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生萬物》,炸出了山河四省孩子們的民族細胞。
瓜子配電視,瞬間讓人夢回小時候跟著父母一起追農(nóng)村戲的感覺。
當楊冪素顏出鏡的農(nóng)婦形象刷屏熱搜,當秦海璐用眼神戲讓觀眾窒息。
這場“演技修羅場”徹底打破了“土味農(nóng)村劇”的刻板印象。
熱度破萬之后,有關(guān)劇里女演員演技的討論聲也此起彼伏。
不過,頗受好評的遲蓬只排在了第四。
倒是第一名,毫無爭議。
第六名:沈丹萍
所有的女性角色中,最令人難受的莫過于繡繡母親了。
身為摳漢子寧學祥的媳婦,她忍受了丈夫大半輩子的小心眼。
在繡繡出嫁前,她悄悄給繡繡塞了點自己攢下的錢。
她想讓女兒過得幸福。
原本,一切美好都正如約而來。
但在繡繡被馬子擄走后,寧母的世界徹底崩塌了。
她自責地懺悔,如果不是自己允許那兩個陌生人去看繡繡,繡繡也不會被擄走。
悲痛欲絕之中,她懇請丈夫可以拿出地契將女兒贖回來。
但寧學祥視地契如命,他寧愿女兒在馬子窩呆一夜,都不愿去贖女兒。
看到這樣的寧學祥,寧母氣不打一處來。
兩人爭執(zhí)之中,寧母還被丈夫親手推倒,磕破了頭。
后來,寧學祥使計讓妹妹蘇蘇替姐姐繡繡出嫁。
但不料,最終陰差陽錯地讓這錯嫁成了真。
因為寧學祥的絕情,搭上了繡繡和蘇蘇兩個女兒。
繡繡還違心地說自己已經(jīng)不再清白。
甚至立下了此生不進寧家門的毒誓。
雖說是因為親爹的絕情才逼得繡繡如此決絕,但這對寧母來說,就像是心口被劃了一道口子一般。
在繡繡踏上前往封家的轎子時,寧母心中最后的一點光徹底熄滅。
自那以后,她便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撒手人寰。
相比寧母心理的創(chuàng)傷,更令人意難平的是她在臨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女兒是清白的。
但回想,繡繡之所以能順利逃出馬子窩,除了封大腳前去營救,最重要的還是因為有了郭二哥的及時出現(xiàn),才能避免繡繡遭歹人毒手。
而郭二哥之所以會冒著生命危險救繡繡,則是因為繡繡娘的善心。
所以說,冥冥之中,是繡繡娘的善意救下了自己閨女。
第五名:藍盈瑩
藍盈瑩在劇里飾演的銀子,雖然家里條件不好,但她是個有骨氣的孩子。
當他們一家人在靈堂被取笑后,她徑直離開了靈堂。
獨自一人趴在大樹上為繡繡娘哭泣。
但當她看到寧學祥后,她毫不掩飾地朝著這個摳門地主呸了一聲。
銀子的倔強氣質(zhì),與藍盈瑩本人很是相像。
她們二人都像是被打不死的小強一樣。
當銀子發(fā)現(xiàn)鐵頭只會畫大餅后,她逐漸寒了心。
而鐵頭娘也對銀子家人冷嘲熱諷。
還趾高氣昂地對銀子娘說不要讓她女兒勾搭她家兒子。
聽到這話的銀子,滿腔怒火,就差和鐵頭娘當場干架了。
幸好有繡繡在一旁攔著。
鐵頭娘的這番挖苦,讓銀子當場對鐵頭提出了分手。
后來,為了讓家人不再吃不飽穿不暖,她搭上了自己后半輩子的幸福,嫁給了地主寧學祥。
成為了繡繡的“后娘”。
成為新娘子的銀子,笑容雖然明媚,但眼底的悲傷像是看不到頭一般。
銀子的存在,就像是封建社會萬千女性的縮影。
她們就像是商品一般,可以被隨意買賣。
傳宗接代的是女性,但傳宗接代的又不是女性。
第四名:遲蓬
遲蓬的表現(xiàn),算是幾位女演員中最令人驚喜的。
身為土生土長的山東人,她將劇里封母的腔調(diào)拿捏得十分接地氣。
看慣了她演的那些惡婆婆之后,觀眾對她這次的好婆婆角色還頗有些不習慣。
不少網(wǎng)友調(diào)侃《小巷人家》里的黃玲:偏我來時不逢春。
劇里的封婆婆,每次看到白白嫩嫩的兒媳繡繡都會兩眼放光。
她從未因村里的傳言而嫌棄繡繡并非清白之身。
反而會心疼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受了這些罪。
在繡繡嫁到封家后,她會對繡繡噓寒問暖。
還親手給繡繡量腳做鞋。
她知道繡繡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吃不慣他們的粗糧。
所以,結(jié)婚當天,特地給繡繡做了白面面條。
封母的處境,雖和寧母一樣,都有一個視財如命的丈夫,但好在,她的心態(tài)十分好。
兒子封大腳也聽話懂事。
所以說,封大腳在愛貪小便宜的父親影響下,依舊能如此正直,離不開封母的教導。
劇里的遲蓬,演技自然到就像是本地人一般,絲毫不令觀眾出戲。
揣手、攤煎餅等動作,瞬間將山東孩子拉回了童年時期。
第三名:邢菲
邢菲的演技,有些出乎意料地好。
雖然年紀不大,但她的戲齡已經(jīng)有9年了。
以往的邢菲,演的都是可愛女孩的角色,這次的蘇蘇,算是她的一個突破。
身為寧家最小的孩子,她自小就被哥哥姐姐寵愛著。
十四五歲孩童的天真,被邢菲詮釋得活靈活現(xiàn)。
但所有的美好,在姐姐被馬子綁走之后,便不復存在。
在被親爹忽悠著替嫁后,蘇蘇的人生被徹底改寫。
當她得知姐姐從馬子窩回來卻沒來費家換她時,豆大的淚珠瞬間掉了下來。
她以為自己被拋棄了。
后來,她得知姐姐是自己逃出來的。
心里便更痛恨親爹寧學祥了。
邢菲每次的哭戲,都能直擊觀眾內(nèi)心。
小嘴一撅,眼淚一流,瞬間就能激起旁人的保護欲。
雖然邢菲已經(jīng)31歲了,但在詮釋少女的天真時,并不讓人出戲。
單純的蘇蘇,是整部劇獨一無二的存在。
邢菲賦予了蘇蘇靈魂。
而蘇蘇則豐富了邢菲的戲路。
第二名:楊冪
楊冪的演技,在影版《長安的荔枝》之后,便突飛猛進。
《生萬物》中的寧繡繡,是楊冪有史以來,第一次飾演這么接地氣的角色。
身為地主家的千金,繡繡身穿大紅嫁衣滿懷期許地等著新郎來接親。
不料,卻被兩個突如其來的土匪給綁了去。
在孤身一人被綁在馬子窩許久后,她終究沒能等來親爹的贖身。
后來,在她好不容易逃出賊窩后,卻發(fā)現(xiàn)妹妹替嫁一事。
得知這是父親的安排后,她在雪地中與寧學祥決裂。
隨后,她便嫁入封家,成了封大腳的媳婦。
全劇高光名場面有很多,但最催淚的便是為母親奔喪這個片段。
發(fā)下了此生不入寧家門毒誓后,繡繡在半路等來了母親的奔喪隊。
因為這個毒誓,導致她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
自責不已的繡繡,重重地跪在了母親的棺木旁。
楊冪的演技,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就一直處于被質(zhì)疑的水平。
但在《生萬物》中,她終于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據(jù)秦海璐評價,她對詞可以做到一個字不差,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為了真切地感受繡繡的經(jīng)歷,楊冪提前4個月便體驗了農(nóng)活。
這才有了如此接地氣的寧繡繡。
第一名:秦海璐
要說真正的老戲骨,還得是“嫂子專業(yè)戶”秦海璐。
從《紅高粱》中的大嫂,到《生萬物》的費家嫂子,秦海璐從不會讓觀眾失望。
與其他女性角色不同,秦海璐的這個角色,沒有她自己的姓名。
外人都稱她為費左氏。
在丈夫早逝、公婆離世后,費左氏變成了費家的掌家人。
而她也被封建世俗冠上了“潔身守道”的標簽。
就像她在為蘇蘇梳頭時所說的:
梳不回辮子了。
從她嫁入費家那一刻,她的未來便與費家生死相連。
身為費家主事人,她不僅要想辦法為費家延續(xù)香火,還要守住費家的清白門楣。
當她聽說繡繡被馬子壞了身之后,便徹底斷絕了繡繡與費文典之間的情意。
盡管她為繡繡平安歸來而欣喜,但她的身份注定了她要清醒。
束了發(fā)的女人,便要與主家榮辱與共,更要將主家的大局放在首位。
所以,她用頭上的簪子刺破手指,造出費文典和蘇蘇圓房的假象。
這個舉動,也讓繡繡徹底斷絕了與費文典之間的念想。
費家辦喜事當晚的鏡頭語言,也甚是精妙。
一步步向后退的大嫂,一步步向前邁的新人。
都是在被封建禮儀推動著。
這個片段的秦海璐,演技極富層次。
鐘聲敲響的那一刻,低頭垂思的模樣,像是在為被拆散的有情人愛情默哀。
但當新人入門后,她的眼神又變得十分決絕。
這一刻,她知道一切已成定局。
封建就像一座大山,壓著費左氏,毫無喘息之力。
也時刻警醒著她,要為費家的未來考慮。
雪地里,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和兩個同被世俗封建困住的女性。
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窒息感。
所以說,費家嫂子身處的環(huán)境,注定了她必須要使些手段才能保住費家。
結(jié)語
《生萬物》的成功,撕開了流量時代的遮羞布。
當楊冪放下偶像包袱,當秦海璐用細節(jié)說話,當遲蓬突破刻板印象。
我們終于看到:好演技不需要濾鏡,不需要熱搜。
它就像劇中的麥穗,扎根土地才能茁壯成長。
這六位女演員用實力證明:真正的演員,永遠在角色里重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