂爾泰主持完成??梢哉f,雍正未能與年羹堯成就的君臣典范,在與鄂爾泰的關系中得以實現(xiàn)。
鄂爾泰出生滿洲。康熙年間,他擔任官職時間很長,但始終未能升至重要位置。雍正年間,他的官職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升遷。乾隆年間,他達到了官員所能擔任的最高職位。在雍正時期,鄂爾泰是地位僅次于皇帝的核心官員。
如今影視作品對鄂爾泰的呈現(xiàn),遠少于張廷玉、田文鏡、李衛(wèi)等同樣受雍正重用的官員。但根據(jù)史料記載,鄂爾泰在當時的政治運作中是一位關鍵人物。雍正對其極為器重。雍正曾坦言:“朕臨御四載,亦只得卿與怡親王二人耳?!?能將鄂爾泰與心腹兄弟怡親王允祥相提并論,足見雍正對其非同一般的信任。
是什么讓素以嚴苛著稱的雍正如此看重鄂爾泰?這位大器晚成的三朝老臣,在同樣強勢的乾隆朝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結(jié)局?答案蘊含于鄂爾泰獨特的人生軌跡之中。
清貧砥礪與仕途遲滯
鄂爾泰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滿洲鑲藍旗,西林覺羅氏。當時,大多數(shù)滿洲子弟的日常是練習騎射和游玩,但鄂爾泰的童年卻主要在讀書學習中度過。這種情況,是由于父親鄂拜對他施行了嚴格的教育。
鄂拜之父圖彥突早年隨多爾袞征戰(zhàn),官至戶部郎中(正五品),然在鄂拜兩歲時去世,家道中落。為振興家族,鄂拜發(fā)奮苦讀,終在康熙朝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從四品),執(zhí)掌國家最高學府。
鄂拜為人耿介剛直,嚴于律己,不攀附權(quán)貴。這種品格深刻影響了鄂爾泰。
作為家中第四子,鄂爾泰自幼被寄予厚望,承擔家族復興之責。他六歲習誦經(jīng)書,八歲研習義理,生活嚴謹,“從不知有嬉戲事,自幼言笑不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