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魚雷,是日本海軍的一款瘋狂的人操自殺性武器。在實戰(zhàn)中,操作者一旦坐進這種魚雷,基本就是沖上去送死的結局。
但是在二戰(zhàn)末期,一名“回天”隊員在已經(jīng)坐進魚雷后,卻被美軍的深水炸彈莫名其妙救了一命,這個故事是怎么發(fā)生的呢?
從飛行員改行操作自殺魚雷
這位幸運的回天隊員,名叫竹林博。在前些年,他接受了日本歷史學者神立尚紀的采訪,回憶了從自己被召集到回天部隊,到參加自殺攻擊卻逃得一命的故事,揭示了日軍自殺魚雷部隊的不少秘聞。
竹林博在大正14年(1925年)出生于北海道札幌,小學畢業(yè)后離開家鄉(xiāng)前往東京,就讀于中學夜校,白天則擔任魚貨批發(fā)商的送貨員。1943年冬天,中學五年級的竹林博報名參加日本海軍甲種飛行預科練習生,同年12月就以13期生的身份加入三重海軍航空隊,開始了預備飛行員的培訓課程。
1944年3月,竹林博又被調(diào)到茨城縣土浦海軍航空隊。據(jù)竹林浩回憶,預備飛行員的訓練雖然非常艱苦,但對于從小干重活的竹林來說,還算是可以忍受的。不過很明顯,這種戰(zhàn)時速成飛行員訓練班,只能為日本海軍培養(yǎng)出一些技術不高明的炮灰。
8月底,他即將從預備飛行員訓練班畢業(yè)時,上級突然召集了竹林博在內(nèi)的1600多名學員,要求他們申請報名所謂“必死必殺的特殊兵器”搭乘員。竹林博相當狂熱,在申請表上還寫上了“絕對”兩字,最終成為了100名“特殊兵器要員”的一員。但是,當時所有人都不知道所謂“特殊兵器”到底是什么東西。
9月1日,竹林博等100名“特殊兵器要員”從土浦出發(fā),抵達吳市一所潛水學校接受訓練,并于9月21日被分配到大津島的秘密基地。在這里,基地指揮官板倉光間少校首次向他們展示了所謂的“特殊兵器”——回天魚雷。
加入“多聞隊”
“回天”其實就是日本海軍用93式氧氣魚雷改裝,可以由人類控制“人操魚雷”,戰(zhàn)斗部裝滿了超過1.5噸的炸藥。使用時,由潛艇將幾枚“回天”魚雷安裝于甲板上,運送到目標附近,從潛艇上發(fā)射,由魚雷操作員駕駛,走上一條必死的航程。
同年11月,“回天”魚雷首次投入戰(zhàn)斗。兩艘日本潛艇攜帶“回天”魚雷攻擊烏利西環(huán)礁的美軍艦隊,但未取得顯著戰(zhàn)果。盡管日本海軍很積極地想搞一些自殺攻擊,但是奈何“回天”魚雷在當時算精密機器,生產(chǎn)和維護跟不上,嚴重限制了訓練速度和出動能力。
直到1945年4月,竹林博這幫新兵等待了半年多,才首次坐進“回天”魚雷開始進行實操訓練。5月,回天部隊成立“多聞”隊,包括竹林博在內(nèi)共六名隊員,隊長是勝山淳中尉,因此又稱為“勝山隊”。實戰(zhàn)中,這么一個回天小隊正好是一艘潛艇能夠搭載的數(shù)量。
后來的三個月,“多聞”隊的六個人在一間寢室里同吃同住。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軍官的勝山淳中尉與其他隊員同住這間宿舍,這個現(xiàn)象在日本陸海軍都是非常罕見的。要知道,當時日本軍隊等級森嚴,軍官和士兵的飲食住宿都被嚴格分開,從這個角度也能看出日軍對“回天”魚雷的格外重視程度。
“回天”魚雷是怎么操作的?
據(jù)竹林博回憶,“回天”魚雷的操作訓練首先在陸地上進行,操作員和教官要面對面坐在狹窄的“回天”駕駛艙內(nèi)。完成這段訓練后,就開始了海上獨立訓練。
按照程序,“回天”操作員會模擬從潛艇上發(fā)射,然后繞過大津島和周邊島嶼,在海灣中改變方向,對友軍驅逐艦進行模擬攻擊。在魚雷中,操作員會通過一副特制潛望鏡觀察水中情況,一邊計算一邊機動,最后沖向目標。
為了防止意外,“回天”部隊進行訓練時會有一艘巡邏艇和一架水上飛機陪伴。由于93式氧氣魚雷的航跡不明顯,如果天氣惡劣,將很難從空中觀察到,這時就無法進行訓練。畢竟,“回天”魚雷訓練彈也是高價值裝備,日本即使不在乎人命,也要珍惜這些寶貝武器。事實上,“回天”魚雷的訓練事故時有發(fā)生,武器倡議者之一的黑木博司大尉就是在訓練中喪命的。
據(jù)竹林博回憶,魚雷在潛航狀態(tài)下,操作員實際上就是一個瞎子,即使特制潛望鏡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視野。操作員只能靠計算尺和心算,判斷自己的深度、速度和航向。作為前飛行員,竹林博認為“回天”魚雷幾乎沒有什么駕駛自由,與飛機完全不同。
“回天”魚雷的攻擊方式,也不是直線型的硬沖。當操作員在2000米左右的距離發(fā)現(xiàn)敵方軍艦時,可以升起專用潛望鏡潛入水下,以15節(jié)左右(約每小時28公里)的巡航速度潛行,盡量不遠離敵方軍艦。當“回天”魚雷接近700米左右時,操作員會收起潛望鏡,判斷敵艦的速度和航向,將其設定為自己計算確定的航向,以30節(jié)(約每小時56公里)進行全速沖刺。
在最后沖刺過程中,專用潛望鏡都不會升起。操作員會盯著秒表,同時右手握住電引信的手柄,在擊中敵方軍艦的那一刻,將瞬間打開引信以引爆魚雷彈頭。如果超過預定時間,魚雷并沒有擊中軍艦,那么將直接穿過船底并浮出水面,進行檢查后,會再次潛入水中進行攻擊。如果仍然失敗,“回天”魚雷耗盡動力(23000 米/30節(jié)的續(xù)航力),屆時要么自毀,要么沉沒。
這時候,“回天”魚雷的操作員該怎么辦?盡管攻擊失敗后,“回天”操作員是可能幸存的,但是日軍似乎沒考慮后續(xù)問題。據(jù)竹林博回憶,他們這些操作員沒有被分發(fā)氰化鉀,也沒有硬性規(guī)定攜帶匕首等利器,所以一旦攻擊失敗,魚雷操作員就是自生自滅狀態(tài)。
搭載伊-53號潛艇出擊
7月14日,出擊命令終于下達給“多聞隊”。此時沖繩戰(zhàn)役已經(jīng)宣告結束,日本聯(lián)合艦隊主力也基本全軍覆滅,只剩下一些殘余軍艦停留在港內(nèi)挨炸。日本海軍最后一些潛艇,幾乎都改裝為發(fā)射“回天”魚雷的母艇,其中就包括了搭載勝山淳小隊的伊-53號潛艇。
舉行出發(fā)儀式后,大津基地的全體成員目送伊-53號潛艇出海?!岸嗦劇标犃爢T站在自己的人操魚雷上,每個人的頭帶上都用墨水寫著“七生報國”字樣。
按照計劃,伊-53號潛艇將攻擊沖繩群島和菲律賓萊特島之間的盟軍運輸線。潛艇在白天下潛隱蔽,日落后上浮,在水面航行前往預設戰(zhàn)場。
艇內(nèi)的環(huán)境非常惡劣,無法分清白天和黑夜。給“回天”隊員安排的鋪位,就直接搭在魚雷發(fā)射艙里,而且為了節(jié)省氧氣,“回天”隊員被要求在白天睡覺。艇內(nèi)炎熱潮濕,即使一動不動也會汗流浹背,而且沒有任何淋浴設備。
“回天”第一次攻擊
7月24日,伊-53號潛艇在巴士海峽東面發(fā)現(xiàn)盟軍船隊,艦長大場佐一少佐下達了“準備回天戰(zhàn)”的命令?!岸嗦勱牎标犻L勝山淳中尉首先登上“回天”一號艇,其他隊員也分別從潛艇內(nèi)通過交通管登上自己的“回天”。這些自殺隊員們當時穿著短袖防熱服和飛行半靴,頭上戴著頭帶。
隨后,潛艇艇員從內(nèi)部關閉了交通管道的艙門?!盎靥臁濒~雷上的艙門,則由自殺隊員自己關閉。當兩個艙門都關閉后,交通管內(nèi)的空氣則被排出并灌入海水,這時候“回天”人操魚雷就可以隨時啟動了。
竹林博登上的是“回天”四號艇,駕駛艙直徑約1米,長約1.5米,控制設備狹窄到坐下時連腿都伸不開。竹林博的四號艇被綁在潛艇后甲板上,就在一號艇的正后方。
當竹林博透過特制潛望鏡向前看去,在海面的光線下,可以看到前方的一號艇。 “一號艇啟動”,通過聽筒可以聽到潛艇艇長的指令。勝山淳中尉則回應:“一號艇準備啟動了?!彪S后,一號艇的螺旋槳轉動,發(fā)動機的排氣讓竹林博的潛望鏡視線瞬間變得純白,很快視野中就只剩下甲板上的架臺和交通管道。
勝山淳操作的一號艇出擊后,潛艇艇長大場佐一少佐宣布取消其他“回天”的出擊。隨著“收起設備”的命令,交通管道里重新充滿了空氣,竹林等人再次返回潛艇上。
不久后,遠處一聲爆炸聲響起?!盎靥臁币惶柾糁辛嗣儡娮o航驅逐艦“安德希爾”號 (DE-682),后者艦體一分為二,瞬間沉沒,美軍艦長在內(nèi)的112名艦員遇難。日軍唯一的代價,就是勝山淳中尉死亡。
據(jù)了解,“回天”魚雷在整個戰(zhàn)爭中一共擊沉了三艘軍艦,擊傷了四艘。其中,勝山淳中尉是唯一能確認身份擁有擊沉戰(zhàn)果的“回天”隊員。
遭深水炸彈擊中,不幸還是幸運?
7月29日,伊-53號發(fā)起了第二次“回天戰(zhàn)”,川尻勉一飛曹操作的“回天”二號艇,前往攻擊美軍運輸船,從此一去不回。
8月3日,伊-53號突然遭遇幾艘美軍驅逐艦,深水炸彈的攻擊接踵而來。潛艇里的日軍,能夠聽到上方美軍驅逐艦的螺旋槳劃水聲音,隨后深水炸彈爆炸,沖擊波撞上了潛艇,艇內(nèi)燈光頓時熄滅了。
勝山淳中尉死后,“多聞隊”軍銜最高的關豐興少尉不斷要求出擊。他向艇長表示,再這樣下去,潛艇會被擊沉,不如向美艦發(fā)起反擊。
伊-53號潛艇在水下一直堅持到了8月4日,艇長大場佐一少佐終于下達了“準備回天戰(zhàn)”的命令,“多聞隊”剩下的四名隊員又一次通過交通管登上了各自的“回天”魚雷。但是此時,日軍潛艇位于水深40米的海底,這是“回天”部隊在訓練時未經(jīng)歷過的深度。
很快,關豐興少尉和荒川正宏一飛曹駕駛的“回天”魚雷被發(fā)射了出去,但是其他兩枚魚雷卻未能啟動。坂本正俊一飛曹的魚雷發(fā)生了故障,而竹林博的遭遇則更是離奇。
當時,美軍驅逐艦投擲的深水炸彈爆炸波及了“回天”四號艇,導致魚雷發(fā)動機啟動時注入氣動閥的四氯化碳氣缸破裂。結果,竹林博的駕駛艙內(nèi)充滿了有毒氣體,他本人很快陷入了昏迷狀態(tài)。
當兩枚“回天”魚雷被發(fā)射出去后,美軍驅逐艦的攻擊停止了,竹林博也被人拉回了伊-53號潛艇。當竹林博回復意識后,潛艇艇長告訴他,當時他一直在“回天”駕駛艙內(nèi)哭喊著,要求潛艇將他發(fā)射出去。然而,竹林博事后對這段經(jīng)歷沒有任何記憶。
由于剩余兩枚“回天”都無法修好,伊-53號潛艇再也無法實施“回天戰(zhàn)”,只好結束巡航返回基地。如此一來,由于美軍深水炸彈將自己意外搞成了昏迷,竹林博反而因此逃得了一命。
11天后的8月15日,伊-53潛艇收到了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語音廣播。從軍隊退伍前,竹林博還拿到了戰(zhàn)斗中四氯化碳中毒的證明,成為了這場戰(zhàn)斗的另一個細節(jié)史料。
戰(zhàn)后,竹林博返回了北海道家鄉(xiāng),在煤礦工作了30年,后來又成為職業(yè)培訓學校的秘書長,后來甚至當上了鎮(zhèn)長。(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