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潘慶芳 王銀環(huán) 袁超 張順順
繼8月15日起,70臺大巴車、20臺出租車在湖北省巴東縣野三關火車站,免費為跑友提供接站服務后,8月17日7時,2025巴東野三關半程馬拉松在22公里蜿蜒曲折的“四好農村路”上開跑;武漢市民王明明和朋友一起驅車一小時到團風縣,日游牛車河環(huán)庫路,夜宿特色民宿木屋,品嘗綠色生態(tài)美食,拍攝路車山水美景;武漢市民周帆帶著父母和孩子走咸(寧)九(江)高速公路,從喧囂都市直達清涼世界的通山縣九宮山,九宮山游客量同比飆升182%,過夜率突破70%……
這是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持續(xù)推進交旅融合、實現(xiàn)多方共贏的一個個生動縮影。
公路成風景沿線看點多
8月13日,中國地質科普公路——G348三峽公路沿線服務區(qū)、停車區(qū)、打卡點停滿了各地牌照的私家車、旅游大巴。
“從網上看到G348美麗公路,打卡了聽風谷、明月臺等打卡點,一路都在停車拍照,的確是收獲滿滿。公路成為風景,沿途的匠心設計則是‘小確幸’,小孩看得都不愿意離開。”來自湖南長沙的自駕游客李女士說。
按照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的統(tǒng)一部署,全省各地持續(xù)加大路域環(huán)境整治力度,讓公路成為一道風景。
省道249咸豐路段化身“生態(tài)畫廊”,這條串聯(lián)山水美景的交通紐帶正成為當地避暑經濟發(fā)展的新引擎。當地通過路域環(huán)境提升、智慧管護和交旅深度融合,讓一條公路激活全域“涼資源”,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行駛在這條“七彩畫廊”公路上,每一步都是風景。咸豐縣通過邊坡覆綠、花卉精細化種植,打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生態(tài)走廊。盛夏時節(jié),沿線鮮花競相綻放,讓游客的旅途從起點就充滿詩意。
車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qū)牛背脊骨紅色旅游公路,寬敞平坦的雙向瀝青路、沿線綠色的安全防護欄、黃色的標線、整潔的路容路貌、紅色文化墻讓人眼前一亮。這條紅色旅游路起點與省道219平交,終點與牛背脊骨戰(zhàn)斗紀念廣場順接,吸引了不少追尋紅色文化的游客打卡拍照、避暑。
在暢通公路串聯(lián)的大悟縣河口鎮(zhèn)順山村大別山蘭花產業(yè)園里,游客既能在公路上漫步,又能體驗手磨咖啡的儀式感,還能在蘭花園、抹茶園里感受“茶蘭飄香”的詩意。
大悟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潘海嘯說:“近年來,大悟縣通過路面環(huán)境改善和路域環(huán)境整治,讓公路成為大悟的一道亮麗的名片,推動紅色旅游綜合收入顯著增長。”
交通運輸服務無處不在
針對暑假是游客出行高峰,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提前安排暑假交通運輸安全工作,既保障游客安全便捷出行、鐵水公空無縫銜接,又將收費站、服務區(qū)、客運站、交通驛站變身為旅游的服務驛站。
在湖北交投襄陽運營公司東津收費站旁,一座“綜合服務驛站”正悄然改變著人們對高速收費站的傳統(tǒng)印象。這里不僅是夏日旅途中的休憩站,更是一座融合現(xiàn)代服務與傳統(tǒng)文化的新型驛站,讓過往司乘在短暫停留中感受別樣的人文溫度。
“原本只想喝杯咖啡提神,沒想到還收獲了意外驚喜?!币晃宦每褪峙蹩Х龋诮q花、掐絲琺瑯等非遺展品前駐足欣賞。這樣的場景,在東津驛站已成常態(tài)。
山歌在宜昌響起,交通傾力護航。8月2日和3日,全國“刀迷”齊聚宜昌、點燃夏夜。宜昌交通無懼“烤”驗,堅守“蒸”程,出動執(zhí)法人員300余人次、執(zhí)法車輛36臺次,調配200臺公交大巴,全力保障刀郎演唱會免費運輸服務,深受全國各地萬千歌迷的一致好評。
全省交通運輸執(zhí)法部門以“零容忍”態(tài)度持續(xù)高壓整治,通過“白+黑”巡查、“定點+流動”執(zhí)法等舉措,安全護航,讓美景從安心開始。
連日40℃高溫催熱“上山避暑潮”,通山縣九宮山風景區(qū)連日來游客量驟增,景區(qū)住宿預訂率達98%。面對激增的避暑需求,通山縣交通運輸綜合執(zhí)法大隊自7月1日起啟動“護游2025”專項行動,組織全體轉運駕駛員開展專項安全培訓,重點強化對“三超一疲勞”(超速、超員、超載和疲勞駕駛)等嚴重違法行為的警示教育,嚴格要求駕駛員落實發(fā)車前車輛安全例檢,確保每一輛出發(fā)的客車都處于最佳狀態(tài),為游客筑牢安全防線。
“以前在候車室等車,夏天風扇吹的都是熱風,汗順著脖子往下淌?,F(xiàn)在可不一樣啦!新候車區(qū)內裝有空調,一進門就有涼風吹過來,身上的熱氣一下子就散了?!痹陔S縣客運站新啟用的高溫臨時候車區(qū),乘客李女士對新設施贊不絕口。
“僅需十幾分鐘,就能逛兩個省的景區(qū),太方便了!”安徽游客周云乘坐鄂皖旅游專線,從岳西縣鷂落坪直達英山縣桃花沖,對這條跨省線路贊不絕口。同行的李莉也不禁贊嘆:“一腳跨兩省,一路森呼吸,這感覺真奇妙!”
交旅融合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便捷的交通帶來了客流、車流,既滿足了游客暑假出行需求,又促進了村民增收和鄉(xiāng)村振興。
在G348蓮沱畔服務區(qū)旁、自家民房改擴建的漁舟唱晚民宿內,“90后”老板王磊的手機訂餐電話響個不停?!癎348建成通車后,客流量增長了40%以上,特別是節(jié)假日每天幾十桌游客,還會更忙一些,去年營收達180萬元?!蓖趵谡f。
“以前路不好,種出來的茶葉、天麻、茯苓等農副產品往往豐產不豐收,好多老板也不愿意來收購,農民也賺不上錢?!庇⑸娇h陶家河鄉(xiāng)楊河村黨總支書記吳國利說:“紅色旅游線路建成通車,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來村里收購土特產山貨的客商越來越多,游客也絡繹不絕。英山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帶動療養(yǎng)團隊接待量突破100批次,周邊民宿增收60%?!?/p>
軍人出身的紅軍之家游客接待中心總經理胡順說:“以前開車到陶家河要半個多小時,現(xiàn)在路修好了,只要10分鐘車程,來吃飯住宿的游客越來越多,忙時一天十幾桌客人?!?/p>
在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的巴東縣,來自宜昌的游客屈定平被野三關的便利交通和宜人氣候吸引,成為這里的???,“這里交通方便,空氣清新,人也熱情,計劃以后每年都過來。”
這樣的熱鬧,藏著野三關民宿的“成長軌跡”。2021年,全鎮(zhèn)民宿不足80家,到2025年6月,公路沿線的民宿已激增至276家,提供床位5208張,形成了以鐵廠荒、張家村等5個村(社區(qū))為核心的民宿集群,帶動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交通助力文化旅游發(fā)展。湖北省交通運輸廳正積極打造路景相融、景景相連、產業(yè)相促的“最美風景”,推動交旅融合高質量發(fā)展。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