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飯局上,張明突然停下筷子,在一桌子領導面前指著我說:"老李啊,今天你買單吧!"他臉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容,眼神卻透著一種我從未見過的冷漠。酒杯碰撞的聲音頓時停滯,空氣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的手微微顫抖,腦海中閃過五年前初入公司時,我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幫助這個當時默默無聞的同事的畫面。
桌上的人不知道,五年前,我是張明的"貴人"。當年他初來公司,沒人愿意搭理這個農(nóng)村來的大學生,業(yè)務能力差得可憐,連基本的客戶溝通都磕磕絆絆。是我手把手教他寫方案,熬夜幫他修改PPT,甚至把自己積累多年的客戶資源分享給他。而現(xiàn)在,他坐在我對面,西裝革履,作為新任營銷總監(jiān)發(fā)號施令,讓我這個曾經(jīng)的引路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買單,顯示他的"地位"。
我握緊了手中的酒杯,酒液晃動,如同我此刻翻涌的心情。這個當年被人稱為"張廢物"的同事,如今成了我的上級,我該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反客為主"?
回想當年,我剛從業(yè)務主管升為部門經(jīng)理那會兒,張明作為新人被分到了我的團隊。他第一天來報到時,穿著一身皺巴巴的西裝,手里提著個塑料袋裝的午飯,站在辦公室門口不知所措。同事們偷偷議論:"這個土包子能做好業(yè)務?怕是要拖團隊后腿。"
"李哥,我...我是新來的張明。"他緊張地搓著手,口音濃重得幾乎讓人聽不清他在說什么。
我拍拍他的肩膀:"別緊張,跟著我好好學。"我清楚記得自己當年初入職場的窘迫,或許這就是我愿意幫他的原因。
接下來的日子,張明的表現(xiàn)確實如大家所料——糟糕透頂。第一次客戶會議,他緊張得汗如雨下,連公司名稱都說錯了;第一份方案,錯別字連篇;第一次跟進客戶,直接把重要合同弄丟了。團隊里沒人愿意和他搭檔,都怕被他連累業(yè)績。
"李經(jīng)理,要不把張明調(diào)走吧,他拖累團隊了。"我的副手劉強多次建議。
但我總是看到張明留到最晚,桌上攤滿了學習資料。有一次加班到深夜,發(fā)現(xiàn)他趴在桌上睡著了,旁邊是密密麻麻的客戶資料筆記。我悄悄給他披上外套,看著這個倔強的年輕人,想起自己的奮斗史。
"再給他一次機會。"我對劉強說。
我開始花更多時間指導張明,晚上幫他修改方案,周末帶他拜訪客戶,甚至把自己多年積累的一些小客戶讓給他練手。慢慢地,他開始有了起色,從最初的笨拙到后來能獨立完成簡單項目。
兩年時間,張明從團隊墊底變成了業(yè)績中上的業(yè)務員。他開始懂得穿著得體,普通話也標準了許多,甚至拿下了幾個我都覺得難啃的客戶。我為他的成長感到欣慰,仿佛看到當年的自己。
"李哥,謝謝你沒有放棄我。"有一次團建,張明喝了點酒,眼眶發(fā)紅地對我說,"我爸媽都是農(nóng)民,能進這家公司已經(jīng)是他們的驕傲,我不能讓他們失望。"
"好好干,你有潛力。"我笑著回應,卻沒想到這句鼓勵會成為日后的伏筆。
第三年,公司架構調(diào)整,我因為得罪了新來的高管被調(diào)到了邊緣部門。而張明因為業(yè)績突出,被提拔為小組長。從那以后,我們的交集越來越少,他忙于升職加薪,我則在新部門默默耕耘,偶爾在走廊相遇,他的問候也變得客套而疏遠。
直到去年,他被破格提拔為營銷總監(jiān),成了實質(zhì)上的大領導。當天慶功宴上,我去祝賀他,他只是匆匆和我碰了下杯,就被其他高管拉走了,仿佛我只是個無關緊要的路人。
"現(xiàn)在的張總,早忘了當年是誰提攜他了。"同事們私下議論,我卻一直替他辯解:"人往高處走,正常。"
然而,今天這個飯局徹底撕開了我們之間那層薄紙。這是公司年度會議后的慶功宴,我作為老員工被邀請參加。張明作為新任營銷總監(jiān)主持飯局,全程對我視而不見,直到最后買單環(huán)節(jié),他突然點名讓我來買。
"老李,都說喝酒不醉是假的,吃飯不買單是王八蛋??!今天這頓你請了!"張明大笑著說道,周圍附和聲一片。
我的耳邊嗡嗡作響,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帶著嘲諷。這頓飯至少一萬多,幾乎是我半個月工資。
但更讓我難受的是,張明眼中那種居高臨下的神情,仿佛在提醒我——現(xiàn)在,我們的位置已經(jīng)徹底顛倒了。
"好啊,應該的。"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拿出手機準備付款。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老總突然開口:"別急,張明,你忘了當年的事了?"
張明臉色微變:"王總,您指什么?"
"要不是老李當年提拔你,哪有你今天?第一個大單還是他讓給你的吧?"老總笑著說,"我看這頓飯應該你請才對。"
飯桌上安靜了片刻,張明的臉一陣紅一陣白。
"王總說笑了,我怎么會忘記李哥的提攜之恩呢?"張明突然換上一副笑臉,拍著我的肩膀說,"我剛才是跟李哥開玩笑呢!這頓必須我請,給李哥壓壓驚!"
飯局在尷尬的氣氛中結束。我走出飯店,初春的風還帶著些許寒意。張明追了出來,塞給我一張名片:"李哥,我下周要組建新團隊,缺個得力助手,有興趣嗎?"
我看著他閃爍的眼神,突然明白了什么。他需要的不是朋友,而是可以利用的棋子。當年那個憨厚的農(nóng)村小伙已經(jīng)被職場變得圓滑世故。
"謝謝,我在現(xiàn)在的部門挺好的。"我婉拒了他,轉身走向公交站。
回家路上,我不斷回想這些年的經(jīng)歷。也許我?guī)椭鷱埫鞯某踔杂兴叫?,希望培養(yǎng)自己的班底;也許張明的忘恩負義也有他的無奈,職場就是這樣變幻莫測。但我不后悔當初伸出援手,因為那個愿意幫助新人的自己,才是我想要成為的人。
第二天,我收到一條短信:"李哥,對不起。昨晚是我混蛋。其實這些年,我一直記得你的好,只是不知道該怎么面對你。希望有機會,我們能像以前一樣,喝茶聊天。"
我沒有回復,只是將手機放在一旁。職場如戰(zhàn)場,情誼如流水。得失之間,唯有初心不改,方能無愧于心。
人啊,無論走到哪一步,都別忘了扶你上樓的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與誰相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