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路長春丨光復大路
作者:李春昌
提到光復大路,許許多多的長春人都很熟悉。熟悉的緣由,大都與前往光復大路市場,不,是叫光復路市場購物有關。
很有趣的事情,提到這條街路名稱,就是光復大路;講起購物地點,就是光復路市場。街路中有個“大”字,落實到市場名稱上,又沒了這個大字。
【2017年長春街區(qū)全圖翻拍,光復大路及其附近?!?/p>
我先說說我印象里的光復大路。我的中學時代,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就在這附近度過了五年半的寶貴時光,因此對光復大路印象深刻。那時候,這條街很是荒涼。兩側建筑大都是低矮的磚砌平房,樓房不多,因此對這里的建筑就沒有什么印象。只是感覺這條路很寬闊,寬闊在中間的樹池相當寬大,如同新民大街一樣。樹池兩側才是快車道,快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上?,在那個年代,在光復大路樹池里幾乎沒有什么植株,是光禿禿的土地。很多人在樹池里晾曬雜物,更是顯得破敗。
1982年7月,就在這荒涼的樹池上,建起了市場大棚,這里才熱鬧了起來,才變得盡人皆知,才變得十分被需要。自光復路市場成立以來,沒有誰家沒有來這里購物的經(jīng)歷。
【光復路市場大門和光復廣場一角,資料圖片。↑】
光復大路是什么時候建成的呢?這得去查查歷史地圖。
光復大路這里,歷史上屬于長春商埠地界內,并且與日本滿鐵附屬地相毗鄰。在商埠地建設上,太平街屬于最北側的街路了,光復大路在商埠地時期,還沒有建設。
為什么呢?因為這里有一條小河,無法修路。這條小河就是頭道溝。我們看1932年“新京”街路全圖,在永長路與東五條街交匯處,有一座橋,那就是頭道溝的長農(nóng)橋。這個位置后來是光復廣場。
【1932年“新京街路全圖”翻拍,今光復大路附近,圖源《長春歷史地圖集》↑】
在橋東側,今天光復大路亞泰大街口東側,是頭道溝河流。這就是光復大路建成時間比較晚的原因。
我們看1936年這一幅地圖,在日本橋通(今勝利大街)西側,已經(jīng)看不到頭道溝溪流了,而在今天的光復大路位置上,依舊存在著頭道溝的地表形態(tài)。在這時候,長農(nóng)橋是不是還存在,并不能確定。自勝利公園東墻外一直到東五條街這段頭道溝,是在1935年由日偽當局進行改造的,把溪流消滅掉,變成了排污暗渠。暗渠之上,修建了街巷。而日本橋通東側到吉長鐵路水門洞一段,從明溝變成暗渠的時間要晚一些。在1938年的地圖上,這一段的頭道溝才消失掉。但1938年的地圖上,填平的地方還看不出來街路建設的樣貌。
【1936年“新京街路地圖”翻拍,今光復大路附近,圖源同上?!?/p>
到1939年時候,今天的光復大路才出現(xiàn)在地圖上,不過,并不叫光復大路,而是叫做興運路。前面我們提到過這個街路名稱,興運路屬于商埠地興建的16條街路之一,當時的位置在長通路至吉黑榷運署鹽倉之間,屬于基本南北走向。偽滿時期,興運路改為了興運街,于是就把興運路給了今天的光復大路。
【1939年“新京街路地圖”翻拍,今光復大路為興運路。圖源同上?!?/p>
看來康德皇帝離不開“興運”這兩個字呀,“宮內府”的大門叫做興運門,出“宮內府”向南的街路叫做興運街,向西的街路叫做興運路。無論怎樣“興運”,也改變不了被殖民被侵略的傀儡皇帝的命運。
有了新的興運路,溥儀出行便多了一條道路,而且這條路向西可以直達中央通、關東軍司令部,甚至火車站,豈不是方便了許多。
圖上看,1939年的興運路,西半段就是今天的光復大路位置;東半段則是今天北光復路的位置。這就是把頭道溝溪流填平之后出現(xiàn)的街路。在中間轉折位置,歷史上曾經(jīng)存在過小鐵道,也叫輕便鐵路。那時候的小鐵道街還不叫小鐵道街,小鐵道拆除之后才有了小鐵道街。但那時候的小鐵道街比現(xiàn)在長很多。
關于從興運路改為光復大路的時間。我們看國民政府時期在1946年7月發(fā)布的布告上,沒有查到這項改變記錄;在1946年和1947年的兩幅地圖上,興運路位置都是空著的,既無“興運路”標注,又無“光復大路”字樣。
在長春解放后,1949年3月的街路名稱布告上,沒有光復大路。在1950年的《長春市街全圖》上,看到了“光復大路”的字樣。由此,光復大路是長春解放后命名的。
光復,一般是指1945年8月,日本投降、偽滿洲國垮臺,東北光復。
【1950年長春市街全圖翻拍,光復大路及其附近。圖源同上?!?/p>
在1950年地圖上看,在光復大路中部偏東有一處轉折,轉折之后相東,到陜西路為止。陜西路以東為小鐵道街。
光復大路的寬度,超過了附近任何街路的寬度。還了解到,光復大路上,從來沒有設置過任何一條公交線路,這一點,也比較特殊。
【1983年長春市區(qū)交通圖翻拍,光復大路及其附近。↑】
光復路市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具規(guī)模,到九十年代達到鼎盛。那時候還是在大路中間建有多個大棚,經(jīng)營雞鴨魚肉、蔬菜調料、煙酒糖茶甚至五金百貨、服裝鞋帽,包羅萬象。
【光復路市場大棚鳥瞰圖,網(wǎng)絡資料圖片?!?/p>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大棚讓路,兩側建樓。二華聯(lián)等大樓內的批發(fā)業(yè)興起,鞋類批發(fā)、干調批發(fā)陸續(xù)遷出光復路市場。
2000年前后,興建亞泰大街,與光復大路西口相交匯,永長路和東五條街統(tǒng)一為亞泰大街,路面拓寬,后來又高架,成為長春城區(qū)縱向快速路。
【1998年長春市交通地圖冊翻拍,光復大路及其附近?!?/p>
2013年6月,光復路以及東道口雙塔斜拉高架橋—長泰大橋正式通車,將亞泰大街與北亞泰大街高架貫通。
對光復大路的歷史了解,就說這些吧。
【胡同長春】編發(fā)原創(chuàng)長春記憶圖文,如有利用,請注明來源于胡同長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