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迄今距離上一屆奧運已經(jīng)落幕一年之久,28屆和32屆的奧運會舉辦地也敲定在了美國洛杉磯和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兩地,目前唯有36屆奧運會申辦還在激烈競爭之中。據(jù)奧委會透露,目前至少已經(jīng)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申辦興趣。
迄今為止,包括印度、韓國、南非、卡塔爾在內(nèi)的國家表現(xiàn)都十分積極踴躍。其中印度總理莫迪更是表態(tài):印度將舉全國之力,全力以赴的組織申辦36年奧運會。
按照流程,國際奧委會將在三年之內(nèi)決定最終勝出者。屆時奧運會又究竟花落誰家?中國又為何選擇退出36年奧運申辦競選?
奧運會申辦
在討論舉辦城市之前,我們必須先清楚為何奧運會申辦會如此火熱。一場體育盛會為當?shù)爻鞘袔淼姆e極效益是難以想象的,從國內(nèi)舉例來看,2023年上海累計舉辦了118項體育賽事,帶動消費37.13億元,產(chǎn)出效應128.64億,同時創(chuàng)造了3.2萬個就業(yè)崗位。
奧運會作為國際最知名的體育盛典,為舉辦地所帶來的正面效應更為深遠。98年漢城奧運會讓韓國一舉創(chuàng)下12.4%的GDP增長記錄;12年倫敦奧運會為英國第三季度GDP至少貢獻了0.4%,各行各業(yè)可謂大受裨益。
以最近的24年巴黎奧運會舉例,根據(jù)利摩日大學研究報告,這場盛會至少為巴黎帶來111億歐元的凈利潤收益。奧運會還會推動城市基建更新升級,抬升城市的國際影響力等等,這是一個復合型、多元化的帶動效果。
也正因如此,36年奧運會申辦才會如此火熱。早在去年8月,韓國首爾市長吳世勛就表達了對申辦2036年奧運會的強烈意愿。他積極夸贊首爾完善的基建設施與穩(wěn)定的公共安全,是舉辦奧運會的最佳首選。
再往前推溯,22年10月,吳世勛短短一周內(nèi)與巴黎方面進行了三次會面,無一例外都在商議關于首爾舉辦36年奧運會的意愿。然而當時韓國政府的重心完全放在了2035年的釜山世博會,因此對申辦奧運態(tài)度倒顯得不溫不火。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2023年11月釜山世博會投票競選階段,韓國竟以29:119的票數(shù)爆冷慘敗沙特阿拉伯。相當于在韓國人頭上狠狠澆了一盆冷水,后來甚至引發(fā)了總統(tǒng)致歉。此事過后,韓國政府將目光迅速轉投在了36年夏奧會上。
首爾市長吳世勛在目睹巴黎奧運會舉辦盛況后,自信滿滿的認為首爾可以做到更好。他公開表示漢江遠比塞納河更加干凈美麗。在全球低碳大趨勢下,首爾是奧運會舉辦地的不二之選。
與此同時,非洲國家也對36年奧運會展現(xiàn)出了濃郁興趣。埃及開羅和南非開普敦都將成為36年奧運會的強力競爭地。在2040年前,總有一場奧運會將在非洲舉辦。
還有卡塔爾首都多哈、沙特等中東國家,其中尤其是剛剛舉辦22年世界杯的卡塔爾,更是兼具雄厚資金與強大建設能力。世界杯期間,用時短短數(shù)日就高效建成并運作了長達一個月的賽事,這使得國際奧委會對其產(chǎn)生了興趣和信任。過去奧運會舉辦地往往集中在歐美、東亞,現(xiàn)在也有望登陸中東地區(qū)。
此外還有土耳其,現(xiàn)已啟動了36年奧運會的申辦工作 。墨西哥也確認了將申辦36年奧運會,英國、智利等國家都曾傳出有意申辦的消息。
但在這些申辦國中,還有一個尤為特殊的國家,那就是印度。
糗事連連的印度
第141次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印度總理莫迪鄭重宣布,一定要不遺余力的爭取36年奧運會舉辦,主辦城市極大概率就定在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
但事實上,印度的申奧之旅已經(jīng)被奧委會無情拒絕三次了。第一次是在1990年的夏季奧運會上,印度作為申辦國之一,卻全程獲得0票數(shù),成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被奧組委零票淘汰的國家。聊以慰藉的是,這一屆奧運會落戶城市是美國亞特蘭大,印度輸給世界第一城市倒也不顯丟人。
第二次是2000年,印度嘗試申辦04年奧運會。但在評選環(huán)節(jié),印度最終只斬獲4票,位列倒數(shù)第二。這一年的奧運會申辦權最終給了雅典,對于印度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結局。
最令印度抓狂的是2008年,印度堅持不懈再度申奧,同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巴西也參與到競爭之中。但到了投票環(huán)節(jié),印度最終票數(shù)仍然僅有可憐的寥寥幾票,反觀巴西卻成功入選16年夏奧會東道主。
鍥而不舍的印度在2019年再度宣布要參與競標2030年的奧運會主辦權,奧委會主席巴赫聽說后,終于難掩實情,奉勸印度不要自取其辱,以印度當前的社會水平,申奧100次就會被駁回100次。同時巴赫還貼心的拿出上一屆英聯(lián)會舉例,因為上一屆英聯(lián)會就是印度承辦的。
2010年的英聯(lián)邦運動會敲定在印度新德里舉辦,這本是印度展現(xiàn)自身國力的絕佳舞臺,卻不曾想因印度基建工程過于拉跨,到最后該運動會淪為了印度體壇臭名昭著的污點,以至于后來媒體將其戲謔為“印度之恥”。
2003年印度拿到舉辦權后,并未第一時間開始規(guī)劃建設,而是不緊不慢的直到2008年才開始修建場館,一直到2010年臨近揭幕,新德里的19個場館中,有足足13個都尚未完工。以至于印度工人最后連夜加班加點,火急火燎的才艱難如期交付。
但俗話說快工無細活,2010年9月底,印度尼赫魯體育場一天橋轟然坍塌,造成23人當場死亡。短短一周后,塔爾卡托拉室內(nèi)體育館的天花板也發(fā)生坍塌,所幸并未造成人員傷亡。印度斥資1.5億英鎊建成的運動員公寓,結果廁所漏水、蚊蟲滋生,對運動員的日常起居造成極大困擾。
飲食方面,許多運動員吃了印度食物,一度爆發(fā)革熱、傷寒等疾病,最終上百名運動員宣布因病退賽。2012年印度舉辦的IGC印度游戲嘉年華,結果俄羅斯戰(zhàn)隊參賽后發(fā)現(xiàn),比賽場館無水無電無廁所,甚至到最后自己的行李也被盜竊,令人瞠目結舌。
如今盡管十年過去了,但印度國內(nèi)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問題、公共設施缺乏問題卻始終未能得到改善。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diào)查,印度國內(nèi)多地長期是全球受空氣污染最嚴重城市,就連首都新德里每年冬季都有被霧霾籠罩,日常交通極為不便。此外,印度70%的地表水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譽為“圣河”的恒河,更是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的直接排放地。
公共設施上,就從廁所改革政策分析,印度推行多年,如今15%的家庭依然連私人廁所都沒有。百姓只能選擇露天排便,這不僅是公共衛(wèi)生問題,更關乎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與社會尊嚴。
再加上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事故頻發(fā)的交通體系,這樣一個國家,妄想成功申辦奧運會難如上青天。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為何中國不參加36年奧運申辦了,其實答案也很簡單,我們在巴黎奧運會上一舉收獲了40枚金牌,足以和美國掰掰手腕。再加上如今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我們已經(jīng)度過了請客吃飯的階段,不需要再通過申辦奧運會來展現(xiàn)自己了。這個世界,早已見識到了何為中國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