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王世龍醫(yī)師客服趙世港【182-2284-1784】整理自王世龍醫(yī)師行醫(yī)筆記,為原創(chuàng)文章,未得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摘抄,如有任何健康問題,可聯(lián)系作者獲得幫助。圖片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帕金森的震顫、僵硬、行動遲緩,說到底是氣血瘀滯、筋脈失養(yǎng)。
本該順暢流轉的氣血,像淤堵的小溪,在筋脈里停滯不前;本該柔韌的筋骨,得不到滋養(yǎng),就像缺水的草木,慢慢變得僵硬。
說起通氣血、養(yǎng)筋骨,山楂行、枸杞也行,但要對付帕金森的 "瘀" 與 "滯",得用更貼地氣的 "寶貝"。
什么寶貝?農村田埂邊、山坡上隨處可見的山茱萸唄。
不起眼,卻藏著大能量。
正文:
山茱萸這野果,中醫(yī)里常叫它 "補肝腎、澀精氣的妙品"。
這里的 "補" 與 "澀",道盡了它對帕金森的價值 —— 帕金森后期多有肝腎虧虛、精氣耗損,山茱萸剛好能補能斂,穩(wěn)住身體的 "根本"。
很多人見了山茱萸,只當是普通野果,酸甜可口,卻不知道它的藥用價值。
確實,新鮮的山茱萸能當零食吃,但曬干入藥后,功效才真正顯出來。你要記好,鮮食≠藥用,這是肯定的。
但不懂用山茱萸的人,就錯過了一味調理帕金森的 "平價藥"。就像進山采蘑菇,認不出珍品,只能錯過一樣。
咱先從山茱萸的名字說起。
"茱" 字帶 "草",說明它常長在草叢灌木間;"萸" 字藏 "臾",暗示它像老人的 "拐杖",能幫人穩(wěn)住筋骨、扶住正氣。
古人取名從不含糊,這名字早暗示了它補養(yǎng)肝腎、強筋健骨的本事,正好對應帕金森病人肝腎不足、筋骨無力的問題。
說到山茱萸,不能不提產地。
河南西峽的山茱萸最出名,那里的果子個大、肉厚、色紅,味道也更醇厚。為啥西峽的好?
因為那里海拔適宜、晝夜溫差大,土壤里的微量元素多,種出來的山茱萸,補肝腎的 "力氣" 更足。就像好山好水養(yǎng)好人,好水土也能養(yǎng)出好藥材。
山茱萸的處理也有講究。
新鮮山茱萸不能直接入藥,得先 "去核",再曬干。傳統(tǒng)處理方法里,有的會用黃酒拌炒,有的會用鹽水浸泡,不同方法,功效側重也不同。
黃酒拌炒的山茱萸,能增強通氣血的作用;鹽水浸泡的,更偏向補肝腎。
老藥農傳過一個訣竅:看山茱萸好不好,捏一捏、嘗一嘗。
好的山茱萸,捏著有彈性,不軟塌;放嘴里嚼一嚼,酸甜中帶點微澀,沒有怪味。這種山茱萸,藥效足,煮水喝才管用。
山茱萸的特點是什么?
"穩(wěn)",不是一般的穩(wěn)。
枸杞補肝腎穩(wěn)不穩(wěn)?穩(wěn),但偏溫和;杜仲強筋骨穩(wěn)不穩(wěn)?穩(wěn),但偏厚重。而山茱萸,是 "補" 和 "斂" 結合的穩(wěn) —— 補肝腎不耗氣,斂精氣不瘀堵。
它不像山楂那樣只通不補,也不像人參那樣只補不通,而是既能給肝腎 "添營養(yǎng)",又能把流失的精氣 "收回來",幫身體守住底氣。
帕金森的病機,從臟腑看,多在肝腎。
肝腎是什么?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足了,筋骨才能靈活。
病人就是肝腎虧虛了,肝血養(yǎng)不了筋,腎精補不了骨,筋脈變僵、骨頭無力,才會手抖、走路困難。
這時候用山茱萸,不是單純補,是要 "補中有斂"。
既給肝腎補夠 "養(yǎng)料",又把耗散的精氣收住,就像給快干涸的池塘 "加水",同時把漏水的地方 "堵上",讓池塘慢慢恢復生機。
但用山茱萸得懂 "量"。什么是量呢?
根據(jù)體質調用量,根據(jù)癥狀變用法。
帕金森病人初期多有氣血瘀滯,后期多是肝腎虧虛。初期用山茱萸,得配點活血的食材,比如山楂;后期用,得配點補精的,比如枸杞。
中醫(yī)講 "肝主筋,腎主骨",帕金森病人恰恰是 "筋不舒、骨無力"。
手抖是筋脈失養(yǎng),想動卻控制不住;走路僵硬是骨骼無力,想邁卻邁不開。
靜止性震顫這個癥狀,看著是 "動",實際是 "虛"。
是肝血不夠養(yǎng)筋,筋脈沒力氣穩(wěn)住,才會不由自主地顫,就像沒根的草,風一吹就晃。
古籍里有句話:"肝腎足,則筋骨健。"
這里的 "足",不是說補得越多越好,是說肝腎的精氣能剛好養(yǎng)到筋骨。帕金森病人的問題,不只是肝腎虛,更重要的是 "虛而不斂"—— 補進去的精氣留不住,全耗散了。山茱萸的作用,就是補完之后幫著 "守住",讓精氣能實實在在養(yǎng)到筋骨里。
從病程看,帕金森分三個階段,山茱萸的用法也不同。
初期是氣血瘀滯,用山茱萸要配活血的,比如山茱萸 + 山楂煮水,補而不堵;中期是肝腎虧虛,用山茱萸配補精的,比如山茱萸 + 枸杞煮水,加強補養(yǎng);后期是精氣耗竭,用山茱萸配補氣的,比如山茱萸 + 黃芪煮水,補得更穩(wěn)。
用山茱萸煮水,可能會有 "好轉反應"。
有的病人喝 3-5 天,會覺得手腳比之前靈活點,原來僵硬的關節(jié),動的時候不那么卡了;有的會覺得精神好點,原來容易累,現(xiàn)在能多坐一會兒。
這不是 "神奇效果",是身體在慢慢吸收藥效 —— 肝腎補了點,筋脈得到滋養(yǎng),自然會有變化。
就像給缺水的花澆水,剛開始可能看不出變化,但根已經(jīng)在吸水,過幾天葉子就會慢慢舒展。
帕金森的 "僵" 與 "顫",根源在肝腎,但也和氣血有關。
肝腎虧虛是 "本",氣血瘀滯是 "標"。就像樹的根壞了,枝葉也會枯,得先補根,再通枝葉。
所以調理不能只補肝腎,還得通氣血。山茱萸剛好能 "補" 和 "通" 兼顧 —— 補肝腎是養(yǎng)根,它本身帶點酸澀,還能收斂氣血,不讓氣血亂耗,間接幫著通筋脈。這就是 "補肝腎以養(yǎng)筋,斂氣血以通脈" 的道理。
說到搭配,山茱萸很少單用。
為什么?
因為它偏酸澀,單用多了可能會有點 "滯"。
帕金森病人本身氣血就不太通,再單用酸澀的,容易堵。所以得配點 "輔助" 的,讓功效更全。
常用的搭配里:
配山楂:山楂能活血,幫山茱萸把補進去的氣血通開,不瘀堵;
配枸杞:枸杞能滋陰,山茱萸補肝腎偏溫,加枸杞能平衡一下,補而不燥;
配黃芪:黃芪能補氣,氣能推動血走,幫山茱萸的藥效更好地到筋骨里。
這三種搭配,就像 "主力 + 輔助",既能發(fā)揮山茱萸補肝腎的作用,又能避免它的不足。
用對了山茱萸,帕金森病人的變化很明顯。
首先是精神好轉,原來總覺得沒力氣、不想動,喝一周左右,可能會想自己坐起來;然后是震顫減輕,原來手抖得拿不了筷子,慢慢能握住杯子;最后是行動改善,原來走路得扶著東西,慢慢能自己走幾步。
最后:
說到底,帕金森病的根本,是人體衰老后,肝腎精氣慢慢耗沒了。山茱萸能幫著補、幫著守,延緩這個過程,但不能逆轉。
所以用它煮水喝,目的不是 "治好",而是 "改善"—— 讓病人少點痛苦,多起點生活質量。
能自己端碗吃飯,能慢慢走幾步,能和家人說說話,這就是最大的意義。
人活一輩子,靠的是肝腎撐著筋骨,靠的是氣血養(yǎng)著身體。
帕金森病人的肝腎,就像快沒電的電池,不是壞了,是電量不夠了。
這時候需要的,不是換電池,而是慢慢充電,同時不讓電白白跑掉。
山茱萸就是那 "充電器",溫和又實在,能幫著給肝腎 "充點電",讓身體能多撐一會兒,少受點罪。
現(xiàn)在治帕金森,西醫(yī)用左旋多巴,中醫(yī)有的會用貴重藥材,但很多人忘了農村里的山茱萸。
不是山茱萸不夠好,是很多人沒認出它的價值。
其實老輩人早就用它調理身體 —— 冬天手腳涼、腰腿酸,就用山茱萸煮水喝,喝幾天就暖和了。帕金森也是這個理,只是更復雜,需要慢慢調、慢慢養(yǎng)。
山茱萸這野果,藏在農村的田埂山坡上,不貴,卻能幫帕金森病人守住一點正氣,這就是 "不起眼的寶貝" 真正的價值。
王世龍醫(yī)生預約指南【在哪坐診?如何網(wǎng)上預約?】
為了幫助您更順利地預約王世龍醫(yī)生的診療服務,以下是關于來院面診和遠程視頻看診的詳細預約流程。
王世龍醫(yī)生坐診地址:天津昌盛中醫(yī)醫(yī)院(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津岐公路古林街438號)
坐診時間:8:00--17:30
每周二、周六出診兩天(第一次看診,推薦來院)
周一、周三、周四、周五為視頻會診時間(因特殊情況不方便來院,可選擇視頻會診的方式)
預約電話:18222841784【同V】無論您采用哪種方式進行看診,都需在看診前進行預約掛號,以免沒有空余號位,耽誤治療看診時間。如需臨時調整看診時間,需提前聯(lián)系客服小趙進行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